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3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97786篇;相关期刊121种,包括临床肿瘤学杂志、现代肿瘤医学、中国癌症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四届全军胃肠外科学术会议暨2009普通外科热点论坛、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全国学术大会、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暨国际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交流大会等;淋巴道转移的相关文献由484位作者贡献,包括唐建武、王波、梁后杰等。

淋巴道转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3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7786 占比:99.82%

总计:97967篇

淋巴道转移—发文趋势图

淋巴道转移

-研究学者

  • 唐建武
  • 王波
  • 梁后杰
  • 于大海
  • 李焱
  • 吕申
  • 宋波
  • 彭亦良
  • 刘淑清
  • 孙明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傅圆圆; 侯润萍; 傅小龙
    • 摘要: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的80%~85%,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NSCLC治疗以手术切除或立体定向放疗等为主,确诊时是否存在淋巴道转移将会影响到局部治疗方法选择,局部治疗完成后是否还存在淋巴道和血道转移风险将成为辅助治疗精准决策的依据。如何预测NSCLC的淋巴道或血道转移风险,仍是一个难题。随着肿瘤发生、发展的演进及治疗的可塑性,肿瘤在时间、空间上生物学特性的异质性严重影响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预测的精准性。正是受限于肿瘤的异质性,目前作为金标准的侵入性活检难以反映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全貌。基于医学图像的肿瘤生物学特性识别方法经历了从人工肉眼定性分析到手动提取影像学特征利用高级统计方法建模,再到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模型的发展,使精准高效的医学影像学分析成为可能。本文基于胸部CT影像,从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角度综述了影响早期NSCLC治疗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聚焦于淋巴道和血道转移风险预测的研究进展。
    • 高雪峰; 赵家义; 樊剑; 周慈航; 韩一平
    • 摘要: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分别占癌症发病总人数和死亡总人数的17.9%和23.8%[1]。肿瘤的侵袭性和转移是肺癌难以治愈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淋巴道转移是肺癌发生侵袭和转移的重要途径,且淋巴转移常会先于血行转移出现[2]。癌细胞在经淋巴道转移的过程中,会不断侵袭淋巴道并在淋巴道内不断增殖,最终形成一种特殊的肺内转移癌,即肺癌性淋巴管炎(Pulmonary Lymphangitic Carcinomatosis,PLC)[3]。本文就癌性淋巴管炎在肺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路莹; 程立; 颜启璋; 陈念; 李晶; 郭梦竹; 于大海
    • 摘要: 目的 探讨小鼠口腔癌不同时期淋巴结和骨髓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及其微环境对口腔癌淋巴道转移的影响.方法 选入40只6周龄雄性健康Balb/c小鼠,将其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8只.采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饮水法构建小鼠口腔癌淋巴道转移模型.其中A组为正常小鼠;B组小鼠舌部黏膜尚未出现病理改变,但已经存在4-NQO药物影响;C组小鼠舌部黏膜已经出现异常增生表现,但未形成癌症;D组小鼠已经形成舌癌,但尚未发生转移;E组小鼠口腔癌已经形成,并伴有下颌淋巴结转移.采用免疫组化法及液相芯片法检测不同组小鼠淋巴结和骨髓VEGF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观察A、B、C、D组的淋巴结、骨髓微环境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AS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 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5组淋巴结均可见VEGF表达,胞浆染色阳性;但不同视野下,同一骨髓切片差异较大,难以进行分析.液相芯片法检测结果显示,对于淋巴结组织,A组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E组显著高于C组(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骨髓组织,A组和B组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D组和E组(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小鼠骨髓组织的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淋巴结组织(P<0.05).共培养实验结果显示,在A组、B组和C组时期的淋巴结和骨髓微环境中,SAS细胞在24~72 h时段内的VEGF表达呈上升趋势.而在D组时期淋巴结微环境中,SAS细胞在24~72 h时段内的VEGF的表达呈下降趋势,但在D组时期骨髓微环境中,SAS细胞在24~72 h时段内的VEGF的表达呈上升趋势.结论 淋巴结及骨髓微环境可能会影响播散肿瘤细胞VEGF的表达,从而实现口腔癌淋巴道转移靶向性.
    • 张颖琦; 杨怡萍
    • 摘要: 增殖、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征.果蝇Prospero同源异型盒蛋白1(prospero homeobox protein 1,Prox-1)是胚胎时期淋巴管生成及发育过程中最基本的调控因子,是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与肿瘤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研究表明,Prox-1与多种肿瘤如中枢神经系统、甲状腺、原发性肝、胃、胰腺、结直肠、乳腺、血液系统肿瘤及其他肉瘤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不同的肿瘤中,根据生物学特性,Prox-1可表现为激活因子或阻遏因子.现就Prox-1的生物特性及其与各种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综述.
    • 黄文泉; 邵益森; 武媛
    • 摘要: 目的:探析小鼠舌癌淋巴道转移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筛选及生物信息学.方法 选取5例舌癌小鼠的转移淋巴结组织,提取总RNA,去除rRNA,利用实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筛选淋巴道转移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并分析生物信息学.结果 IncRNA与mRNA差异表达谱IncRNA:差异表达总数2435,其中上调表达、下调表达各有1875、1560;mRNA:差异表达总数2513,其中上调表达、下调表达各有1372、1141.差异表达mRNA的GO分析:主要有3个方面,即:生物学过程、细胞组件、分子功能,发现:DNA代谢过程、非膜结合细胞器、蛋白质结合是上调mRNA富集程度最高;有机羟基化合物代谢过程、细胞外区域以及类固醇结合是下调mRNAs富集程度最高.结论 开展小鼠舌癌淋巴道转移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的筛选及生物学信息分析重要价值,这提示IncRNA可能参与舌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 张心怡1
    • 摘要: 由于肝脏具有门静脉和肝动脉双重血供,因而成为肿瘤转移灶生长的理想环境,25%~50%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病时即可伴随肝转移灶的发生。转移的途径包括血行转移及淋巴道转移,也可以由临近肝脏的肿瘤直接浸润播散至肝脏。早期转移性肝癌的肝区症状较轻,但当肝内转移癌的病灶较大或发生广泛肝转移时,临床表现可与原发性肝癌相似。
    • 胡洋
    • 摘要: 肺癌出现全身疼痛,多半是肺癌出现远处脏器多发转移所致。肺癌中,尤其是肺腺癌,更容易通过血行转移到其他脏器,比如脑转移、肝转移、骨转移、肾上腺转移、胸膜转移,也会通过淋巴道转移到各淋巴结区域,比如纵膈淋巴结转移、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只要出现了转移,疼痛就是非常常见的症状。肺癌晚期病人,80%~90%会出现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的疼痛。
    • 吴明雨; 于大海; 程立; 陈念; 卿海云
    •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B(human leukocyte antigen B,HLA-B)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原发灶、转移灶以及口腔正常黏膜、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OSCC组织、14例癌前病变组织以及10例正常组织的HLA-B表达,比较OSCC的不同病理分级、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原发灶和转移灶、正常及癌前病变组织HLA-B的表达情况.结果 HLA-B在正常组织、癌前病变组织、癌组织的表达逐渐下降(P0.05);原发灶与转移灶HLA-B表达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未出现转移的OSCC原发灶HLA-B表达高于出现转移的原发灶(P=0.069).结论 中、低分化OSCC组织HLA-B表达较正常组织、癌前病变以及高分化OSCC明显下调,与中、低分化OSCC较高的淋巴道转移率相关,提示HLA-B的表达减弱可能通过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在OSCC淋巴道转移中有着重要意义,HLA-B表达可作为一项监测OSCC恶性程度与淋巴道转移的指标.
    • 朱军民; 陈刚; 秦俊杰; 张敏敏; 张有成
    • 摘要: 弥漫型胃癌发病率高且易转移,综合治疗效果差,长期存活率低,对人类健康影响巨大.大部分进展期甚至早期弥漫型胃癌病人伴随淋巴道转移,是影响其术后存活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相关文献加以综述,从术前病理分型、淋巴道转移程度的判断、对精准医疗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讨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