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50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02篇;相关期刊313种,包括船山学刊、求索、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古典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海国图志》的相关文献由48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勇、姚武、钟觉民等。

《海国图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7 占比:83.1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102 占比:16.72%

总计:610篇

《海国图志》—发文趋势图

《海国图志》

-研究学者

  • 刘勇
  • 姚武
  • 钟觉民
  • 陈其泰
  • 孙功达
  • 萧致治
  • 刘兴豪
  • 刘学照
  • 夏剑钦
  • 尹文涓

《海国图志》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石丰铭
    • 摘要: 出于“筹夷情”以“制夷患”的目的,魏源在重辑传统典籍与征引西方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了《海国图志》一书,书中除介绍西方各国外,亦对与中国同为东方文明的近邻——印度着墨颇多。《海国图志》中所见印度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象:一是自古平等交流的“佛国圣地”,二是如今西方语境下的“夷人之夷”。熟悉与陌生之间折射出魏源对印度主体性地位的忽视,表现为未将同时期印度状况移情于刚刚战败的清王朝,夷夏观念与西方话语影响下形成的印度观亦导致魏源对西方国家殖民意图认识有限。
    • 赵少峰; 王雅倩
    • 摘要: 明代的中文文献中已经出现了关于南太平洋岛屿的历史记录,然而直至20世纪初,这些知识并未引起国人的重视。南太平洋岛屿知识最初是混杂在世界地理知识中输入中国的,随后在外国传教士创办的期刊和中国读书人编纂的图书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随着中国驻外使节的派遣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中国对南太平洋岛屿地区的认知从书籍记录迈入现实,并提出了“南太平洋岛屿是中国在太平洋地区防护的第一道门户”的观点。近代国人对南太平洋岛屿知识认知的变化是近代中国与世界关系变迁的缩影。时下的南太平洋岛屿地区依然是大国“竞逐”的重要场所,从历史变迁中认识南太平洋岛屿知识的传播对中国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线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 龙耀华; 白杨; 赵月林
    • 摘要: 纪录片《岳麓书院》中"书"的故事与"人"的故事共同丰盈了岳麓学院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古籍保护工作除了要做好普查登记、保存修复、整理研究等专业领域的工作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古籍保护的宣传。荧屏让冷门的古籍"活"起来、"火"起来,走上荧屏的古籍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文章略谈片中涉及的古籍掌故,以期借助荧屏的火热带动古籍保护工作打破传播壁垒、专业壁垒、学术壁垒、代际壁垒,让大众了解更多古籍背后的故事。
    • 张弛
    • 摘要: 对《海国图志》中的国名译词进行考察,发现音译词占绝大多数,粤方言对译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语音、自造字和转音几个方面,这种情况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汉语方言系统有关。译者所处的语言环境带来语音感知差异,使得译词选用时存在主观性。《海国图志》中的国名译词不仅发展和完善了近代汉语系统,对翻译学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
    • 胡博
    • 摘要: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仁人志士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在此背景下,魏源编撰了《 海国图志》 ,对鸦片战争进行反思。文章分析了魏源受到林则徐的影响开始具备忧患意识,编撰了《 海国图志》 。然后阐述了魏源在《 海国图志》 提出的主张“:悉夷情”,知己更要知彼;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关注西方的政治制度。
    • 甘宜轩
    • 摘要: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四洲志》《海国图志》和《瀛寰志略》的著作方式表述存在差异。从著作方式的差异入手,发现这三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体现了在鸦片战争爆发后十年里,中国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对于外部世界认识的逐渐深入。基于上述研究展开教学,体会林则徐等人在近代中国最初的一段时间了解外部世界并试图将其纳入自身文化体系的努力。
    • 段永俊; 刘云雁
    • 摘要: 作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魏源在鸦片战争失败后深刻反省清朝军事建设的问题,他坚持完成《海国图志》的编译工作,并阐发了“经世致用”的思想。文章从翻译中的文本间性角度,分析魏源在编译和创作中对晚清的制度、器物及思想等方面的自省,探究其“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推动作用。魏源的思想对我国全面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关幸
    • 摘要: 《海国图志》将魏源的军事外交思想展现的淋漓尽致,其中筹海篇中的“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和“师夷长技以制夷”更是魏源军事外交思想的精华,而“以夷款夷”则是其战略中的关键一步。近年来学术界对“以夷款夷”的研究逐渐增多,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和问题,对于“以夷款夷”的解读不仅要探究其本身,更要挖掘其背后的深层内涵。
    • 张坤; 田喻
    • 摘要: 《海国图志》出版之初,先有在华传教士郭实腊1847年的评论,再有英国外交官威妥玛1850年对其中《日本》一章的译介。通过对这两个文本的解读可知,《海国图志》中辗转辑录的大量来源于在华西人著述的内容存在着一定的错误;而同时期在华西人显然已积累起相当的汉学知识,但也存在着若干不足。这两个文本也为学界早些年关于《海国图志》的版本争论提供了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威妥玛《海国图志·日本》译介本是目前学界尚未关注到的汉学文本,对其内容的披露有助于学界进一步的研究。
    • 张坤; 田喻
    • 摘要: 《海国图志》出版之初,先有在华传教士郭实腊1847年的评论,再有英国外交官威妥玛1850年对其中《日本》一章的译介.通过对这两个文本的解读可知,《海国图志》中辗转辑录的大量来源于在华西人著述的内容存在着一定的错误;而同时期在华西人显然已积累起相当的汉学知识,但也存在着若干不足.这两个文本也为学界早些年关于《海国图志》的版本争论提供了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威妥玛《海国图志·日本》译介本是目前学界尚未关注到的汉学文本,对其内容的披露有助于学界进一步的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