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流化催化裂化

流化催化裂化

流化催化裂化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647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3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19307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炼油技术与工程、齐鲁石油化工、石化技术与应用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六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中国化工学会2010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第七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等;流化催化裂化的相关文献由1052位作者贡献,包括田辉平、达志坚、姜秋桥等。

流化催化裂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3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19307 占比:99.83%

总计:219672篇

流化催化裂化—发文趋势图

流化催化裂化

-研究学者

  • 田辉平
  • 达志坚
  • 姜秋桥
  • 孙言
  • 宋海涛
  • 王鹏
  • 张振千
  • 何鸣元
  • 张万虹
  • 张杰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近日,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简称石科院)开发的多产异构烷烃流化催化裂化(MIP)技术中标中国中大石油公司吉尔吉斯斯坦改扩建项目。这是继2020年恒逸文莱二期PMB项目之后,MIP技术再一次走出国门。中大石油项目由陕煤集团中亚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约5.2亿美元建成,位于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卡拉巴德市东方工业园。该项目不仅是中国自吉尔吉斯斯坦建国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工业项目,同时也是吉尔吉斯斯坦自建国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和最大税源项目之一,还是陕西省自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海外投资实体项目,意义重大。目前中大石油项目二期投资升级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力争在该国政府确定K5时间表之前完成油品升级,努力实现由海外石油加工向炼油化工型企业转型。
    • 摘要: 德西尼布能源公司(Technip Energies)宣布与美国恩西纳发展集团(Encina)签署协议,前者将为后者的商业塑料流化催化裂化(PFCC)装置提供流化床催化裂解反应部分的前端工程设计(FEED)。PFCC工艺利用Encina专有工艺将废塑料转化为有价值的循环化学产品,如轻质烯烃和苯、甲苯、二甲苯(BTX)等石化原料,可用于其他化学品生产,从而减少对石油基原料的需求,并实现废塑料的回收利用。
    • 石孝刚; 王成秀; 高金森; 蓝兴英
    • 摘要: 提升管反应器存在典型的颗粒聚团介尺度结构,其分布特性对气固流动、反应有重要影响,对介尺度结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有助于为反应器的设计与优化操作提供基础信息。采用基于能量最小多尺度(EMMS)方法的曳力模型建立了提升管气固两相流动模型,考虑了颗粒聚团对气固相间动量传递的影响。此外,进一步通过考虑颗粒聚团的存在以及颗粒聚团的非均匀性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提出了描述介尺度结构对反应速率影响的修正因子,与气固流动模型进行耦合,建立了基于介尺度结构的流动-反应综合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进一步应用该模型,对工业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的流动-反应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合理描述提升管气固相互作用,能够预测出壁面附近存在较多介尺度结构的分布特性,由于聚团的存在使得重油组分难以与催化剂充分接触,生成汽柴油的反应速率较低,转化较慢,聚团的分布特性导致靠近边壁处的重油组分浓度较高,汽柴油组分浓度较低;汽柴油在聚团内部的流动阻力较大,在聚团内发生过量的二次反应生成较多焦炭,导致壁面处焦炭浓度较高。与传统基于平均化而未考虑聚团影响的模型相比,基于介尺度结构的模型所预测的汽油收率最佳值与工业实际相接近。因此,基于介尺度结构的流动-反应综合数学模型可以合理描述提升管内进行的流动-反应耦合特性,并能揭示介尺度结构对催化裂化反应过程的影响,有望为工业提升管装置反应终止剂技术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
    • 崔文浩; 朱大丽; 谭涓; 陈南; 樊栋; 王娟; 韩晶峰; 王林英; 田鹏; 刘中民
    • 摘要: Y型沸石拥有三维十二元环孔道(孔径0.74 nm)以及超笼结构(直径1.12 nm),在石油冶炼、石油加工、精细化学品合成以及新兴生物油的炼制方面具有重要应用.研究表明,随着Y沸石骨架硅铝比(SiO_(2)/Al_(2)O_(3),简称SAR)提高,酸中心强度增加,酸密度降低,有助于抑制裂化反应中积碳导致催化剂的失活,并提高催化剂活性;另外,随着沸石骨架硅铝比提高,Y沸石对应热/水热稳定性相应增加,有利于保持催化剂长周期使用性能.Y沸石的大孔结构使其在工业应用中有着显著的优势,然而对于大分子反应物,反应物与沸石内部活性位点的接触以及相应的产物扩散仍限制了其催化性能.介孔沸石同时具有微孔和介孔两类孔道结构,可以克服微孔沸石有限孔径尺寸带来的传质限制,进一步提高反应性能.现在工业上应用的高硅Y沸石均是通过酸脱铝,水蒸汽辅助脱铝等后处理方法获得.虽然后处理过程可以提高沸石骨架硅铝比,并引入适量的介孔结构,改善其在催化裂化反应中的传质性能,但后处理过程工序复杂,耗时耗能,而且会形成脱铝梯度,不利于其催化应用.相对而言,直接合成介孔高硅Y沸石是最理想的途径.本文以商用双亲性有机硅烷作为介孔模板剂,采用晶核、有机模板剂与低碱度协同作用(NOA-co)策略一步直接合成介孔高硅Y沸石(MSY).研究了投料硅铝比、介孔剂加入量以及加入顺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产品的介孔孔容、外比表面积以及SAR随着介孔剂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当介孔剂添加过量时无法得到纯相.合成的介孔高硅Y沸石具有高SAR(9.8‒12.6)和介孔孔容(0.13‒0.22 cm^(3)/g).选取SAR=10.7的介孔高硅Y沸石样品(MSY_(10.7))进行进一步研究.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结果表明,MSY沸石具有典型八面体形貌、丰富的晶内介孔及优异的热/水热稳定性,晶粒中铝分布均匀.与商用USY沸石相比,MSY沸石具有更多的强酸中心和更高的酸强度.选取大分子1,3,5-三异丙基苯的催化裂化反应探究其催化性能.H-MSY_(10.7)样品因具有大的外比表面积和丰富的酸性位点,在1,3,5-三异丙基苯催化裂化反应中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最慢的失活速率及最高的裂解深度.进一步研究了MSY沸石在工业重油裂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以La改性的MSY_(10.7)为活性组分,采用催化裂化催化剂制备方法制备了所需催化剂,经800°C高温老化处理后,MSY_(10.7)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较工业流化催化裂化(FCC)催化剂转化率提高了7.64%,汽油收率提高了16.37%.综上,本文一步法制备的介孔高硅Y沸石具有优异的大分子裂化性能,为工业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提升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 胡成通; 范咏峰
    • 摘要: 再生烟气具有高温、高粉尘、高流速的特点,其中O_(2),CO,CO_(2)等组分含量变化能准确反映出催化剂再生烧焦深度,进而影响下游反应产物的构成。分析比对了氧化锆式氧分析仪、顺磁氧式氧分析仪、激光气体分析仪、红外线分析仪等成熟工业气体分析仪产品性能。结合具体案例,根据再生烟气工艺参数,选用了在线原位式激光气体分析仪,该分析仪具有响应时间快、稳定性好,维护成本低的特点,是保证催化剂再生正常运行的关键并为后续流程控制提供了参考。
    • 冯凌; 崔帅
    • 摘要: 石油产品在FCC工艺中会产生大量NOX,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脱硝处理.SCR催化剂具有离活性和良好的抗硫性,能够调节FCC烟气的NOX含量,因此基于SCR催化剂对FCC烟气脱硝技术进行研究.通过提取反应温度、氨氮比、空速和O2含量特征,确定FCC烟气脱硝反应条件.通过分析SCR动力学变化和检测催化剂活性,选取SCR催化剂用于脱硝工艺.经过实验检验和对比分析,基予SCR催化剂的FCC烟气脱硝技术其有较高的脱硝率,处理后的烟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邹圣武
    • 摘要: SO3是造成流化催化裂化湿法脱硫烟气蓝色烟羽现象和后部设备腐蚀堵塞的主要原因.采用改进的异丙醇吸收法,研究分析了SO3在两套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反应器和湿法烟气脱硫装置的生成转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再生器到脱硫塔出口,除经过SCR反应器后SO3浓度略有升高外,SO3浓度不断降低;SCR脱硝催化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SO2向SO3转化,使得SO3浓度小幅上升,而SO2浓度略有下降;两套装置湿法脱硫对SO3的脱除率分别为69.4%和85.2%.硫转移剂能有效促进烟气中的硫向干气和液化石油气中转移,明显降低烟气中SO3浓度,但难以彻底消除烟气蓝色烟羽现象.
    • 程飞
    • 摘要: 传统的加氢脱硫 (HDS) 技术已不能满足清洁燃料低硫的要求。针对这一情况,改进传统的 HDS 技术已成为必然,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给非加氢脱硫技术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本文着重介绍了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的设计原则、应用技术以及工艺流程等催化裂化汽油脱硫的关键技术。
    • 冯明远; 赵丽华; 李春晓; 杜磊; 侯嘉越
    • 摘要: 近年来,随着原油品质不断劣化,加工过程中的腐蚀情况也越发严重.为了从整体上提升装置塔顶低温系统腐蚀管控水平,对某石化企业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塔顶低温系统腐蚀和日常腐蚀管控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塔顶低温系统腐蚀原因,梳理出工艺防腐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今后装置防腐蚀工作提供借鉴.
    • 陈俊芳; 苏同君
    • 摘要: 在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烟气脱硫脱硝系统中,吸收塔内部工作环境十分复杂,在塔内气液两相交汇处容易发生腐蚀泄漏.针对吸收塔筒体泄漏问题,对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采用贴板补焊、环氧涂层喷涂和粘贴钢板补强等技术手段对泄漏部位进行了防腐处理,结合脉冲涡流检测对减薄部位进行排查及后续处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