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两权分离度

两权分离度

两权分离度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89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管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98495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东岳论丛、经济与管理评论、现代经济信息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四届中国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第六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第五届中国管理学年会(MAM2010)等;两权分离度的相关文献由14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秉祥、刘淑欣、叶吉祥等。

两权分离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98495 占比:99.98%

总计:498584篇

两权分离度—发文趋势图

两权分离度

-研究学者

  • 李秉祥
  • 刘淑欣
  • 叶吉祥
  • 吴格格
  • 安学鹏
  • 师超
  • 张文海
  • 徐玲丽
  • 李定辰
  • 李爱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烨; 柳希望; 孙慧倩
    • 摘要: 在科创板允许特殊表决权企业上市以及美国强化中概股公司审计监管的背景下,基于2005—2019年在美上市中概股公司数据,实证研究双重股权结构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其作用环境。研究发现,相较于单一股权结构,双重股权结构会显著提高审计定价;同时发现,在双重股权结构下,投票权和现金流权之间的分离程度与审计定价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其他双重股权结构公司,在经理人纵向兼任、低市场化程度地区的双重股权结构公司中,投票权和现金流权之间的分离程度对审计定价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双重股权结构的治理及监管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参考和理论指导。
    • 袁燚
    • 摘要: 通过手工整理2010—2019年沪深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能源消耗数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评价上市公司能源效率,探究企业大股东持股因素对其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能源效率,降低其能源消耗强度,且这种影响在高两权分离度与国有企业中表现得相对较弱。该研究基于大股东持股的视角打开企业“暗箱”,揭示大股东行为对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拓展了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同时还从能源效率的视角丰富了大股东持股经济后果的经验研究。
    • 董燕华
    • 摘要: 继中国香港证券交易所接纳了双重股权结构,大陆科创板、新三板也推出了相关制度允许同股不同权的股权架构,关于双重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的研究又一次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通过构建"双重股权结构两权分离度—壕沟效应/激励效应—企业绩效"的双中介模型,并探究企业债务融资比例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双重股权结构两权分离度对壕沟效应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激励效应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壕沟效应与激励效应在双重股权结构两权分离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发挥双重中介作用;企业债务融资比例在上述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本研究从整合的角度全面剖析双重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丰富了双重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方面的研究。
    • 唐文谦
    • 摘要: 随着家族企业逐步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关于家族企业的学术研讨也成为研究的一大热点。本篇论文对家族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现金流量权以及其分离程度对企业投资支出的影响进行了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家族企业终极控制人终极控制权对其投资支出具有负向作用,其持有的现金流量权对企业的投资支出具有正向作用。
    • 吴国鼎
    • 摘要: 大股东控制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够对大股东掏空产生影响。笔者以2004-2018年中国沪深A股市场中剔除了金融类等特殊类型企业后的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从样本总体、区分借款期限以及企业所有制类型三重维度,实证检验了大股东控制企业的债务融资究竟是抑制了大股东掏空还是便利了大股东掏空。从样本总体实证检验发现:大股东控制企业通过增加借款进而导致了大股东掏空的增加。从区分借款期限实证检验发现:缘于还款期限以及对大股东的约束程度不同,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呈现不同效应。具体而言,两权分离度越高,企业短期借款越少,大股东掏空相应减少;两权分离度越高,企业长期借款越多,对大股东掏空的限制也越多。从区分企业异质性实证检验发现:由于经营机制以及受监管程度的不同,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效应存在差异。其中,国有企业中短期和长期借款的中介效应都显著,而民营企业中短期和长期借款的中介效应都不显著。本研究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通过实证检验,证实了大股东控制下的债务融资对大股东掏空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论拓展了企业代理理论以及债务融资理论,能够为规范中国的债务融资市场和推进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以及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 赵栓文; 朱超凡; 宋昊泽
    • 摘要: 在资本市场改革持续稳步推进的背景下,2017年2月17日,证监会发布再融资新政引导上市公司再融资,而可转换债券由于不受新政约束,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再融资市场的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终极控股股东视角,以2014—2019年发行可转债和进行定向增发、配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Probit模型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度对可转债融资选择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质量、外部治理环境、企业生命周期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越大,公司越倾向于发行可转债,以实现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两权分离度与内部控制质量对可转债融资选择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具体表现为,随着内部控制质量提高,两权分离导致的控股股东对可转债融资的正向支撑效应减弱;所在地市场化程度越高,两权分离度与可转债融资选择的正向关系越强.此外,区分企业所处生命周期,两权分离度与可转债融资选择均呈正相关关系,但主要体现在成熟期和衰退期,在成长期不存在显著影响,且影响强度从成长期到衰退期呈"递增型".进一步研究表明,区分再融资新政颁布前后,这一正向支撑效应主要体现于新政颁布后,在新政颁布前不存在显著影响.从控股股东实施支撑行为的角度解释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行为,为上市公司进行终极控股股东股权结构安排和可转债融资决策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也为监管制度和政策的改进提供参考.
    • 焦健; 张倩倩
    • 摘要: 以2010—2020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高管薪酬粘性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并探究了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对高管薪酬粘性与投资效率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高管薪酬粘性对企业投资效率造成负向影响,两权分离度加剧了高管薪酬粘性与企业投资效率间的负向关系.进一步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高管薪酬粘性与投资效率在国有企业中不显著相关,在非国有企业中显著负相关;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的两权分离度会更大程度地加强高管薪酬粘性与企业投资效率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完善了企业的薪酬制度和两权分离制度,为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孙国浩; 李庭苇
    • 摘要: 选取2014年至2018年进行可交换债券转股标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事件研究法分析资本市场对于可交换债券转股这一事件的短期市场效应.同时基于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与可交换债券特性,探讨可交换债券内嵌潜在转股权所导致的控股股东控制权稀释对事件股价效应所产生的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