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汉日对比

汉日对比

汉日对比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25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汉语、语言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4533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现代交际、文学教育、语文学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届(沈阳)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等;汉日对比的相关文献由114位作者贡献,包括徐靖、施晖、盛文忠等。

汉日对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4 占比:0.8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4533 占比:99.15%

总计:14658篇

汉日对比—发文趋势图

汉日对比

-研究学者

  • 徐靖
  • 施晖
  • 盛文忠
  • 李凌飞
  • 陈红
  • 刘巍
  • 刘长生
  • 叶卓颖
  • 周虹竹
  • 孙海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作者

    • 田润润
    • 摘要: 评价性语言的汉日对比研究意义深远且尤为迫切。本文分出早期、中期与当前三个时段,对比评述了汉日关于形容词评价性的研究情况,指出可在评价性视角下,从词源、词性、词义、句法功能、搭配关系,量级、语境、文体等层面考察二字汉日同形词,以期深化中日同形词的研究意义。
    • 吴婉; 陈访泽
    • 摘要: 反问句是说话人对信息界域的虚假呈现。基于对中日对译语料库的考察发现,汉语特指反问句的使用范围广,伪装信度的空间远比日语大,既适用于礼貌的场合,亦可用于不礼貌的场合。日语特指反问句则常用于体现消极意图的不礼貌场合。当语境偏于礼貌时,日语倾向于直接表达或对信度进行部分伪装,以此缓和话语中的冒犯语气。
    • 周慧
    • 摘要: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从概念隐喻和通感隐喻两方面对比分析汉日触压觉形容词"重"和「重い」隐喻的共性及个性。总体而言,两者隐喻的共性多于个性,这基于人们对于"重"拥有相同的体感认知经验。但即使在相同认知域内"重"「重い」修饰范围也具有一定差异性。
    • 刘巍
    • 摘要: 文章从"狗"相关的外号进行考察.将汉日语言中与"狗"相关的外号进行对比,阐明汉语中"狗"相关的外号更多的是用来表现狗惟命是从的奴性;而日语中则更侧重于狗的样貌,表现奴性这个用法在日语中几乎是不存在的.文章通过汉日语言文化比较,帮助以日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更好地跨文化交际.
    • 施晖; 李凌飞
    • 摘要: "性向词汇"是指对他人的性格、日常行为及人品等加以评价时使用的词汇群体。通过对中日两国"性向词汇"中的"动物比喻"进行分析与比较,得出结论如下:第一,中国国民对人评价时青睐于牛、马、猪、羊、鸡等家畜、家禽类喻体的使用;而日本国民侧重于海螺、大鲨鱼、鲻鱼等鱼类、贝类的喻体表现。第二,较之于多把虎、豹等体型大、独来独往的动物作为喻体的中国国民,日本国民喜好蚂蚁、蜂等体型小、注重团队意识的动物,凸显出中日两国在风土、饮食、国民性等文化层面的独特性。
    • 王佳
    • 摘要: 被动句分为有生物主语被动句和无生物主语被动句.日语译为汉语时,有生物主语被动句多与汉语的被动句对应,无生物主语被动句则基本不对应.本文以无生物主语被动句为对象,对汉日无生物主语被动句的句式特征和语义特征进行考察.通过对比,发现两者在受事和施事、谓语动词的选择上都存在不同.语义上,日语可以从施事标示知道叙述者的态度,而汉语有无受害意由动词的意义和主语的特征决定.
    • 潘歆玥
    • 摘要: 在日语学习过程中,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容易把汉语的疑问语气词"吗"与日语的疑问助词「か」等同;在实际运用中发现,二者在某种程度上比较相似,但仍是有区别的,甚至可以说它们有较大差别.比如「か」既可以翻译成"吗",也可以翻译成"呢",甚至不翻译.结合汉语和日语的表达习惯及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可以清楚理解汉日语的不同,从而更好地学习.
    • 张晶
    • 摘要: 本文首先指出现存对译词典中复合格助词"~について(は)"的释义缺陷,提出它不仅与汉语介词"关于""对于"对应,还可译为"在……""就""至于",或者隐去不译.为了探究"~について(は)"一词多译的原因,本文系统考察了"~について(は)"的语法功能及其与汉语介词的对应关系,发现"~について(は)"与汉语中任何一个关事介词都无法形成完全对应,但同时又具备这些介词的某一特点.因此,当"~について(は)"在某一句法结构中的特征符合某一汉语介词或数个汉语介词的特征时,可达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并且该对应关系在译词中有一定程度的体现.
    • 郝晶玮
    • 摘要: 谚语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各民族人民生活方式的反映.乌鸦对于中日两国人民来说是较为熟知的鸟类,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和乌鸦有关的谚语.本文主要对汉语和日语乌鸦谚语从外在特征、习性特征、预知能力和品性特征四大方面进行分别归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分析得知,汉语乌鸦谚语更多地表现了乌鸦的预知能力;日语乌鸦谚语更多地表现了乌鸦外在的具体特征.
    • 洪洁
    • 摘要: 文章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以中日两国2015-2019年度流行语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两者之间的异同,探究了出现异同的原因.汉日语流行语在词源特征、结构特征、词性和构词特征、社会特征等方面同中有异,汉语流行语表现出更明显的多样性.语言上的长期交流、语言特征上的相似重合是汉日语流行语具备相同之处的基础,民族文化差异、语言文字差异、社会现状差异、民众关注差异是汉日语流行语各具特色的原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