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消化酶活力

消化酶活力

消化酶活力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114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动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87798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海洋科学、海洋与湖沼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十六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2012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2011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等;消化酶活力的相关文献由418位作者贡献,包括潘鲁青、包鹏云、施兆鸿等。

消化酶活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7798 占比:99.87%

总计:87909篇

消化酶活力—发文趋势图

消化酶活力

-研究学者

  • 潘鲁青
  • 包鹏云
  • 施兆鸿
  • 马悦欣
  • 刘书杰
  • 区又君
  • 夏苏东
  • 尹飞
  • 张晓卫
  • 徐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丁子媛; 刘顺; 王思婕; 陆雯; 亓鲁; 朱龙; 许星鸿
    • 摘要: 为探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海洋底栖生物的毒理效应,采用不同浓度双酚A(BPA),检测其对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的急性毒性效应以及亚急性毒性对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PA对单环刺螠48,72和96 h的LC_(50)分别为13.297,10.487和7.515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752 mg/L;BPA对单环刺螠的毒性为Ⅱ级,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低浓度BPA短时间胁迫对单环刺螠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有一定诱导作用,但随胁迫时间延长和浓度增加,其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会受到抑制;BPA对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呈现抑制效应。该研究结果可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风险评价及渔业生物资源保护提供数据参考。
    • 钱红; 张丹; 夏苏东; 郭立; 高燕; 史雅馨; 李茂哲; 蒋泽昊; 姚学良
    • 摘要: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和pH对血鹦鹉肠道和肝胰腺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温度和pH条件下,血鹦鹉消化酶活力随温度和pH的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肠道和肝胰腺中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55°C、45°C;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5°C、25°C;肠道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为45°C。肠道和肝胰腺中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8.0、10.0;淀粉酶的最适pH均为7.0;肝胰腺纤维素酶的最适pH为5.0。在各自最适温度下,血鹦鹉蛋白酶活力大小为肠道 肝胰腺,淀粉酶活力大小为肝胰腺 肠道;在各自最适pH下,血鹦鹉蛋白酶活力大小为肝胰腺 肠道,淀粉酶活力大小为肠道 肝胰腺。
    • 袁梦; 黄慧清; 陈澜; 朱锦平; 马燕梅
    • 摘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抑菌试验、消化道平滑肌收缩试验及肠道消化酶活力、肠道形态检测等途径探讨柠檬酸对机体生长及消化功能的影响。制备不同浓度柠檬酸试纸片及五种常用抗生素药敏片,分别测量并比较它们对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制备0 g/L、0.05 g/L、0.1 g/L、0.15 g/L和0.2 g/L柠檬酸浓度的台氏液,测定鼠与兔的离体肠道收缩强度以及频率;以同样浓度柠檬酸溶液饲喂小鼠,14 d后测小鼠的体重变化、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以及空肠绒毛隐窝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柠檬酸溶液均可抑制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的生长,柠檬酸浓度高的抑菌效果较好;与对照组相比,0.1 g/L柠檬酸浓度组小鼠体重增重最高,0.1 g/L和0.15 g/L柠檬酸溶液能极显著提高鼠与兔的肠道活动力(P<0.01),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肠内容物胰蛋白酶活力(P<0.05或P<0.01),极显著提高空肠绒毛隐窝比(P<0.01)。综上所述,柠檬酸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可以通过促进肠道收缩、提高消化酶活力以及增加营养物质与小肠接触的面积以促进物质的消化吸收与机体生长。
    • 李明; 包鹏云; 陶韦; 南海林; 徐哲; 曹淑青; 姜玉声; 马悦欣
    • 摘要: 【目的】研究饲料中添加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sp.)C14和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opuntiae)C21混合益生酵母菌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生长、消化酶活力和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幼参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实验组分别饲喂添加C14、C21及混合菌(C14+C21)饲料,分别记为M、H和MH组,每株菌添加量在各实验组均为1×10^(5)g^(-1)。实验组幼参连续饲喂28 d后,均改饲基础饲料(29~38 d)。于7、14、21、28、29、31、33、35、38 d时测定幼参体质量,以比色分析法测定肠道消化酶活力以及体腔液上清液(CF)和体腔细胞裂解液上清液(CLS)的免疫参数,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刺参肠道中饲喂酵母菌细胞数量。【结果】与对照和单一益生酵母菌(C14和C21)组相比,饲喂含混合菌饲料21和28 d时幼参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28 d为2.48%·d^(-1))。MH组幼参肠道胰蛋白酶(28,29~33 d)和脂肪酶(28,29~33 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和单一益生酵母菌(C14和/或C21)组,28 d时分别为500 U·mg^(-1)和20 U·g^(-1)。与对照和单一益生酵母菌(C14和C21)组相比,MH组幼参体腔细胞的吞噬活力(28,29~33 d)和呼吸爆发(28,29~31 d)显著增强,28 d时吞噬的酵母颗粒为3.7×10^(8)mg^(-1),呼吸爆发(OD630 nm)为0.43。28d时,MH组幼参CF的溶菌酶(LSZ)和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活力显著高于对照和H组,分别为17、5.5 U·mL^(-1);MH组幼参CLS的LSZ活力为18 U·mg^(-1),显著高于其他3组,其T-NOS活力为7.0 U·mg^(-1),显著高于对照及M组。停止饲喂含菌饲料后,MH组幼参CF的LSZ活力(29~35 d)和T-NOS(29~31 d)活力以及CLS的LSZ活力(29~31 d)和T-NOS(29~33 d)活力与其他3组之间差异仍显著。幼参肠道中C14和C21数量与肠道消化酶活力以及所测免疫参数(CF的T-NOS活力除外)呈正相关性。【结论】饲喂C14和C21混合益生酵母菌28 d对幼参生长、消化酶活力和先天免疫反应的影响大于饲喂单一酵母菌,停饲含混合益生菌饲料3 d内C14、C21仍显著影响幼参消化酶活力和免疫反应。
    • 王彪龙; 柴艳萍; 韩慧; 刘浦; 高玲玲; 郭艳琼
    • 摘要: 莲草直胸跳甲是入侵杂草喜旱莲子草的专食性天敌,为探究莲草直胸跳甲无法在非靶标植物正常完成生活史的原因,将消化酶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探究了莲草直胸跳甲取食喜旱莲子草、莲子草、莙荙、甜菜后体内消化酶活性的变化,同时对比了4种植物的营养物质、次生代谢物质及含水量.结果表明,饥饿时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均有提升,取食莲子草以及莙荙对莲草直胸跳甲成虫的蛋白酶活力影响较大;取食甜菜可以提高淀粉酶活力;取食甜菜和莙荙时,纤维素酶活力提升;不同植物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的是甜菜;含水量、可溶性蛋白以及单宁含量最高的是莙荙,与喜旱莲子草均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寄主植物喜旱莲子草,莲草直胸跳甲在取食非寄主植物时,消化酶活力变化明显,表明莲草直胸跳甲对非靶标植物不太适应.
    • 徐凯; 黄大鹏
    •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营养供给模式对不同断奶重仔猪生长性能、小肠形态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采用两因素析因试验设计,选取96头23~25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仔猪,公、母各半,按体重和营养供给模式分为4个处理组,即低断奶重二阶段营养组[K1组,体重(5.62±0.39)kg]、低断奶重三阶段营养组[K2组,体重(5.57±0.40)kg]、正常断奶重二阶段营养组[K3组,体重(7.22±0.35)kg]和正常断奶重三阶段营养组[K4组,体重(7.04±0.42 kg)],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各组1~7 d均饲喂H饲粮,K1组、K3组8~45 d饲喂NL饲粮(根据N和L饲粮平均水平配制),K2组、K4组8~28 d饲喂N饲粮,K2组、K4组29~45 d饲喂L饲粮,试验从断奶开始至保育期结束共45 d.结果表明:三阶段营养模式仔猪的日增重(ADG)及耗料增重比(F/G)优于二阶段营养模式(P<0.05),腹泻率减少(P<0.05);三阶段营养模式对不同断奶重仔猪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F/G均具有改善作用(P<0.01);三阶段营养模式仔猪的脂肪酶、乳糖酶和蛋白酶活力均高于二阶段营养模式仔猪(P<0.05);正常断奶重仔猪的胰蛋白酶、脂肪酶、蔗糖酶活力均高于低断奶重仔猪(P<0.05);营养模式、断奶重及其互作对仔猪的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乳糖酶和蛋白酶活力均有极显著影响;二阶段营养模式仔猪十二指肠、空肠的绒毛高度、绒隐比(V/C)均低于三阶段营养模式仔猪(P<0.05);营养模式、断奶重及其互作对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空肠的V/C均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三阶段营养供给模式对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尤其是对低断奶重仔猪的消化酶活力及肠黏膜发育具有积极意义.
    • 刘忆瀚; 蔺凌云; 尹文林; 潘晓艺; 姚嘉赟; 徐洋; 沈锦玉
    • 摘要: 为了研究3种微生态制剂不同的组合方案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酶活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根据正交试验设计,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微生态制剂,确定3因素添加量的最优组合:LK(干酪乳杆菌)107 CFU/mL、NJ(侧孢芽孢杆菌)106 CFU/mL、JXCB-2(地衣芽孢杆菌)107 CFU/mL.通过向养殖水体定期泼洒不同组合方案的微生态制剂,确定了3种微生态制剂添加量的最优组合为:LK(干酪乳杆菌)107 CFU/mL、NJ(侧孢芽孢杆菌)107 CFU/mL、JXCB-2(地衣芽孢杆菌)106 CFU/mL.将最优组合微生态制剂全池定期泼洒与普通对虾养殖池的水体水质及对虾养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水体水质COD平均降解率为8%,氨氮平均降解率24.4%,亚硝酸盐氮平均降解率31.1%,总氮平均降解率30.1%,总磷平均降解率9.8%,养殖收益较对照组提高了18.7%.
    • 遇鑫1
    • 摘要: 由于食物数量及营养成分浓度会发生变化,动物及人为了满足自身对营养和能量的需求,位于小肠刷状缘膜上的消化酶活力及营养成分转运载体的活力会进行适应性的改变,也就是能够调节自身的消化吸收功能使其与需求能够相匹配。普遍认为,食物中底物的浓度能够特异性地调节肠道对应的消化酶和载体的活力,但存在反例,因此有学者认为消化酶出来受外界食物浓度的调节也受自身内源的调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