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汉诗英译

汉诗英译

汉诗英译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287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语言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篇;相关期刊194种,包括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海外英语(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6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等;汉诗英译的相关文献由25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智中、丰华瞻、翁显良等。

汉诗英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6 占比:97.2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34%

专利文献>

论文:7 占比:2.38%

总计:294篇

汉诗英译—发文趋势图

汉诗英译

-研究学者

  • 张智中
  • 丰华瞻
  • 翁显良
  • 冯志杰
  • 卓振英
  • 张保红
  • 曾衍文
  • 李志凌
  • 李正栓
  • 王治江

汉诗英译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齐; 王玥颖; 李昌银
    • 摘要: 《次北固山下》一诗是盛唐时期诗人王湾的传世佳作,该诗历久弥新,在国内的传颂程度令人惊叹。唐代郑谷曾用“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来抒发各路诗人对王湾的艳羡之意。的确,在历史的长河中,郑谷那句“万古传”得到了验证。目前,该诗的知名英译本共四个,分别是许渊冲、维特·宾纳(Witter Bynner)和江亢虎、托尼·巴恩斯通(Tony Barnstone)和周平、比尔·波特(Red Pine)的译本。译诗,尤其是唐诗英译,是译者风格最为强烈的艺术,译者的主体性势必会渗透到翻译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这也会波及诗歌的形式转换、意义传递、意境再现,等等。本文以译者主体性为切入口,再从“诗歌意义未定点”和“再现意境之美”两个维度对比分析《次北固山下》的四个知名译本,以探析各译本独特的翻译方法和译文特色。
    • 苏欣
    • 摘要: 华兹生是国外迄今为止翻译苏轼诗词最多的一位译者。按照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将文本置于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能够更准确地解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实际抉择。华兹生的译诗选篇倾向于山水禅诗和乐观主义诗篇,反映了战后美国社会文化思潮影响下译诗的预备规范。在操作规范方面,苏轼诗歌中的节奏、叠词和对仗等形式特点被折射译入英语的自由诗体中,产生了译文杂合的现象。在初始规范方面,华兹生在源语文化规范和目的语文化规范之间寻求平衡,使得苏轼诗词在异域文化中得到再生与融合,其译作是中美文化折射与融合的结果,对当下典籍英译具有启迪意义。
    • 高廷
    • 摘要: 唐代李白的《月下独酌》飘逸潇洒、意境奇妙,是其代表性古风诗之一。该诗已有中外译者的多个英译本。以王宏印基于翻译文本分类对严复“信达雅”译论进行的现代阐释为框架,对许渊冲、韦利和小畑熏良的唐诗《月下独酌》英译文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在事理层面许译更为真实,在语言层面,韦译和小畑译更加突出,在风貌层面许译和韦译更具鲜明特征。总体上,作为典籍英译作品,韦译略胜一筹,更富诗意。
    • 于锦涛; 杨彩霞
    • 摘要: 副文本作为译本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证性资料。薛涛诗拉森译本《锦江诗选》的副文本具有多样化的特征。通过研究分析封面、标题、序言、注解以及评论等副文本要素,发现副文本不仅为理解正文本建构了宏观的历史语境,且指明了异域诗歌和特定文本之间的同构性。副文本为参与翻译活动的多元化主体建构了共在的场域,既展现了异域诗人的立体形象,又为目标读者建构起辅助理解的信息场,以充分理解译本中的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信息。此外,副文本也为展示译者的女性主义意识和文化交流意识提供了空间。本文试通过对拉森所译的《锦江诗选》副文本多维建构功能的探讨,为汉诗的英译研究及其海外传播提供借鉴。
    • 林佳敏
    • 摘要: 主位——述位结构可以体现语篇功能,在传递语篇信息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为背景,试从主述位视角对唐诗《鹿柴》的原文及其两版英译文的主述位结构进行划分,从而证明主述位理论可以应用于汉诗英译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将主述位理论用于分析汉诗英译是行得通的,对翻译质量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
    • 王亮; 林益弘; 王海
    • 摘要: 英国伦敦布道会遣华传教士马礼逊在中国的翻译活动对于19世纪来华传教士的传教事业及其翻译活动影响深远。出于现实需求,马礼逊的翻译活动主要集中于汉语研究、《圣经》翻译及报刊译稿等。马礼逊的诗歌翻译文本散见于各类文章中,主要作为正文内容的例证,目前学界尚无系统研究。本文从马礼逊在华翻译活动出发,整合分析马礼逊英译的各类中文诗歌,总结其语用特征,为在华传教士汉学家的汉诗英译研究提供参考。
    • 张智中
    • 摘要: 学术性译诗与文学性译诗,是汉诗英译的两种策略。学术性译诗重在传达原诗的基本信息,强调翻译的忠实性;虽然如此,有时却也因为新鲜大胆的直译而不乏创造性与新颖性。文学性译诗重在传达原诗的审美信息,强调译诗的文学性;虽然如此,创译理论指导下的文学性译诗,却不时遭到翻译批评界的诟病,责其不忠不信。不过,文学性译诗在遭受西方汉学界最初的批评之后,最终还是得到了肯定与赞赏。学术性译诗与文学性译诗,各有其利,各有其弊,将长久并存,以达多元互补之目的。
    • 张智中
    • 摘要: 汪榕培先生是典籍英译大家,他认为诗歌可译,提出"译可译,非常译"的观点,并认为理想的译者,就是中国的独立译者。他关注读者,主张用流畅的当代英语表达原作的精神实质,承认现存的汉诗英译的各种风格流派,提出"传神达意"的汉诗英译原则。他认为汉诗英译是文学翻译,不是学术翻译,对于同一汉语著作,可采取通俗的普及译法和严肃的典籍译法这两种译法。本文梳理研究汪榕培的汉诗英译思想,以期为当下的中国文学英译和汉诗英译带来启发和借鉴。
    • 曾衍文
    • 摘要: 我国传统诗歌具有语言美、形式美和意境美的特点.由于中西方诗歌在语言、体裁和文化方面存在不同,中西方读者的阅读感受也不尽相同.美国著名诗人肯尼斯·雷克斯罗斯喜欢中国诗歌并翻译了四本中国古典诗词集,对我国诗歌向西方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接受美学理论,雷克斯罗斯在汉诗英译过程中,在汉诗主题的选取、诗人情感的传达以及翻译策略的选用均发挥其"译者主体性"的作用,从而促进汉诗英译在西方读者中的传播和接受.
    • 曾衍文
    • 摘要: 我国传统诗歌具有语言美、形式美和意境美的特点。由于中西方诗歌在语言、体裁和文化方面存在不同,中西方读者的阅读感受也不尽相同。美国著名诗人肯尼斯·雷克斯罗斯喜欢中国诗歌并翻译了四本中国古典诗词集,对我国诗歌向西方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接受美学理论,雷克斯罗斯在汉诗英译过程中,在汉诗主题的选取、诗人情感的传达以及翻译策略的选用均发挥其“译者主体性”的作用,从而促进汉诗英译在西方读者中的传播和接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