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考试
模拟考试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0年内共计881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文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3篇;相关期刊435种,包括考试与招生、高中生、高校招生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热处理行业厂长经理会议第七次质量工作会议等;模拟考试的相关文献由852位作者贡献,包括林医生、郑家岭、何勤等。
模拟考试
-研究学者
- 林医生
- 郑家岭
- 何勤
- 刘芹
- 姚法荣
- 张东河
- 易水
- 王韬
- 邓公明
- 丁祉
- 乐乐淘
- 伊贵业
- 北极先生
- 周叶杉
- 夏凯
- 姜思洋
- 孟繁伟
- 张世明
- 张俊
- 张全保
- 张天云
- 朱柏树
- 李同领
- 李海军
- 杨定生
- 杨志豪
- 潘龙生
- 王大绩
- 王旭
- 王永生
- 秦艳霄
- 章剑和
- 符叶红
- 翟荣俊
- 葛丽萍
- 蒋正超
- 覃其益
- 那水岸
- 邰海峰
- 郑丽兵
- 钱伟英
- 陈旭红
- 陈淑静
- 陈继革
- 马爱娟
- 马莉
- 魏秀超
- BOOBOO
- Daisy
- Stella
-
-
张苑勋;
吴克勇
-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 2020年
-
摘要: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高三复习只能线上进行。在线上教学环境下,在高三复习备考的各时间节点上,对学生复习程度检验的大规模模拟考试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线上教学环境下更及时地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大型正规的模拟考试在形式和题量上充分考虑到考纲考点的要求,最接近高考。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近期线上教学中复习内容的集中检测,通过模拟考试,使学生在线上复习中的弱点、不足以及漏洞能清楚地表现出来,从而得到及时修正。
-
-
蒙丽萍
- 《初中生学习指导》
| 2020年
-
摘要:
语文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要想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一方面需要同学们在复习时熟知考点和基本题型,从点滴做起,注重积累和归类总结;另一方面要在平时的模拟考试中有意识地养成好的答题习惯。下面给出复习建议和考试中注意事项。
-
-
李红庆;
李玉玲;
黄玲玲
- 《数学通讯》
| 2020年
-
摘要:
2020年进入招生考试综合改革的四省市北京、天津、山东、海南都要求在2019年11月份组织全省(市)一次摸底性模拟考试,山东、海南省在11月30日——12月3日组织了冠名为“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以下简称“模拟卷”)”的考试,虽然定位是省(市)级的第一次模拟考试,但是命题的操盘手却是国家考试中心的命题专家(有史以来第一次命制模拟卷),考试目的是摸清考生的底气,拿到考生的原始数据,为制定各项选科的权衡政策提供依据.考试的组织与阅卷都按高考的要求进行,北京、天津是依照旧课标的同标异卷.山东、海南是依照新课标的同标同卷(高考命题或为同标异卷),尽管是四份不同的试卷,但也可以从它们的共性和差异性中显露出2020年高考数学命题的端倪,领悟出2020年高考数学卷的命题趋势,针对性拿出相应对策.下面仅以山东、海南模拟卷为例,谈一谈笔者对2020年高考命题趋势的看点和复习备考对策.
-
-
刘永春
- 《数学通讯》
| 2020年
-
摘要:
在高考及各种模拟考试中,有一类多字母问题出现的频率较高,经常处于填空压轴的位置,难度比较大,学生碰到此类问题往往解题思路比较混乱.基于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研究,本文分享一下此类问题的分析与突破策略,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
-
-
林双;
晃丰成
- 《中学生数学》
| 2020年
-
摘要:
1引言两个曲线的公切线问题一直是高考的一个热点问题,例如:2003年的全国卷(文科,新课程卷)第18题(可参见文献[1]),2016年江苏卷第19题(Ⅱ),2018年的天津卷(理科)第20题等均与切线有关,在平常模拟考试中,这类题更是层出不穷.
-
-
徐良弟
- 《中学生数学》
| 2020年
-
摘要:
裂项相消法是数列求和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和模拟考试中,多次出现对数列中裂项求和问题的考查.一方面,这种类型的数列题的本身有规律可循,可以区分不同层次、不同数学思维能力的考生;另一方面,解答这类问题时,又要具备一定的代数变形、运算、推理能力,所以深受命题者的青睐,考查的频率也就较高.本文将结合最近几年高考卷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
-
王菊华
- 《中学生数学》
| 2020年
-
摘要:
在一次高三模拟考试中,有这样一道向量题:已知向量a,b夹角为π/3,{b}=2,对任意x∈R,有b+xa≥a-b,则tb-a+tb-1/2a(t∈R)的最小值是().
-
-
孙云晓
- 《精神文明导刊》
| 2020年
-
摘要:
我一向认为,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韩国前教育部长、首尔大学教育专家文龙鱗教授说,道德智能低下的孩子将无法适应10年后的社会,我不仅完全同意这个观点,甚至认为道德智能低下的孩子已经难以适应今天的生活了。那么,什么是道德智能?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任有志(化名)是西北某县一所普通中学的初三学生,年仅14岁。两次模拟考试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