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水膜厚度

水膜厚度

水膜厚度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3年内共计173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529391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学技术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3北京汽车工程学会学术年会、第二届全国水力机械及其系统学术会议、第三届华东公路发展研讨会等;水膜厚度的相关文献由48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淑娥、韩磊、殷刚毅等。

水膜厚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29391 占比:99.98%

总计:529507篇

水膜厚度—发文趋势图

水膜厚度

-研究学者

  • 张淑娥
  • 韩磊
  • 殷刚毅
  • 陈嘉健
  • 杨再旺
  • 黄庆安
  • 宋文妙
  • 温梦丹
  • 赵鸿铎
  • 曹剑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兰可
    • 摘要: 回顾了沥青路面水膜研究的历程,分析了国内外水膜厚度计算成果,对滑水类型和判定标准进行了总结,并基于试验、力学模型建立的方程以及数值模拟和仿真等方面的相关成果对临界滑水速度进行归纳总结并对比分析。
    • 马涛; 汤钧尧; 郑彬双; 黄晓明
    • 摘要: 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特性是影响车辆行驶安全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雨天条件下沥青路面容易产生水膜,由于流体动力润滑作用使得轮胎相对于粗糙路面发生了一定距离的滑移,产生滑水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胎路之间的附着特性.根据雨天情况下沥青路表水膜形成机理及水膜厚度影响因素,在已有水膜厚度预测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车辆的制动稳定性需求,分析了水流在轮胎与粗糙路表之间的流体润滑作用以及轮胎、流体、路面间的相互作用.按照水膜厚度大小将路面状态分为干燥、潮湿、润滑和积水4种情况,并从水膜厚度、路表宏观纹理平均构造深度(mean profile depth,MPD)值、行车速度等影响因素出发研究了路面附着系数的变化规律,为提高路面抗滑性和行车安全性提供指导.
    • 郑丹; 辛全浩; 梁云涛
    • 摘要: 通过不同水胶比、不同减水剂掺量下的颗粒堆积密实度湿测法试验和水泥净浆扩展度试验,分析了水泥拌和物中填充水、絮凝水和富余水量随掺入水量增加的变化过程,量化分析了减水剂对絮凝水的释放效应和对颗粒堆积的密实效应,提出了考虑减水剂作用的修正净浆水膜厚度模型,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絮凝水释放量可以用不同减水剂掺量下饱和水比的差值进行计算,并与减水剂掺量呈线性关系;修正水膜厚度与净浆扩展度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修正净浆水膜厚度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水泥净浆的工作性能,可以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 李秋超; 范颖芳; 李学良
    • 摘要: 考虑纳米偏高岭土(NMK)质量分数(0、1%、3%、5%、10%)、减水剂(SP)、水胶质量比(0.40、0.45、0.50)等影响因素,研究了新拌NMK水泥浆颗粒水膜厚度与流变参数的关系.基于标准稠度用水量法和最大颗粒浓度法获得颗粒堆积密度;利用颗粒堆积密度和颗粒比表面积得到水泥浆颗粒水膜厚度;NMK水泥浆流变参数由流变仪测得;并通过泌水性试验测定NMK水泥浆泌水率.研究结果表明:NMK导致水泥浆颗粒堆积密度、水膜厚度减小;水泥浆颗粒水膜厚度随水胶比的增加而增大;减水剂导致NMK水泥浆颗粒堆积密度和水膜厚度增大;NMK使水泥浆泌水率显著降低.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一种利用水膜厚度预测水泥浆流变参数(流动度、屈服应力、触变性等)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国内外相关试验资料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从而为NMK水泥浆流变参数预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 孙洪硕; 苏丹娜
    • 摘要: 通过控制不同水固比和减水剂掺量下的25组测量试验,基于湿测法、计算式计算和截锥圆形模具分别测量水泥净浆的填充密度、水膜厚度和扩展度,分析水固比和减水剂掺量对填充密度、水膜厚度和扩展度的变化规律和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在试验过程中,水固比的增加会提高水泥净浆的填充密度和水膜厚度,但增长速率呈衰减趋势,其中出现最佳填充密度;减水剂掺量会改善颗粒表面作用力,发生絮凝水释放现象,从而增加填充密度和水膜厚度,但减水剂的加入使得水膜厚度存在一快速增长阶段后趋于平缓,且分级递增减水剂掺量对于水膜厚度增量影响表现为衰减趋势;对于水泥净浆的流动性,减水剂的影响程度要强于水固比,且流动性与水膜厚度成良好相关性,在实际工程中可通过确定最佳水固比和适当添加减水剂来提高水泥净浆的流动性。
    • 张世玉; 王开; 邱景平; 郭镇邦
    • 摘要: 研究了发泡充填料浆流动性和流变性能随发泡剂量和充填骨料粒径变化的演变规律,并基于水膜厚度理论揭示流动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发泡充填料浆的流动性能(扩展度)随着充填骨料粒径(D(4,3)∈[192μm,398μm])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发泡剂量的增加而减小,前者与颗粒间隙及比表面积有关,而后者则与浆体中气泡的数量和分布形态有关。利用PFC^(3D)建立了气泡与固体颗粒的堆积模型,在标定模拟误差系数为1.1的基础上,研究了发泡充填料浆的水膜厚度随料浆扩展度的演变规律。由此可知,浆体中的气泡通过改变发泡料浆整体堆积密实度和比表面积进而改变水膜厚度,影响料浆流动性。
    • 康志勇; 尚策; 丁群; 唐海龙
    • 摘要: 岩心实验分析法、经验公式法和测井解释法是目前确定碎屑岩油藏束缚水饱和度的主要方法。由于成本等因素,多数评价单元都无条件用岩心实验分析法获取束缚水饱和度,只能采用精度相对较低的经验公式法或测井解释法求取。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碎屑岩油藏束缚水饱和度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采用碎屑岩粒度、碎屑岩体积密度、黏土矿物含量、全岩X衍射等分析项目,确定碎屑岩比表面积和碎屑颗粒表面水膜厚度等参数求取碎屑岩束缚水饱和度。由此建立了以碎屑岩颗粒直径、碎屑颗粒质量分数、岩石体积密度及黏土矿物质量分数等参数为基础的束缚水饱和度方程。采用该方程解释评价单元束缚水饱和度的精度高于测井解释法得出的精度,与岩心实验分析法中岩心间接分析法确定结果精度相当。该方程揭示了碎屑岩束缚水饱和度与水膜厚度和比表面积的乘积成正比,与岩石总孔隙度成反比,这一认识奠定了碎屑岩束缚水饱和度评价的理论基础,对低成本、高精确度确定碎屑岩束缚水饱和度具有现实意义。
    • 李子宏; 郑孙博; 汪文学; 陈嘉健; 夏勇; 段登辉
    • 摘要: 为了探索抛光砖粉对砂浆综合性能的影响,研究测试了25组不同水胶比及不同抛光砖粉掺量下水泥浆的抗压强度、粘聚性、吸水性和流动性。通过引入水膜厚度、浆膜厚度理论,探索抛光砖粉砂浆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砂浆的抗压强度、吸水性随着抛光砖粉掺量的增大而减少,而粘聚性正好相反,掺量越大,粘聚性越好;掺入不大于15%的抛光砖粉能提高砂浆骨料的填充密度,水膜厚度是影响砂浆流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水膜厚度越大,砂浆流动性越高;水膜厚度有作用但并非唯一作用,浆膜厚度也有很大作用,砂浆的流动性随浆膜厚度的增大而增大。
    • 曾兴; 苏佳; 刘希; 李裕恒; 高桐
    • 摘要: 膨润土易吸收空气中水分形成结合水。以高庙子膨润土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土样在不同烘干温度、烘干时间、环境相对湿度、土厚、表面积下的吸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10°C烘干条件下,烘干8h,土样质量可达到稳定;增加接触面积,不会增加其吸湿率;吸湿量与初始烘干温度以及环境相对湿度正相关。土样吸湿存在深度效应,越下层的土样吸湿能力越弱。4mm深度以下土层对空气中水分子的吸附能力很弱,吸湿主要集中在上层。Peleg模型拟合吸湿过程较好。20g膨润土在110°C烘干,再置于相对湿度55%和82%环境下吸湿,2min时强结合水的吸收基本完成,受环境相对湿度的影响较小,吸湿平衡时自由水、弱结合水以及强结合水的含量分别为7.873%、0.749%、1.316%和9.408%、1.128%、1.412%,结合水膜厚度分别为5.56Å和7.71Å。
    • 吴金团; 王剑; 戚永圣; 周宗仁
    • 摘要: 依据滑移理论,借助钝体绕流模型,使用COMSOL软件建立正六边形拉索截面模型并计算得到随时间变化的风压力系数和风摩擦力系数.代入MATLAB软件进行数值求解,得到拉索在风雨激振作用下的振动响应、气动升力、水膜形态变化和上水线振荡区间内水膜厚度时程变化.从这四个方面来探究正六边形拉索风雨激振的抑振机理和减振效果.结果显示:在同等风洞试验参数条件下,正六边形拉索相比圆形拉索,振动幅度大为降低,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和潜在工程应用价值.正六边形拉索波浪起伏的表面抑制了上水线的周期性环向振荡,减弱了拉索表面气动力变化的周期性,从而有效抑制了拉索的风雨激振现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