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海岛棉

海岛棉

海岛棉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553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学(农艺学)、分子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7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34104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新疆农垦科技、棉花科学、棉花学报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中国棉花学会2015年年会、中国棉花学会2014年年会、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等;海岛棉的相关文献由1040位作者贡献,包括曲延英、陈全家、梅拥军等。

海岛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7 占比:1.35%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34104 占比:98.60%

总计:34588篇

海岛棉—发文趋势图

海岛棉

-研究学者

  • 曲延英
  • 陈全家
  • 梅拥军
  • 石玉真
  • 李俊文
  • 刘爱英
  • 刘明
  • 商海红
  • 曹新川
  • 龚举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祁博文; 郭梦兰; 卢合均; 梅欢; 赵汀; 方磊
    • 摘要: 为进一步发掘棉花中冷胁迫耐受性相关的基因,本研究利用2个四倍体栽培棉种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TM-1与海岛棉(G.barbadense)Hai7124,对冷处理(4°C)和对照处理(28°C)下不同阶段的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分析了二者冷胁迫响应基因的功能、表达模式和代谢途径的差异。结果显示:Hai7124比TM-1耐冷性差,植株表型受到冷胁迫时变化更快且更明显。转录组数据分析显示,TM-1中有8713个冷胁迫响应基因,Hai7124中有12461个冷胁迫响应基因。比较二者的直系同源基因发现,TM-1中有1518个特异受诱导基因,Hai7124中有3577个特异受诱导基因;对这些特异响应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TM-1中特异响应基因更多地参与激素信号转导、昼夜节律等调控过程,而Hai7124中特异响应基因更多地参与赖氨酸、精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等氨基酸代谢过程。此外,从TM-1和Hai7124中鉴定了脂肪酸合成途径的关键家族基因中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十八烷-ACP去饱和酶、脂肪酸去饱和酶、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等,发现在整个冷胁迫处理过程中TM-1中有11个基因整体呈上调表达,而Hai7124中有10个基因整体呈下调表达;根据表达模式选取了5个冷胁迫响应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定量分析,发现其表达模式和转录组表达水平高度相关。本研究有助于解析陆地棉TM-1与海岛棉Hai7124种间冷胁迫耐受性差异响应基因,为培育耐冷性好、高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
    • 杨静; 王为然; 王萌; 朱家辉; 宁新民; 阿里甫·艾尔西; 闵玲; 孔杰
    • 摘要: 【目的】研究新疆海岛棉不同材料愈伤组织培养体系,筛选再生能力强的海岛棉材料,为新疆海岛棉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105份新疆海岛棉为材料,利用改良后的MS培养基对下胚轴共培养,在2,4-D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分化产生愈伤组织,浸染农杆菌介导的红色荧光蛋白,验证转化效果。【结果】海岛棉材料愈伤组织的增殖速率与其基因型有关,改良后的MS共培养基、2,4-D诱导培养基可有效用于新疆海岛棉共培养和胚性愈伤组织增殖;愈伤组织增殖的适宜培养时间为4个月,时间过长不利于其增殖;愈伤增殖速度与转化率呈正相关,增殖快的材料其红色荧光蛋白的转化率较高;筛选出2份增殖快且转化率好的海岛棉材料。【结论】建立了新疆海岛棉胚性愈伤组织培养体系与鉴定方法,筛选出9份愈伤增殖好、且能够有效转化的海岛棉材料。
    • 宋吉坤; 辛玥; 李龙云; 刘国元; 裴文锋; 马建江; 曲延英; 于霁雯; 吴嫚
    • 摘要: 【目的】利用适应性广、产量高的陆地棉和纤维品质优异的海岛棉进行高通量基因芯片比较分析,筛选和鉴定棉纤维发育相关的关键基因。【方法】以SG747(Gossypium hirsutum L.)和Giza75(Gossypium barbadense L.)为材料,利用Affymetrix公司的棉花寡聚核苷酸基因芯片对其开花后10 d(10 days after anthesis,10 DPA)的棉纤维进行表达谱分析。【结果】材料Giza75和SG747共筛选到390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功能预测基因占比17.80%,翻译、核糖体结构相关基因占比16.82%,翻译后修饰占比14.32%。Gra.2198.1.A1_at正向调控棉纤维发育过程,Gra.85.1.S1_at、Ghi.249.1.A1_at和Ghi.8448.1.S1_x_at负向调控棉纤维发育过程,可能参与了棉纤维发育过程。【结论】利用陆地棉和海岛棉基因芯片并结合qRT-PCR筛选和鉴定到4个纤维发育相关的关键候选基因。
    • 赵晓雁; 戴翠荣; 梁伟; 何玉梅; 余力; 周曙霞; 何宗铃; 谷洪波
    • 摘要: 为探索氟节胺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海岛棉化学打顶的效果。以喷施不同用量(300 mL·hm^(-2)、750 mL·hm^(-2)、1200 mL·hm^(-2))25%(质量分数)的氟节胺悬浮剂为处理,以人工打顶为对照,研究氟节胺对海岛棉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用量氟节胺处理对海岛棉的株高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可以达到一定的打顶效果;施用300 mL·hm^(-2)的25%氟节胺,能获得较高的籽棉产量;不同剂量氟节胺处理对海岛棉纤维品质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这些研究结果可为海岛棉高产栽培和化学打顶技术优化提供依据。
    • 石颖颖; 郑凯; 曲延英; 陈琴; 赵柯柯; 滕露; 陈全家
    • 摘要: 为阐明TCP基因在棉花纤维发育中的功能,以海岛棉'新海21号'为材料,运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海岛棉GbTCP44基因的cDNA序列,并借助生物信息学、亚细胞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预测其结构和功能.结果表明:1) GbTCP44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全长为1 035 bp,共编码344个氨基酸,预测分子式为C1618H2538N484 O525S13,分子量约为37.59 ku,等电点为8.83,其序列(N端)有一个高度保守的TCP功能结构域,属于TCP转录因子家族Class Ⅰ成员;2)GbTCP44基因在细胞核中表达,属于核表达蛋白,该蛋白的结构域与其他植物TCP蛋白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并与雷蒙德氏棉的亲缘关系最近;3)GbTCP44基因在花器官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营养器官的表达量;该基因在棉纤维发育20 d时的表达量均为最高;当棉纤维发育至25和30 d时,该基因在长纤维品种中的表达量低于在短纤维品种中的表达量,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GbTCP44基因可能参与棉花纤维伸长期的纤维细胞伸长的发育.
    • 闵凯丽; 晁祥保; 滕露; 蔡永生; 雷慧辰; 严中建; 郑凯; 陈全家
    • 摘要: [目的]研究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GbHCT10基因在棉纤维发育中的作用.[方法]以海岛棉品种新海21号纤维发育第5 d的样本作为材料,根据海岛棉GbHCT10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中克隆GbHCT10核苷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GbHCT10基因序列.[结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海岛棉GbHCT10基因在新海21号棉花开花后不同时期中表达量差异,该基因具有长度为124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15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45.13 kD,等电点为6.01.海岛棉Gb-HCT10基因的表达随棉纤维发育变化而变化,在开花后第5和第10 d时表达量较高,第25 d表达量最低,总体表达量呈现波动状态.[结论]新海21号GbHCT10基因与树棉HCT基因在同一分支,有较近亲缘关系.
    • 李艳; 戚益军
    • 摘要: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棉花胚珠表皮细胞特化形成的超长表皮毛即为棉纤维[1,2].棉纤维是人类用以遮身蔽体、御寒保暖的衣物之源.棉花属于锦葵科棉属,共有4个栽培种,即陆地棉(Gossypium hisutum)、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ce)、亚洲棉(Gossypium arboreum)和草棉(Gossypium herbaceum).具有AADD异源四倍体基因组的陆地棉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的品种.陆地棉的A二倍体基因组起源于草棉(A1)和亚洲棉(A2)的共同祖先A0(已灭绝)[3].草棉和亚洲棉具有的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的特性,是陆地棉性状的重要遗传基础.
    • 李生梅; 杨涛; 黄雅婕; 任丹; 耿世伟; 李典鹏; 芮存; 高文伟
    • 摘要: 为了通过农艺性状来预测棉花纤维品质,以新疆陆地棉系9和海岛棉新海16号及其回交自交后代BC4F2:4群体为研究材料,对165份材料的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鉴定,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探讨群体主要农艺性状与纤维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海陆回交群体的表型非常丰富,12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0.11%~48.14%,其中,铃数的变异系数最大。相关分析表明,株高、有效果枝数、铃数和有效铃数与纤维长度和衣分呈显著正相关,与马克隆值呈显著负相关;始节高与纤维强度呈显著正相关;株高和有效果枝数与纤维整齐度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5.252%。其中,PC1为成铃数相关因子,PC2为纤维品质选择因子,PC3为低品质控制因子(株高和纤维品质),PC4为衣分与马克隆值选择的综合因子。逐步回归方程表明,始节数和有效果枝数对纤维品质的影响较小。通径分析表明,果枝数对纤维长度产生负向直接效应;铃数对纤维长度产生正向直接效应;铃数和始节高对棉花纤维强度产生正向直接效应;有效铃数对马克隆值产生负向直接效应,而衣分对其产生正向直接效应;纤维整齐度只受株高的正向直接效应;株高、铃数和有效铃数对纤维品质的间接影响占主导地位。因此,可通过对农艺性状的选择实现对纤维品质的间接选择,为新疆及周边地区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 杨涛; 黄雅婕; 李生梅; 任丹; 崔进鑫; 庞博; 于爽; 高文伟
    • 摘要: [目的]研究海岛棉种质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关系及筛选优异性状的海岛棉种质,为海岛棉优异性状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175份海岛棉12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权重和利用隶属函数产生综合评价值D进行海岛棉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结果]表型性状变异范围在6.40%—28.10%,海岛棉类型较丰富;海岛棉资源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97—2.05,各性状间遗传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小,国内外海岛棉资源遗传多样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国内,新疆与疆外海岛棉资源遗传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将12个表型性状转换为3个综合因子,贡献率分别为49.34%、18.03%和10.63%,累计贡献率为78.00%,第一主成分荷载较大为株高、始节数、始节高、有效果枝数、铃数、有效铃数、单株籽棉重和单株皮棉重,代表生长及有效产量因子;第二主成分荷载较大为衣分、单铃籽棉重和单铃皮棉重,代表单铃产量因子;第三主成分荷载较大为蕾铃脱落数,代表蕾铃脱落因子;海岛棉资源统计分析发现国内外极端种质差异不大,表现中等的海岛棉资源材料国内较多,在国内,疆外极端种质所占比例较高,新疆与疆外中间型种质差异较小;通过聚类分析将175份海岛棉资源分为4个类群,I类群是矮秆、低产的较差种质;Ⅱ类群是高衣分、单株皮棉重较高的潜在增产种质;Ⅲ类群是综合性状较好的优异种质;Ⅳ类群低重心、衣分较高的极端特殊种质,综合评价筛选到综合性状较优的2个品种:XH30和270;利用逐步回归筛选到海岛棉种质评价的5个关键性指标(株高、始节高、果枝数、单铃皮棉重和单株籽棉重).[结论]参试海岛棉种质资源类型较丰富但遗传多样性较差;株高、果枝数、衣分和单株皮棉重在各基因型中呈正态分布,其余性状呈偏态分布;参试种质分为4个类群;株高、始节高、果枝数、单铃皮棉重和单株籽棉重5个指标可作为海岛棉种质评价的关键性指标.
    • 杨静; 马益赞; 王为然; 闵玲; 宁新民; 孔杰
    • 摘要: [目的]为建立海岛棉发育过程中花蕾长度与花药发育时期的关系.[方法]以海岛棉新海35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的半薄切片和甲苯胺蓝染色技术,对不同生长时期花蕾的花药进行切片观察,明确花蕾长度与花药发育时期的对应关系.[结果]通过形态观察发现,在海岛棉的花发育过程不同时期花蕾的萼片、花瓣和花药的形态、颜色、大小以及花丝和柱头的长度出现明显变化.切片观察发现,从花芽出现到花药开裂,经历花原基的形成、花药原基的出现、花粉母细胞形成、四分体时期、绒毡层降解、减数分裂、花药开裂等14个发育时期.新海35花蕾长度5~6 mm、7~8 mm、8~9 mm和11~14 mm分别对应花药发育中的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四分体时期、小孢子释放期和绒毡层降解时期,也是成花过程中尤为关键的4个时期.通过对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受精过程、胚乳的发育等进行观察,明晰了海岛棉花粉成熟到完成受精再到纤维发育所需的具体时间和详细过程.[结论]海岛棉各个时期花蕾的表型与陆地棉不同,且花蕾大小及花药颜色随着花药细胞发育而变化,并伴随着细胞内部的代谢过程及正常发育所需物质的转换;通过花蕾大小及表型可以判定海岛棉花药发育时期.花粉成熟后,花粉的萌发、花粉管的伸长、双受精及胚乳发育分别发生在授粉后的0.5~1 h、8 h、24 h和50 h.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