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母教

母教

母教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教育、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专利文献25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管子学刊、妇女研究论丛、思想政治课教学等; 母教的相关文献由14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伟萍、刘黎、张亚平等。

母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5 占比:80.77%

专利文献>

论文:25 占比:19.23%

总计:130篇

母教—发文趋势图

母教

-研究学者

  • 王伟萍
  • 刘黎
  • 张亚平
  • 杜宏
  • 童心
  • 赵国权
  • 赵明
  • 邵育欣
  • 丁玲(指导)
  • 付志豪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成丹彤
    • 摘要: 魏爱莲的《小说之家》研究晚清衢州詹氏文学家族,将詹氏兄弟关于女性的作品置于家庭脉络中审视,以此探讨传统母教与古典文学为晚清新文学提供的资源。家族视角并不能完全解释詹氏两代家族的创作新变,受到詹垲记者身份的影响,其文学作品与新闻社论都在表达其政治经济见解,并且在时局发展中不断更新完善观点,体现了晚清文学对现实快速反应的即时性。不同于传统士大夫,詹氏兄弟作为当时的"边缘知识人",同时创作新旧文学以获取商业利益,以弄潮儿的身份活跃在文坛与风月场,趋时逐利的同时又关心女性事务,并灵活地将古典趣味与西潮冲击结合,推动了社会的风气之变。
    • 郭庆财
    • 摘要: 清代雁门冯氏家族文化绵延久远,有赖于母教对诗书经典和家训、家风的传递。冯氏母教主要包括文教(诗书教育)和德教(品格教育)两个方面,“家”是母教的出发点和归宿,“孝”是母教所期望于儿辈的核心品质。影响所及,冯氏家族诗文中多有思母、忆母和节孝主题,而“善良品格”和“牺牲精神”是冯氏母亲形象的共性,表现出很强的模式化特点,反映了母教所负载的家族文化、民族文化和文学传统的共同影响。
    • 洪明
    • 摘要: 什么是父亲教育(以下简称“父教”),简言之,就是父亲(男性家长)对子女实施的教育影响、引导和培育。倡导父教的缘由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从教育效果看,父亲教育与母亲教育(以下简称“母教”)同样重要,两者缺一不可,积极提倡父教,有利于促进孩子认知、交往、人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 冯和一
    • 摘要: 历代优良家风塑造、家国担当与责任意识的强化以及良好的官德培养,都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及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贤母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古代贤母懿行故事中,包含了大量贤母开启教化、家风塑造、家范传承、忠义卫国、官德教育的内容,向人们呈现了一个在祖训父训之外的曾经被忽略的"母教"世界.贤母重视懿行垂范,塑造家风世范,通过家庭教育发挥贤母家国担当精神对文化传承的影响力;贤母富有远见卓识,重视学为世用,将家庭文化教育理想与国家事务、社会服务联系了起来;贤母胸怀家国担当,重视对子女的家国责任意识培养,强调为君任贤、为臣尽义的爱国精神;贤母往往德行不凡,重视子女的官德懿行培养,鼓励坚持为民不为利的用仕原则与操守.当今,应充分利用这些古代贤母垂范故事,弘扬优秀的母教文化,深刻认识母教对女性自我价值实现的意义,并充分发挥母亲角色的德行教育力量,从而服务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长远发展.
    • 韩墨濡; 丁玲(指导)
    • 摘要: 母之爱,甜如蜜糖;母之爱,深似海洋。其心之所系,在学业,在安康。一日,母教小儿英语,数遍而不解。母怒,吼之,小儿惊惧,垂首低泣。母怜之,抱而抚之。
    • 崔丽芳
    • 摘要: 地方史志乃地方风教所系,地方官绅尤为重视妇德教化,屯堡人聚居区域的地方史志中包蕴丰富的屯堡母教文化资源。由地方史志所见典型屯堡母教案例可探查屯堡妇女的母教实践。屯堡母教实践反映屯堡族群非常重视母教,家庭维系之关键在于妇女的观念深入人心。地方史志所展现屯堡母教实践与观念基于地方官绅对屯堡族群母教文化的一种建构,具有榜样性、正面性、伦理性等特点。地方官绅对屯堡母教的建构对屯堡族群核心价值观念塑造具有积极意义。
    • 阳达
    • 摘要: 慈训堂是子辈为感激或怀念母辈而特意建造的住所,并请官员或名人为之写诗作序,成为明代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慈训堂不仅反映了母子相互依存的生活经历,还折射了明代母教风气的盛行。明代慈训堂与当时的贞节观念、家庭教育、科举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也包含了个人原因和地域因素。文人在慈训堂相关诗文中对慈母与孝子都加以赞扬,也充分阐述了个人的母教观,进一步展现了传统女性在子辈科举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社会角色。
    • 叶梦婷
    • 摘要: “记母教铨时,组紃纺绩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甚寒,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王荣初、蔡一平《清代散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25-126页)记得母亲教铨读书时,纺织的工具放在左右,膝盖上放着书,叫铨坐膝盖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