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洛阳地区

洛阳地区

洛阳地区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26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财政、金融、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2880篇;相关期刊154种,包括协商论坛、考古与文物、文史知识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数字化视野下的圆明园(研究与保护)国际论坛、陈植造园思想国际研讨会暨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博士生论坛、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洛阳地区的相关文献由32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天奇、张玲、张要战等。

洛阳地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2 占比:1.69%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2880 占比:98.28%

总计:13106篇

洛阳地区—发文趋势图

洛阳地区

-研究学者

  • 王天奇
  • 张玲
  • 张要战
  • 周继贤
  • 张和平
  • 张聚恒
  • 赵齐鹏
  • 张新乾
  • 曹爱珍
  • 董发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博; 刘余力
    • 摘要: 洛阳地区先后发现了大量的殷遗民墓葬,见诸报道的约112座。判断殷遗民墓葬,有三条标准。洛阳地区殷遗民墓葬主要分布三个区域:瀍河两岸、涧河两岸和洛阳东郊。瀍河两岸最多,涧河两岸及洛阳东郊也有少量分布。洛阳地区的殷遗民墓葬,按是否带有墓道及墓坑的大小,可分为三型;按时代早晚,可分为三式。洛阳地区殷遗民墓墓主人身份以中小贵族为主,另有少量相当于诸侯国君的高级贵族。洛阳地区的殷遗民墓葬,在墓葬形制、墓葬结构、随葬器物等方面,沿袭了商晚期商人的文化因素,又融入西周时期周人的文化因素。文献记载周成王迁殷遗民于成周。通过分析洛阳地区殷遗民墓的时代、分布区域等特征,证明文献记载是真实可信的。
    • 朱歌敏
    • 摘要: 本文对洛阳地区汉墓出土陶明器上书写的谷物文字进行了分类梳理,将其发展过程分为滥觞、鼎盛、衰亡三个阶段,并对各阶段特点加以总结。根据西汉晚期至东汉各种谷物文字数量的统计,可知当时已经形成了以粟、黍为首要作物的种植农业体系;与此同时随葬谷物及陶仓的广泛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代人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观念。
    • 朱歌敏
    • 摘要: 本文对洛阳地区汉墓出土陶明器上书写的谷物文字进行了分类梳理,将其发展过程分为滥觞、鼎盛、衰亡三个阶段,并对各阶段特点加以总结.根据西汉晚期至东汉各种谷物文字数量的统计,可知当时已经形成了以粟、黍为首要作物的种植农业体系;与此同时随葬谷物及陶仓的广泛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代人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观念.
    • 黄哲
    • 摘要: 东汉是铜镜铸造的一个鼎盛阶段,洛阳地区出土的东汉铜镜早期风格多承袭西汉、新莽,中晚期发展出新的种类,表现为儒学思想、神道元素出现在镜背纹饰中,并盛行开来,新的纹饰布局格式也已出现.出土铜镜的物理损伤大都为断裂,化学病害主要是锈蚀,铜镜的修复重在对氯化亚铜与碱式氯化铜两种有害锈的处理.
    • 王怡然
    • 摘要: 通过对洛阳地区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高崖、白土疙瘩、寨根和荒坡等主要遗址的综合分析,并与周边相似文化面貌的同期遗址对比可知,洛阳地区的裴李岗文化可分为三段.根据文化特征分析,洛阳地区裴李岗文化早期阶段受贾湖类型影响较大,中、晚期阶段的文化面貌与早期相比变化较大,在遗址分布、石器形制、陶系变化、器型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受到豫中地区裴李岗文化的影响,晚期阶段出现的折沿罐、"红顶"钵等显示出早期仰韶文化的特征.
    • 闫双双
    • 摘要: 目的 调查洛阳地区中老年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状况,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采取分层随机整体抽样方法,抽取洛阳地区2个县、2个区,每个县/区抽取5个街道,每个街道抽取10个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本次应抽取200名中老年人,实际调查165名中老年人.均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肺功能检测,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判断COPD患病情况,分析江西部分地区中老年人群COPD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165名洛阳地区中老年人群中,共22例患有COPD,占13.33%(22/165);两组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史、体重指数(BMI)值、经常接触厨房油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吸烟史、体重过低、经常接触厨房油烟均是洛阳地区中老年人群COPD患病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洛阳地区中老年人群COPD患病率为13.33%,影响COPD患病的主要因素为高龄、吸烟史、体重过低、经常接触厨房油烟.
    • 李德方
    • 摘要: 20年来,在夏都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宫城并在宫城内确认了两组建筑基址群,在偃师商城遗址全面揭露了宫城内的建筑基址、祭祀区与池苑遗址,在两周城址发掘了大型建筑基址、周王陵与大型车马坑等,丰富了中国三代考古内涵并出版了一批田野考古著作。
    • 李萌
    • 摘要: 洛阳地区唐墓中出土的茶具按功能可以分为焙茶用具、碾茶用具、贮茶用具、煮茶用具、饮茶用具、茶滓用具;初唐—盛唐时期,茶具种类和数量较少,中唐—晚唐时期,茶具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且出现较多银质茶具,这一现象应与唐代不同时期流行的饮茶方式关系密切;唐代饮茶之风不仅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形成,而且对后世及周邻国家饮茶风俗、茶道思想的形成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 李月月; 王前进; 田珊; 王佳丽; 赵旭升
    • 摘要: [目的]明确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在洛阳地区主要蔬菜作物上的发生情况及其亚组类型,为该地区蔬菜作物上CMV的田间诊断和预防监测,防止CMV在该地区的大规模暴发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对采自洛阳地区的茄科、葫芦科和豆科等疑似病毒病蔬菜作物进行CMV的RT-PCR检测鉴定,利用相关分子生物学软件对获得的CMV CP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86份疑似病毒病蔬菜样品中共检出CMV样品13份,检出率为15.12%,在番茄、辣椒、菜豆和花生上均有发生,该4个CMV CP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0.8%~98.8%,与已报道的CMV亚组Ⅰ和亚组Ⅱ分离物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该4种作物上的CMV分离物均为亚组Ⅰ病毒.[结论]CMV在洛阳地区茄科和豆科蔬菜作物上均有发生,且CMVⅡ可能为侵染的优势种病毒,应提前在作物种植早期做好蚜虫防控工作,并应在相关作物上积极开展CMVⅠ的抗病育种工作.
    • 于欣露
    • 摘要: "崇饰丧祀以言孝,盛饷宾客以求名"自古以来我国的丧葬文化便十分兴盛,无论平民百姓抑或皆崇尚厚葬。两汉时期,人们都有追求死后灵魂脱离躯壳羽化飞仙,通过天门进入极乐世界,尽享天国之乐的神仙思想。于是受此主流思想的影响,在汉墓丧葬壁画中,壁画作品无一不体现着浓厚的神仙思想。同时察举制在汉代社会十分流行,中央在选拔官员时,十分注重个人德行,所以汉代社会形成了忠孝仁德的良好风气,并深远地影响了汉墓壁画的题材内容。汉代墓室壁画,经过历史的洗礼,能够保存下来不仅能够证明画工们的高超造诣,更是体现了汉代墓室壁画的重要历史地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