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娱乐化
泛娱乐化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0年内共计614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教育、电影、电视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1篇、会议论文3篇、相关期刊336种,包括新闻世界、东南传播、今传媒(学术版)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7国际体育与健康学术论文报告会暨第八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大会 、第二十三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等;泛娱乐化的相关文献由655位作者贡献,包括徐飞、邓进、张雯雯等。
泛娱乐化
-研究学者
- 徐飞
- 邓进
- 张雯雯
- 徐庆全
- 杨秋菊
- 汪灵波
- 颜美艳
- 丘梦童
- 冯哲辉
- 冯晶
- 刘冰冰
- 刘向成
- 印小玲
- 史一彤
- 吕春丽
- 周上琬
- 季晓华
- 屈济荣
- 崔巍
- 康红蕾
- 廖欣玥
- 张志泉
- 张晓晔
- 张洁兰
- 彼黍离离
- 徐冰
- 徐怀谦
- 无12
- 本刊编辑部
- 李小彤
- 李文清
- 李晓枫
- 李艳云
- 杨雪
- 步佳欣
- 湛霞英
- 焦连志
- 王乐双
- 王勇
- 王姜玉珏
- 王旋旋
- 王煜
- 王相飞
- 王筱筱
- 申宇耀
- 胡文静
- 董颖
- 袁波
- 许森
- 谢书铭
-
-
杨章文
- 《探索》
| 2020年
-
摘要:
在人人皆是自媒体的时代,网络成为青年意识形态表现的最前沿.基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现实张力,网络泛娱乐化产生非政治化与意识形态极化倾向、资本逻辑与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渗入、"类像文化"表征等问题,形成一种主流意识形态的遮蔽性力量,阻碍着青年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宣传与培育、传播,给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带来很大挑战.为此,需要不断形塑青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回应网络焦点问题、净化网络空间生态,以提升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效能和青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来解蔽网络泛娱乐化的消极影响,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
-
孙洲
- 《思想教育研究》
| 2020年
-
摘要:
近年来,历史书写的“泛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集中表征为历史人物的“恶搞化”“偶像化”,历史史实的“三俗化”“颠倒化”以及历史情节的“碎片化”“失真化”.从生成语境来看,这与个体原子化的生存境遇、文化资本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都有直接关系.当历史为娱乐所左右,历史就失去了应有的凝重和庄严,不仅抽空了历史的价值蕴含,窒碍了历史的共识凝聚,更助推了虚无主义的泛滥,造成种种精神乱象,直接威胁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未来.为此,我们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从理论和现实维度着手对这一现象进行纠治.
-
-
-
-
-
-
-
-
-
-
王一凯;
王静静
- 《2017国际体育与健康学术论文报告会暨第八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泛娱乐化的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网红经济"成为热词,网络平台早已成为现代人消遣娱乐的首选.随着全民健身热潮以及"健康中国"概念的提出,体育产业已逐渐上升到国家整体发展战略规划部署层面.相比于篮球、足球等体育热门项目,武术散打受众较相对较窄,赛事推广明显力度不足.针对此种现象,如何提高赛事话题热度成为体育散打赛事发展的首要问题.
-
-
王亚伟
- 《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大会》
| 2017年
-
摘要:
在2025年,一个个拥有自我人格又高度还原历史的虚拟人物,将成为博物馆陈展的主力军,并且利用这些虚拟人物自我成长,将博物馆里原本冰凉的展品生活化起来,将过去抽象的文化具象化,并将其泛娱乐化,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从而达到将博物馆自身文化精髓与影响力广远传播、深度传播、生动传播的目的.
-
-
Dong Yi;
董毅;
Li Junyi;
李俊怡
- 《第二十三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直播横空出世,并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收视、审美、娱乐、求知等习惯.网络直播也与各个领域组合,产生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论文对国内现有的网络直播的现状、特点、优势进行分析,并将网络直播理念与科技馆中科普传播行为相结合.尝试探索在互联网时代,科技馆中新型的传播样式,并且以此改善网络直播领域中内容的泛娱乐化,使网络直播与科普传播双向良性互动、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