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沪港通

沪港通

沪港通的相关文献在2014年到2022年内共计326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6篇、专利文献63353篇;相关期刊193种,包括商情、现代经济信息、财会月刊(会计版)等; 沪港通的相关文献由49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程、周凡、曹玲玲等。

沪港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6 占比:0.51%

专利文献>

论文:63353 占比:99.49%

总计:63679篇

沪港通—发文趋势图

沪港通

-研究学者

  • 刘程
  • 周凡
  • 曹玲玲
  • 王仁曾
  • 董秀良
  • 钟凯
  • 陆思羿
  • 万孝园
  • 于力
  • 何春艳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然
    • 摘要: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近两周,南向资金净流入呈波动下滑状态,从成交额来看,沪港通合计成交177.81亿元,深港通合计成交金额为159.28亿元。个股方面,港股通前十大活跃股有中国海洋石油(00883)、药明生物(02269)、现代牧业(01117)、腾讯控股(00700)、中国电信(00728)、快手-W(01024)、李宁(02331)、中芯国际(00981)、复星医药(02196)、兖矿能源(01171)。
    • 黄燕辉; 王芳颖
    • 摘要: 沪港通主要通过减缓两地市场的软分割进而降低AH股溢价,而沪港通减缓两地市场软分割主要是通过缩小两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差异、需求弹性差异以及两地市场定价效率差距三种机制实现。然后选取89家在上海和香港两地市场同时上市的AH股上市公司,以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开通至2019年12月31日的日度数据作为样本分析区间,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沪港通对我国AH股溢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沪港通有助于降低AH股溢价,而且2018年5月1日沪港通在两市交易额度扩大至原来四倍的制度变化对降低AH股溢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马玉洁
    • 摘要: 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2011—2017年的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DID)的方法,研究沪港通政策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政策实施后,相比于没有进入“沪港通”标的股的企业,“沪港通”标的股企业的审计费用更低。同时,在企业业务复杂度更高时,沪港通政策对审计收费的降低作用更显著;进一步的考察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差异,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中沪港通政策对审计收费的降低作用更显著。
    • 刘念平; 侯利元
    • 摘要: “沪港通”“深港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双向开放的标志,那么它们的实施是否改变了中国与其他金融市场间的相互关系?以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和香港恒生指数从2011年9月2日到2019年6月14日共1834组数据为样本,以“沪、深港通”开通时间为间隔,通过建立三元VAR-DCC-GARCH模型,分别从收益率和波动率溢出效应出发,分析其对沪、深、港股票市场联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实施均导致三市间价格传导机制的结构突变,同时“沪港通”短期内加强了沪港两市联动性,而“深港通”实施前后深港和沪港的时变相关系数得到显著提高,且其长期效果显著。
    • 詹威
    • 摘要: 持续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我国深化金融领域供给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借助"沪港通"的实施这一准自然实验,选取2012—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与公司代理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可能的影响渠道。实证分析发现,资本市场开放能够降低公司代理成本;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公司信息环境较差、治理水平较低时,资本市场开放对降低公司代理成本的作用更显著。
    • 张肖飞; 崔艳怡
    • 摘要: 资本市场开放所带来的正面效果已被多数研究证实,但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应被忽视。在肯定其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资本市场开放所带来的投机资本的负面效应。利用“沪港通”这一准自然实验的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无助于并购绩效的提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解决内生性问题,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沪港通”导致并购方的代理成本上升,提高了支付环节的并购溢价,导致企业并购绩效下降。在运用AH样本、安慰剂检验、考虑时滞性等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不变。进一步分析证实,在非国有企业和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中,“沪港通”对并购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这不仅丰富了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同时拓展了资本市场开放的经济后果研究,也为“沪港通”的进一步推行提供了理论证据。为降低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并购绩效的负面影响,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建议:从政府角度来说,坚持资本市场逐步开放的原则,不断规范交易制度并且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职能;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说,在我国资本市场逐渐开放的大环境下,上市公司应提高内部治理水平,加强对企业并购活动的监督,降低代理成本,以达到提高企业并购绩效的目的。
    • 黎精明; 张纯纯
    • 摘要: 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沪港通”政策进行实证检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股票市场开放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沪港通”为标志的资本市场开放政策提升了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但这种效应具有分类差异性,它在拥有较高投资机会的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以及第二产业上市公司中表现尤为明显。研究的意义在于,既丰富和拓展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影响因素的学术研究,又为我国股票市场开放政策所具有的微观效应提供了证据支持。
    • 刘建涵; 孟庆斌
    • 摘要: 近年来中国工业企业产能过剩问题愈发严重,如何治理中国式产能过剩已然成为政府、实务界和学术界热议的焦点。利用沪港通交易制度实施这一外生事件,文章以2012—201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结果发现:首先,资本市场开放政策有利于提高企业产能利用率、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其次,资本市场开放对于产能利用率的提高作用,在取得银行借款较多、企业所得税税负较低、土地使用成本较低的公司中更显著,而对于行业信息环境的调节效果不敏感。证明资本市场开放是通过缓解政府对于企业的干预来提高产能利用率从而化解产能过剩。进一步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开放通过降低标的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进而化解过剩产能。文章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开放有利于缓解政府干预带来的中国式产能过剩,在丰富了“治理产能过剩”相关领域研究的同时,也为“金融服务于实体”这一政策要求提供了理论支持。
    • 摘要: 自7月4日起,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正式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这是继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之后,内地与香港围绕股票市场交易推出的又一互联互通渠道。根据沪深港交易所公告,首批纳入ETF互联互通的符合资格标的共87只,包括53只沪股通ETF、30只深股通ETF及4只港股通ETF。
    • 陈子桐
    • 摘要: 资本市场开放作为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观念上升到了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层面,社会责任也逐渐成为衡量企业内在价值的重要因素。本文借助“沪港通”这一外生冲击,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外部信息监督效应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通过构建多时点DID 模型,本文发现“沪港通”政策实施显著提高了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资本市场开放可以通过影响企业外部信息监督这一渠道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本文的可能创造的研究边际贡献是丰富了资本市场开放的经济效果研究,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