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氧化胁迫

氧化胁迫

氧化胁迫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375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农作物、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6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269857篇;相关期刊194种,包括湖泊科学、生态学报、生物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3暨第八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江河湖库水质监测及水体富营养化控制高级研讨会、第十三届全国农药学教学科研研讨会等;氧化胁迫的相关文献由1287位作者贡献,包括吴伟、王振华、侯建军等。

氧化胁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6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69857 占比:99.88%

总计:270191篇

氧化胁迫—发文趋势图

氧化胁迫

-研究学者

  • 吴伟
  • 王振华
  • 侯建军
  • 杨剑
  • 胡庭俊
  • 陈明
  • 韦英益
  • 吕波
  • 吴晓娟
  • 周正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雨; 潘进芬; 魏铭; 王晓冰
    • 摘要: 为了解DOM与AgNPs的相互作用及其对AgNPs毒性的影响,本文以菲律宾蛤仔为受试生物、以水环境广泛存在腐殖酸(Humic acid,HA)为代表性有机质.通过贝类体内抗氧化系统的生物标志物(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响应,研究了HA对AgNPs生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HA显著增加了AgNPs的稳定性,抑制了AgNPs的聚集.Ag-NPs(20μg·L-1)暴露3 d后,蛤仔鳃组织中Ag的蓄积显著上升,并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升高.AgNPs暴露第3、7天,不同浓度的HA条件下,鳃组织中Ag的蓄积无显著差异,但显著地低于无HA存在的AgNPs暴露组.CAT活性和MDA含量仅在无HA存在的AgNPs暴露组出现显著升高,其余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表征DNA损伤程度的Olive尾矩(OTM)和尾长(TL)在无HA存在的AgNPs暴露组中随时间的延长不断上升.HA显著降低了AgNPs的对鳃组织细胞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HA通过增加AgNPs在介质中的稳定性而显著地抑制了鳃组织对Ag的蓄积,从而减弱了Ag-N Ps对鳃组织的氧化胁迫和遗传毒性.结果证明了有机质含量等环境理化条件对纳米毒性存在显著影响.
    • 张菊; 贾东升; 赵士豪; 谢晓亮; 陈宏; 李海峰
    • 摘要: 目的:研究菌菇复合多糖(FHP)的抗氧化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用化学方法评价FHP体外自由基清除效率,通过秀丽线虫的氧化胁迫存活率试验评价FHP体内抗氧化效果;通过线虫体内氧化胁迫水平检测,胁迫应激关键转录因子活性及其效应基因表达检测和抗氧化酶活性试验等研究FHP的抗氧化活性;通过线虫的寿命试验及脂褐素水平检测研究FHP的抗衰老活性。结果:FHP表现出比单一组成多糖更好的体外自由基清除效率以及更好的延长秀丽线虫氧化胁迫存活率的抗氧化活性。线虫体内试验结果表明,FHP不仅可以提高秀丽线虫的氧化胁迫存活率,降低线虫体内ROS水平及MDA含量,而且还可以激活胁迫应激转录因子SKN-1和DAF-16的活性及其下游效应基因的表达,并增强抗氧化酶SOD和GPx的活性。然而,FHP不影响秀丽线虫的寿命及体内脂褐素的积累水平。结论:FHP虽可增强秀丽线虫的氧化胁迫抗性,但不影响秀丽线虫的衰老,其抗氧化活性机制与激活胁迫应激转录因子SKN-1和DAF-16,影响其下游效应体活性相关。
    • 祖国蔷; 胡哲; 王琪; 李光哲; 郝林
    • 摘要: 探究根内生菌Burkholderia sp.GD17在水稻对镉(cadmium,Cd)胁迫应答中的调节作用,为减少Cd的积累、提高植株的Cd耐受性奠定基础。以接种GD17和未接菌的幼苗为材料,在添加Cd条件下,分析其生理生化代谢和相关基因表达。接菌5 d后,根中GD17菌的数量达到3.6×10^(6) CFU/g根鲜重,且在植株生长过程中内生菌数量维持在这一级别。Cd暴露(20和40 mg/kg土壤)20 d后,接种GD17植株的干(鲜)重显著高于未接菌植株。接种GD17和未接菌植株根中的Cd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前者地上部的Cd含量是后者的43%。Cd胁迫下,接种GD17根和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分别是未接菌植株的78%和64%。与未接菌植株相比,接种GD17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但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升高。接种GD17有效阻止了光合作用的损伤,如减缓Cd引发的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下降,以及胞间CO_(2)浓度的升高。叶绿素荧光成像进一步反映了GD17对光合作用的保护性影响。与未接菌植株相比,接种GD17植株根中所有分析的与Cd耐受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根部接种GD17可系统性地减轻Cd对水稻幼苗的伤害,其可能的机理包括:降低Cd的根-茎运输、减轻Cd引发的氧化伤害和对光合作用的损伤;上调Cd耐受相关基因在根中的表达。基于此,GD17菌株在低Cd水稻生产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洪莹; 毛建越; 赵树兰; 多立安
    • 摘要: 为探讨不同浓度氧化石墨烯(GO)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生理及光合特征的影响,该文采用盆栽试验,在土壤中添加0、10、20、30、40、50 mg·g^(-1) GO进行多年生黑麦草培养,并测定植物生长指标、光合色素含量、保护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叶片质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光合参数。结果表明:(1)10、20 mg·g^(-1) GO处理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无显著影响;30~50 mg·g^(-1) GO处理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在50 mg·g^(-1) GO浓度下多年生黑麦草株高和生物量均最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16.8%和27.1%。(2)当GO浓度达到30 mg·g^(-1)时,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显著降低,在50 mg·g^(-1) GO处理时达到最低。(3)高浓度的GO处理(40、50 mg·g^(-1))虽降低了多年生黑麦草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但增加了胞间CO_(2)浓度(C_(i))。(4)低浓度的GO处理(10、20 mg·g^(-1))对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叶片质膜透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而高浓度的GO处理(40、50 mg·g^(-1))使多年生黑麦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MDA含量和叶片质膜透性显著升高,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下降,植物叶片受到损伤。综上认为,高浓度的GO处理(40、50 mg·g^(-1))会对多年生黑麦草产生氧化胁迫,从而抑制了植物的生长。
    • 刘一超; 陆超; 战嵛华; 柯秀彬; 陆伟; 燕永亮
    • 摘要: 铁是细胞生理代谢的重要金属元素,是多种氧化还原酶类、过氧化物酶类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兰氏阴性菌中,胞内铁转运、储存和利用主要由铁吸收调节蛋白Fur(ferric uptake regulator)调控。水稻根际联合固氮菌--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A1501基因组中含有一个fur同源基因,但其具体功能尚不清楚。比较了A1501中fur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序列特征,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杂交方法测定了fur基因和Fur蛋白的表达特性,结果发现fur基因表达水平与环境中铁浓度呈负相关,在铁限制条件下高表达,铁过量条件下表达受抑制。构建了fur基因突变株和功能回补株,表型测定发现fur突变影响了A1501的碳源代谢谱,并导致A1501对过氧化氢胁迫敏感。胞内铁含量测定表明,fur突变株内的铁含量为野生型的1.3倍,进一步qRT-PCR测定表明fur突变影响了铁离子转运系统及过氧化物酶编码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为解析根际微生物胞内铁平衡调节及根际环境适应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 丁东霞; 李静; 颉建明; 李能慧; 韩康宁; 张婧; 牛天航; 杨滟
    • 摘要: 针对冬春季节西北地区设施栽培辣椒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低温弱光逆境问题,本研究以低温敏感型辣椒品种‘航椒2号’为试材,开展不同浓度外源玉米黄质对低温弱光胁迫下辣椒幼苗缓解效应的研究。辣椒幼苗通过连续4d叶面喷施0(CK)、20(T1)、50(T2)、100(T3)mg·L^(-1)的玉米黄质溶液预处理,后置于人工气候箱模拟低温弱光胁迫处理7 d,测定辣椒幼苗生长、光合和抗氧化酶相关生理指标。研究发现不同浓度外源玉米黄质预处理均对低温弱光条件下辣椒幼苗的胁迫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其中以T2处理效果最佳。与CK相比,T2处理株高和茎粗分别增加5.52%和17.09%;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均显著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分别增加22.35%和19.58%;抗氧化酶SOD和CAT分别增加19.23%和381.55%。此外,T2处理显著降低了超氧阴离子、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表明50 mg·L^(-1)的外源玉米黄质能有效缓解低温弱光胁迫对辣椒幼苗造成的氧化损伤,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减轻幼苗叶片光合器官的伤害,增强叶片气孔导度和光合能力,进而提高对低温弱光的耐受性。
    • 王岱; 韩越眉; 桂亚; 虞星彤; 瓦云超; 顾瑞霞; 张臣臣
    • 摘要: 降低培养基中的氮源浓度有助于鼠李糖乳杆菌耐受热胁迫和氧化胁迫,但是氮源浓度的降低是否会影响菌株对其他胁迫的耐受尚不清晰。该文通过去除MRS培养基中的蛋白胨,研究低氮源环境下鼠李糖乳杆菌hsryfm 1301的胁迫耐受能力。结果显示,交叉适应和低氮源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菌株的热胁迫和氧化胁迫耐受能力。低氮源培养基中,指数期菌体在热胁迫和氧化胁迫下的存活率分别上升了129倍和40倍,而且对酸胁迫、胆盐胁迫、冷冻胁迫和渗透压胁迫的耐受能力未受影响。表明低氮源培养和交叉适应配合将有利于提高菌株在喷雾干燥等造成热胁迫和氧化胁迫的生产过程中的存活率。
    • 孔保华; 李悦欣; 张欢; 李敏
    • 摘要: 乳酸菌作为发酵肉制品中的发酵剂,已被证实具有抗氧化活性,但在发酵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环境胁迫因子的影响,这些胁迫因子能够诱发菌体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和积累,进一步影响菌株的抗氧化活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发酵肉制品中的抗氧化作用。本文综述乳酸菌面临的环境胁迫因子,探究其对氧化胁迫的应答与防御机制和抗氧化机理,并阐述提升乳酸菌氧化胁迫抗性的策略及乳酸菌在发酵肉制品中的抗氧化作用。
    • 康超; 李博文; 杨碧楠; 明凤
    • 摘要: 月季的抗旱性对于月季的繁育有着重要作用,为比较3种不同月季的耐旱强弱,选取应用广的3种月季品种“安吉拉”“韧月”和“仙境”,以PEG 6000水溶液模拟干旱环境。设置4个不同浓度(0%、15%、25%、35%)在水培6 h后测定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染色和过氧化物酶染色分析。实验将超氧化歧化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相对电导率大小、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和丙二醛含量变化作为比较植物耐旱的生理性指标。最终通过综合比较3种月季的耐旱指标,耐旱分析结果为月季“安吉拉”大于“韧月”大于“仙境”。
    • 邓勇; 刘聪; 田野; 刘聪美; 刘选明; 林建中
    • 摘要: 过氧化氢酶C(Catalase C,CatC)作为重要的抗氧化酶,在水稻发育和胁迫响应方面起重要作用.为了探究CatC在盐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该研究构建了OsCatC过表达转基因水稻,并比较了其耐盐性和相关抗逆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成功构建过量表达载体pCUbi1390-OsCatC-Flag,并经农杆菌介导的愈伤组织转化获得了30个独立转基因株系(T0),Western blot鉴定T1代幼苗共获得2个OsCatC过表达株系(OE-10、OE-18);qRT-PCR分析发现,OE-10和OE-18株系的OsCatC转录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WT),证明OsCatC基因已成功过表达于转基因株系(OE-10、OE-18)中,且能正常翻译为融合蛋白CatC-Flag.(2)正常水培条件下,OE-10和OE-18与WT的水稻幼苗长势无明显差异,200 mmol·L-1 NaCl处理7 d后再恢复水培10 d时,OE-10和OE-18幼苗的存活率为20%~25%,而WT幼苗绝大部分则干枯死亡,存活率仅为5%左右.(3)与WT相比,OsCatC过表达水稻(OE-10和OE-18)幼苗的耐盐性显著增强,其盐胁迫下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H2O2含量显著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4μmol·L-1甲基紫精(MV)处理7 d后,OE-10和OE-18生长受抑制程度显著小于WT,且幼苗的长度均显著大于WT,表现出较强的氧化胁迫耐受性.研究发现,CatC主要通过降解盐胁迫下过量积累的H2O2,减轻氧化损伤,从而提高水稻的耐盐性,证明过表达OsCatC能显著提高水稻对盐胁迫的耐受性,且OsCatC是一个非常好的水稻耐盐候选基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