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个体性

个体性

个体性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85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教育、欧洲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604篇;相关期刊653种,包括求索、求是学刊、社会科学家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全国第二十三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第六届南北五校哲学博士生论坛、第四次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等;个体性的相关文献由88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世英、王敏光、易小明等。

个体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9 占比:15.40%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4604 占比:84.51%

总计:5448篇

个体性—发文趋势图

个体性

-研究学者

  • 张世英
  • 王敏光
  • 易小明
  • 杨春时
  • 王虹
  • 刘阳
  • 王晓华
  • 胡义成
  • 郭美华
  • 霍俊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嘉阳; 王东
    • 摘要: 在哲学问题演化的历史中,邓·司各脱的个体性理论不断被海德格尔和马克思等视为现代哲学精神或观念,比如主体性或自我意识理论甚至物活论的萌芽。然而,在重新诠释司各脱的理论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去结合他自身所处的哲学语境,弄清他的个体性议题本身的来源、相关或所属的问题域,以及这些问题域之间是如何通过彼此间的结合而最终生产出个体性概念的一系列具体的过程。一些从事司各脱研究的学者们倾向于孤立地强调他的个体性概念。然而事实上,在司各脱的哲学系统中,个体性概念绝非一个孤立的存在,相反,它演化与形成的过程嵌入在一系列具体与缜密的并且是综合性的逻辑论证背景之中。具体与深入地来说,个体性概念必须通过结合共性、普遍性的哲学讨论才能在论证中合法地推导出来。
    • 蒙莉橼
    • 摘要: 与城市生活方式相应的都市文化在决定着“城里人”的文化生活。都市文化的整体稳定性是靠种种规范和制度来维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更是加剧了多元化与同质化这两者之间的矛盾。阳明的良知是本体与发用的统一,具有解决此矛盾的天然优势。它首先能够重新建立人的主体性,给予其充足的立足依据并丰满其构成,然后向外扩展,达致整个社会。如此,种种社会规范和制度就不再是对主体的外缘性强制,而是被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当代都市文化在经过阳明良知的调适之后,可实现主体的自我解放、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提升,反过来亦可促进当代都市文化的发展。
    • 符凯凯
    • 摘要: 员工要不断提高情商,加强换位思考,积累心理资本,善于自我调节;企业要营造公平氛围,消弭情感距离,培育情感领导,构建开放环境--共情又被称为共感、移情和情感移入,是双方或多方共同参与的过程,可通过分享和沟通等方式实现。"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是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常有的共情状态。
    • 顾承学
    • 摘要: 在谢灵运山水诗中,山水既是其安身之所,也是其悟道的场所。谢灵运在诗歌中多着意于解决个体生命的矛盾,因而其诗歌有着不同于前人作品的个体性特征。谢灵运山水诗的个体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谢灵运山水诗中景与情相互交融。较之前人作品,谢灵运诗歌的景物描写更加细微,情、景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其二,谢灵运山水诗中“事”(物)与“理”相互对立。表现为谢灵运在观看山水的过程中悟道,解决个体生命的矛盾。
    • 常慧月
    • 摘要: 人物形象丰富饱满是小说大获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人物形象脱离不了社会而存在,其形象是由生活环境等个体因素和时代背景等社会因素所塑造。本文以《围城》英译本Fortress Besieged为例,以小说中李梅亭人物描写翻译为研究对象,从其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为切入点,分析李梅亭个人所具有的贪财吝啬、自私自利、好色虚荣、道貌岸然的性格特征与在社会环境影响下所造成的封建迂腐、崇洋媚外、贪生怕死、堕落腐败的性格,总结译作对李梅亭人物描写所采用的策略与原则,以期为《围城》的翻译研究提供新视角,也为人物形象的再塑造提供更完善的方法。
    • 李彤
    • 摘要: 在“三全育人”的理念下,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要紧密融合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群体性和个体性,从而使思政教师与高校学生充分发挥课堂的能动性。通过对高校学生全面性的教育,促进其思想政治觉悟、身心、道德素养等方面全方位的发展,并使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程时,抱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对思政素养有意识的提升。思政教师将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转变成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实践的学习模式。本文从“三全育人”的角度对当代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与群体性的融合进行分析,使其能够在思政课教育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运用。
    • 李宏图
    • 摘要: 19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的《论自由》被认为是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在这一文本中,密尔在社会与个人这一框架中来思考个人的权利问题,提出了“个体性”这一核心命题,日后也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要素。在密尔那里,“个体性”既体现在生活方式上,又具有诸如“趣味”等多重的内涵,其宗旨是每个人在自我选择中实现“自我发展”。因此,“个体性”不再是一种空洞的概念,而是有着充沛内容和具体的指向,它不再是被外部所赋予,而是成长于自身的内在自然特性之中。一旦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每个个体的“趣味”与独特的生活方式都得到了保障,那么也就会极大地推进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 徐赣丽; 刘言
    • 摘要: 一直以来,作为民俗学核心概念的“民间”充斥着人们的浪漫主义想象。“民间”一方面被抬高和美化,被认为代表着纯粹的、本真的文化形态;另一方面充当了精英文化的对立面,被视为是具有无限力量的均质化的底层民众。但当下的现实已与这些刻板化的想象相去甚远,早期设立的学科研究对象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现代民俗学应直面变化的“民间”,把个体的“民”及其创造性的文化实践纳入到研究视野当中,重新思考民俗学的研究对象。
    • 程都
    • 摘要: 皮尔士声称自己的实用主义哲学以奇怪的方式复兴了黑格尔哲学。通过对皮尔士的实用主义与黑格尔哲学之间的联系(同异)的澄清,为理解前者的内涵提供了一个有益视角。二者共享了两个基本立场:世界之可理解性的基础是思维与存在同一的观念论,以及世界的发展过程是借由某种中介而产生的连续进程。但皮尔士的实用主义拒绝第三性(黑格尔意义上的精神)足以构成世界,而与黑格尔的绝对观念论拉开了距离。与黑格尔哲学相比,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哲学在承诺世界具有的可理解性基础的同时,对绝对理性的范围加以适当限制,并对理性和世界的发展持更开放的态度。
    • 翁少龙
    • 摘要: 按照黑格尔对直观与观念的体系化构想,在绝对伦理中,个体扬弃了他的自然本性,但作为“体系中的人”非但不会消除个别性,反而是保持自身个别性和自然性的最佳方式。黑格尔的这个思维方式着实充满着革命性,因为近代的启蒙运动一直把个体性作为自由和权利的根基,但黑格尔却是要把“体系”和“绝对”作为现代伦理价值的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