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治道变革

治道变革

治道变革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4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政治理论、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9篇;相关期刊113种,包括陕西行政学院学报、党政干部学刊、领导决策信息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2010(EBM2010)(2010年工程和商业管理国际会议)、2008年中国刑法学年会、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暨论坛报告会等;治道变革的相关文献由119位作者贡献,包括毛寿龙、程波辉、姚望等。

治道变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8 占比:81.1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1.76%

专利文献>

论文:29 占比:17.06%

总计:170篇

治道变革—发文趋势图

治道变革

-研究学者

  • 毛寿龙
  • 程波辉
  • 姚望
  • 张洪武
  • 武靖国
  • 陈剩勇
  • 陈建平
  • 卢志朋
  • 夏菁
  • 姚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方卫华; 绪宗刚
    • 摘要: 智慧城市不是传统制度框架与信息技术的简单结合,更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产物,而是信息技术的“万物变数据”“数据变知识”“知识变权力”优势,搭配一个理想的制度框架,实现城市“融合之治”“整体智治”“协同共治”的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生态。传统制度框架中的“条块分割”“压力型体制”“行政吸纳社会”机制,制约了“三变”优势的发挥和“三治”价值的实现。而“技术异化”带来的“技术利维坦”对“人”产生了“技术锁定”,城市中“人”的主体性正在被消解,存在“反智”取代“智慧”的风险。未来,应通过“数据集中式统筹、负面清单式激励、网络化治理、构建‘人’的城市”等方式破解智慧城市的发展困境,推动形成智慧城市建设新格局。
    • 伍小乐
    • 摘要: 道德在社会治理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道德在主体身份、道德原则、道德规范、评价标准上发生了重大变迁.社会治理需要根据道德变迁进行调适: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获得主体资格,要求社会治理体现多元主体的良性互动,形成社会治理共同体;集体主义原则主导下个人权利和个人利益的正当化,要求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将社会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要求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坚持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道路;多元主体促成评价标准多元化,要求社会治理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寻找主体间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
    • 贺东航
    • 摘要: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巨变,百舸争流。从哲学社会科学角度而言,理解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的发展历程,也是理解中国近现代治道变革的重要切入点。其中,概念史作为一种逐渐兴起的学术范式,正在呈现出它独有的分析力和穿透力。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语义丰富的现代政党,曾经或正在使用诸多习以为常的"话语"与概念。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概念史的分析,发掘概念如何被赋予政治与社会内涵以及相应的社会政治语境。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国家的互构脉络。
    • 谭同学
    • 摘要: 婚姻不只是私事,其变动乃社会转型与治道变革的一部分.1950年出台的新婚姻法极其注重保护社会中下阶层的品格,对社会治理与治道变革有深远影响.它虽不够专业化,但并非简单意识形态.而一味追求形式上专业化,却可能导致社会治理紊乱.因此,透视社会治道变革,尤应重视历史情境.
    • 胡炳仙; 罗正彬
    • 摘要: 纵观新中国近70年一流大学建设的发展历程,我国高等教育治理模式一直处于阶段性调适状态,每一次的调整和变革都蕴含了特定的制度逻辑.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治道变革,以政治论为治理逻辑,先后经历了运动式治理、单位制治理、项目制治理三个阶段,这种变革路径是与制度变革的规模成本效应、学习效应、合作效应密不可分的.中国特色一流大学建设需要及时抓住宏观体制改革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 陈剩勇; 卢志朋
    • 摘要: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 provides an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governa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n optimize the open governance structure, broaden the scope of diversified governance, and enrich technical governance tools.However, under the open governance structure caused by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volution, the potential risks of network monopoly and technology intrusion, restrictive participation and selective empowerment of diversified governance subjects, and digital governance and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caused by technical governance.It also poses risks and challenges to the performance of public governance in China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Promote reform and opening up, follow the reform of governance,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iants, prevent the risk of infringement of"digital Leviathan";strengthen the empowerment of society, break the non-equilibrium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the governance subject;From the technical governance to the inclusive governance, we can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governance and gradually realize the"good governance"with the basic values of democracy, rule of law, justice and human rights protection.%信息技术革命为当代中国的公共治理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优化开放性治理结构、拓宽多元化治理主体、丰富技术性治理工具.然而, 信息技术革命造成的开放性治理结构下的网络垄断与技术侵入风险、多元化治理主体的限制性参与和选择性赋权、技术性治理导致的数字支配与工具理性盛行等潜在隐患, 也给转型期中国的公共治理带来了风险与挑战.推进改革开放, 顺应治道变革, 完善对信息技术企业巨头的监管, 防范"数字利维坦"的侵权风险;强化为社会赋权, 打破信息技术向治理主体赋权的非均衡性;回归人本主义, 从技术性治理走向包容性治理, 才能助推公共治理转型, 渐进实现以民主、法治、公正和人权保障为基本价值的"善治".
    • 陈剩勇; 卢志朋
    • 摘要: 信息技术革命为当代中国的公共治理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优化开放性治理结构、拓宽多元化治理主体、丰富技术性治理工具。然而,信息技术革命造成的开放性治理结构下的网络垄断与技术侵入风险、多元化治理主体的限制性参与和选择性赋权、技术性治理导致的数字支配与工具理性盛行等潜在隐患,也给转型期中国的公共治理带来了风险与挑战。推进改革开放,顺应治道变革,完善对信息技术企业巨头的监管,防范''数字利维坦''的侵权风险;强化为社会赋权,打破信息技术向治理主体赋权的非均衡性;回归人本主义,从技术性治理走向包容性治理,才能助推公共治理转型,渐进实现以民主、法治、公正和人权保障为基本价值的''善治''。
    • 范文弘志
    •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社区管理模式在各区域不断创新,但仍存在着社区过度依赖政府、政府管理尺度不明确、社区管理缺乏法律规范、资金受限等问题.为平衡发展缓解矛盾,我国应从进一步简政放权、构建法制化社区管理体系、贯彻落实法治精神、培养地方政府投资能力、引导高素质人才进入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内部资源创新管理模式,实现社区管理的治道变革.
    • 王丛虎1; 王晓鹏1
    • 摘要: 对此次《招标投标法》修改的理解需要从法律的性质与定位出发,紧密结合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特色与治道变革的深刻意涵,进而促进未来国家公共资源交易法律的统合与发展。未来我国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一般法律的起草可考虑基于新的组织机构的建立与立法思路的转变,总结实践经验,以助推国家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治理现代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