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油灯

油灯

油灯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79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轻工业、手工业、音乐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0篇、专利文献224篇;相关期刊352种,包括文化月刊、诗刊、散文百家等; 油灯的相关文献由79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安贵、王根东、肖华等。

油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70 占比:71.79%

专利文献>

论文:224 占比:28.21%

总计:794篇

油灯—发文趋势图

油灯

-研究学者

  • 刘安贵
  • 王根东
  • 肖华
  • 胡海城
  • 方连军
  • 毕竞
  • 徐水盛
  • 赖俭祥
  • 刘娟
  • 吴华夏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渐浓
    • 摘要: 弗里德利希·李斯特是19世纪德国最知名的经济学家。有一天,一个满脸沮丧的年轻人找到他问:“李斯特先生,我经营着一家油灯作坊,我生产的油灯质量非常好,我甚至还在上面镶嵌上了很多宝石,可以说名贵至极,可不知为什么,我的油灯没人愿意购买呢?”
    • 余春明
    • 摘要: 农村通高压电,这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在这以前,家家户户"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只是一种奢望,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我童年和少年的夜晚就是在煤油灯的照耀下度过的。我的记忆中奶奶在油灯下纳鞋底、母亲在油灯下缝补衣服的形象,直到今天仍然是那样清晰。
    • 陈履生
    • 摘要: 一、灯之为宝“知灯之为宝。”(南朝梁·江淹《灯赋》)所谓的“宝”,一是黑夜中的光亮;二是光亮中的文化;三是灯灯相传的绵延不断。显然,与世界各国的油灯相比,中国油灯除了灯在本体物质上的丰富多样之外,那就是文化上的灯灯相传,并在功用之外又赋予了许多文化上的内容。
    • 董国宾
    • 摘要: 不知怎的,这几日思想老往岁月深处走,撞撞的目光直钻进了童年的巷子里。记忆的深巷中,一盏如豆的灯火锁住了我的心,这是童年的油灯。我家住在村子的东头,每当天色暗下来,母亲划一根火柴,再挑拨一下灯芯,小油灯发出昏黄的光,窄小的屋子便依稀可见了。油灯下,母亲一边忙活计,又总会把枯燥的时光变得快乐而有趣。母亲总这样对我说:"快去写作业,等完成了作业,娘给你做一个好玩的纸飞机。"我和姐姐低头做功课,都不敢大声喘气,怕一不留神把小油灯给吹灭了,屋子就黑作一团。可很多次,小油灯如豆的小火苗,还是被我不小心吹灭了。我和姐姐抢着去找火柴,像蒙上眼睛在抓瞎。
    • 张三风
    • 摘要: 我对油灯的收藏出于偶然。记得是十几年前到山里采风写生,蜿蜒山路,驱车误入沟底一个十分偏僻的古村。枝密树茂,清幽静谧。整个村子,只剩下几户留守老人。闲逛中,看见大槐树边一户院落大门敞开,院子内,满地金黄。院内,有一老人正翻晒收获不久的秋柿,我上前讨了一个解馋。
    • 尹振贤
    • 摘要: 在福州市鼓楼区林则徐纪念馆,展柜里摆放着一盏青花瓷油灯,“敝庐四壁,短几一檠,读书于斯,女红亦于斯”,林则徐在其《先妣事略》一文中提道,这盏油灯终日映照“敝庐”,一家人在油灯下读书写字,缝衣做活。林家先祖身体力行、严于律己,更是将其优良家风传给子孙后代,留下著名的家教箴言,影响和培育了一代代杰出的林家后人。
    • 尹振贤
    • 摘要: 今天,当你走进福州市鼓楼区林则徐纪念馆,你能看到在展柜里摆放着一盏青花瓷油灯。“敝庐四壁,短几一檠,读书于斯,女红亦于斯”,林则徐曾在其《先妣事略》一文中,记载了这盏油灯终日映照“敝庐”,一家人在油灯下读书写字、缝衣做活的每一个日日夜夜。林家先祖身体力行、严于律己的优良家风正是这样传给了子孙后代。文中那些著名的家教箴言,影响和培育了一代代杰出的林家后人。
    • 单小花
    • 摘要: 单家集陕义堂清真寺保存着一盏很普通的清油灯,这盏小小的清油灯现在看来是没有多大光亮的,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它却点燃了单家集人的革命斗志,也坚定了单家集人的革命信念。盛夏的单家集树木葱郁,绿山环抱。我随几个文学爱好者一起来到这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陕义堂清真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