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民事执行

民事执行

民事执行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934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3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48149篇;相关期刊369种,包括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法律适用、法制博览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江西省第三届研究生学术交流会、第十四届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会二O一一年年会等;民事执行的相关文献由992位作者贡献,包括孙伟峰、谭秋桂、陈涛等。

民事执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13 占比:1.86%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48149 占比:98.10%

总计:49083篇

民事执行—发文趋势图

民事执行

-研究学者

  • 孙伟峰
  • 谭秋桂
  • 陈涛
  • 徐磊
  • 童兆洪
  • 蒋颖
  • 陈天乐
  • 夏蔚
  • 熊跃敏
  • 王永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立
    • 摘要: 我国《民法典》推出的居住权规则对于民事债权会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在居住权规则体系下有效保护自身权益是广大债权人的重要任务.本文以银行等金融债权人作为研究视角,在分析以往"房产执行难"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在新的规则下的应对措施,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健全居住权配套机制的建议.
    • 摘要: 为深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规范执法司法行为,强化案件查处警示震慑作用,2月25日,省委政法委通报五起损害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五起典型案例包括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原局长孙延生在民事执行案件中,为请托企业谋取利益、收受钱物;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原法官孙政林接受宴请、收受贿赂,为涉案企业谋取利益;锦州市黑山县检察院原检察长张明江收受贿赂,插手干预本单位工程项目招标;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原大队长王洪魁滥用交通执法权,疯狂敛财;大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原副支队长方涛、车辆处原处长朱朝晖插手干预二手车交易市场管理运行。
    • 陈奕妃
    • 摘要: 人民法院在执行阶段,调取通话记录被拒绝而对通信公司予以罚款的事件在实际中多有发生,引发了学界对于《宪法》40条的众多讨论。而法院和电信公司的行为都有一定宪法根据,因此有必要将问题上升到宪法层面,进行合宪性审查。本文借鉴三阶层的基本权利模式,并融入对一些争议焦点的分析,对《宪法》40条的内涵进行解析,从保护范围—形式审查—实质审查的角度,层层递进,以探究人民法院行为的合宪与否。
    • 贾群
    • 摘要: 本文的研究过程中主要分析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相关问题,首先探索了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基本概念,同时研究了现阶段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从具体的审查程序,救济机关以及债务人的权利问题等方面入手,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给当事人提供更多的帮助,保障法律体系的完善性,同时也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 张庆旭
    • 摘要: 《民法典》中创设了居住权,民事执行法未能与其做到有效对接,对涉居住权房屋的民事执行成为理论与实践急需关切的新问题。厘清“居住权”和“涉居住权房屋”的概念是有关问题的基础,应当纠正二者适用情形的概念表达。在立法层面,《民法典》未与民事执行法做好协调和衔接是问题本源。应对涉及居住权房屋的执行问题贯彻两点基本遵循,即遵循实体法律规范的立法目的和民事执行程序的基本原则。以宏观路径和微观路径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居住权区分排除民事执行,完善居住权统一登记制度,以最大程度上寻求民事实体法与民事执行法的最佳平衡,解决涉居住权房屋“执行难”的问题。
    • 杨昌彪
    • 摘要: 生态修复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类案件裁判执行的核心内容,因生态修复的专业性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及开放性特点,传统裁判执行机制面临专业性、科学性的诘问,环境公益的整体救济效果不佳。生态环境公益保护与裁判执行机制的冲突纾解需探寻新的路径。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的联动执行机制,强调政府、环保团体、专业技术团体等与执行法院协同合作,在现有执行机制基础上补强执行法院的专业性与公益救济整体性的不足,共同推动涉及生态修复公益裁判的顺利执行。联动执行机制的规则体系主要包括联动执行主体规则、联动执行程序规则以及联动执行责任与激励规则构成。通过完善联动执行规则体系实现生态环境公益的综合治理与环境公益的整体救济。
    • 陈智恒
    • 摘要: 民事执行难一直是阻碍司法裁判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掣肘,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联合查控机制,可以实现快速定位被执行人及其财产;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对被执行人限制出境、投资、高消费等方式,迫使其自觉履行。但是,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民事执行后,实践中存在执行信息共享程度不够、执行系统的信息覆盖范围有限、执行制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有效解决上述掣肘应当从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出发,做好顶层设计、建立集约化执行平台、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提高数据利用效率,促进民事执行模式的转型。
    • 李明辉; 盖文蕾
    • 摘要: 法治化是营商环境优化的重要发展方向,民事执行工作是司法程序的重要环节。做好民事执行工作,对于稳定市场秩序、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企业安全感、盘活市场活力助益良多。“切实解决执行难”与“营商环境优化”作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两大关键词,具有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之内在逻辑。以民事执行对营商环境优化的影响为切入点,探讨民事执行对营商环境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民事执行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大力推动民事执行中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 毛伟
    • 摘要: 我国对参与分配制度的既有规范散见于各司法解释中,且规定较为简单,在司法实务中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有限,由此引发诸多问题,如对申请参与分配的截止时间规定模糊,优先受偿的债权范围及受偿顺序不明确,权利救济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也使多个债权在参与分配过程中相冲突。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不仅在于法律依据的缺失,还有对参与分配制度功能定位的混乱以及分配原则的单一适用。因此,应重新定位参与分配制度的功能及价值取向,确立团体优先受偿原则,弥补现阶段参与分配制度中的不足,及时有效化解参与分配制度中的债权冲突问题。
    • 连天; 韩磊
    • 摘要: 实践中,民事执行案件公告送达被滥用,导致执行周期过长,问题丛生。其深层次原因是我国执行送达规则缺失,导致执行送达只能参照适用民事诉讼送达的有关规定。囿于参照标准不明,责任体系欠缺,导致法院工作人员为了方便而滥用公告送达,使公告送达制度沦为避免程序瑕疵的手段。执行之目的是为快速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更加注重效率优先兼顾公正。基于价值导向下,应建立快速高效的执行送达规则。本文构建出快速高效的“四个递进规则+五个效率保障”的执行公告送达规范,区分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案件类型,实现被执行人“执行阶段才下落不明”的案件无需公告送达,被执行人“自诉讼阶段下落不明”在公告送达问题上“提速”,最终切实减少执行公告送达案件,提升执行效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