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14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85篇、会议论文84篇、专利文献24885篇;相关期刊559种,包括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疗养医学、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74种,包括2016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脊柱伤病专家委员会第二届脊柱伤病学术会议、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等;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文献由436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国江、张强、李明等。

椎间盘突出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85 占比:5.61%

会议论文>

论文:84 占比:0.32%

专利文献>

论文:24885 占比:94.07%

总计:26454篇

椎间盘突出症—发文趋势图

椎间盘突出症

-研究学者

  • 王国江
  • 张强
  • 李明
  • 陈施展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张晓伟
  • 郭昭庆
  • 陈仲强
  • 吴春兰
  • 姚一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洋; 刘佳佳; 薛建华; 刘云飞; 姚羽
    • 摘要: 背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白细胞介素23促进辅助性T17细胞进一步分泌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17协同肿瘤坏死因子α促进各种炎症递质产生,从而介导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坐骨神经痛等症状.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3/辅助性T17细胞轴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方法:选取38例髓核标本,其中30例取自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例取自腰椎骨折患者,同时在入院时抽取两组患者的外周血样本.所有患者均收治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术中所见确诊.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患者髓核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3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髓核组织和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3、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结论:试验组髓核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3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 0.01);试验组髓核组织、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3、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髓核组织中的3个细胞因子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P< 0.01).结果 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白细胞介素23/辅助性T17细胞轴炎症反应关系密切.
    • 白云鹤
    • 摘要: 经皮椎间孔镜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方法,具有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1-2]。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术属于新型方法,与经皮椎间孔镜术不尽相同。有研究报道[3],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较好。两种方法均可以有效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但两者对比的报道较少。为此,本研究将二者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
    • 张波(指导); 侯叔霞(整理)
    • 摘要: 资料表明,腰痛是全球生产力损失的首要原因,也是126个国家人口健康寿命损失年的头号原因。生活中,引起腰痛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人们熟知的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脊柱炎、小关节退变等,还有一种疾病,知道的人不多,但发病率并不低,它就是终板炎。本期名医谈病,就带大家一起来认识。
    • 康鹏程; 陈良龙; 成世高; 蒋栋; 李昭; 刘路星; 李辉; 肖炯哲
    • 摘要: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surgical lumbar discectomy,MSLD)与经椎板间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98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9例(80.6%)获得至少12月随访,根据手术方式分为MSLD组(n=38)和PEID组(n=41),比较2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和术前、术后12个月L_(5)/S_(1)腰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椎间隙高度。结果与PEID组比较,MSLD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75.5±6.1)min vs.(82.2±8.1)min,t=-4.154,P=0.000]、透视次数明显减少[(2.0±0.8)次vs.(4.1±0.9)次,t=-12.915,P=0.000]。MSLD组和PEID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5%(4/38)、22.0%(9/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72,P=0.171)。2组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和ODI术后较术前显著降低(P=0.00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MSLD组和PEID组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分别为92.1%(35/38)和90.2%(37/4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67,P=0.789)。2组术后12个月L_(5)/S_(1)腰椎ROM、椎间隙高度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LD和PEID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均获得良好的疗效,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但MSLD较PEID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
    • 刘杰; 秦焕玉
    • 摘要: 目的探究温肾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肌电图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运动单位电位(MUP)的变化。方法76例肝肾两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右归丸方加减治疗及肌电图检查。观察76例患者中医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MCV、MUP水平。结果76例患者中医治疗总有效率为84.2%。治疗后VAS评分(1.47±0.46)分低于治疗前的(5.03±1.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愈患者胫神经及腓深神经MCV、MUP时程均值及峰峰值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温肾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治疗前后的肌电图变化对疗效评价具有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赵忠磊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泰安市中医二院行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80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试验组(38例)与对照组(42例)。试验组实施经皮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ID)治疗,对照组实施经皮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TD)治疗,两组均获得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行X线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及术前和术后3个月腰部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腰椎功能[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下腰痛评分表(JOA)评估]。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行X线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VAS、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前,JOA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EID与PETD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可有效缓解患者腰部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但相较于PETD,PEID手术时间更短,术中患者行X线透视的次数更少。
    • 杨雨蒙; 郭亮(综述); 李晓兰(审校)
    • 摘要: 椎小关节在脊柱的运动、稳定性、轴向载荷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椎小关节具有不对称性(Facet tropism,FT)是一个常见的解剖特征,且FT与椎小关节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症及退行性椎体滑脱或不稳等疾病相关。因此,本文主要对FT的定义、解剖及生物力学、椎间盘突出和退行性椎体滑脱或不稳的发病机制及其与FT的相关性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徐毅高; 周红海
    • 摘要: 目的观察基于弓弦理论运用针刀联合手法治疗腰L4~5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5次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前者的手法基础上,第1、3、5次治疗后运用针刀松解椎间盘突出侧及相邻上、下3处腰椎小关节。比较患者治疗首次、末次的临床疗效、患者治疗后患侧直腿抬高度数改善程度、X线影像的针刀疗效及治疗组密歇根州立大学(MSU)突出区域、突出程度分型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JOA)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组首次、末次患者直腿抬高度数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X线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MSU突出程度分型治疗前后的VAS评分、JOA评分比较,结果为1、2、3度的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SU突出区域分型治疗前后的VAS评分、JOA评分比较,MSU-AB、MSU-B、MSU-C的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弓弦理论运用针刀联合手法治疗腰L4~5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椎间隙,疗效与突出部位有一定的关联性。
    • 邓辉; 乔红
    • 摘要: 目的:探讨加味消髓化核汤联合苍龟探穴法针刺治疗气滞血瘀证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100例气滞血瘀证L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中药加味消髓化核汤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中药加味消髓化核汤联合苍龟探穴法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0%(48/50)vs. 76.0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ODI指数和中医证候积分,TNF-α、hs-CRP和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消髓化核汤联合苍龟探穴法针刺治疗气滞血瘀证LDH的效果较好,可减轻患者的腰腿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障碍,降低炎症反应。
    • 刘会杰
    • 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作为骨科常见疾病,以腰腿疼痛、腰部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LDH,手术虽有较好干预效果,但部分患者术后同一水平节段的对侧或同侧可能再次出现椎间盘突出症状,进而增加二次手术风险,加剧患者身心负担[1,2]。鉴于此,本次研究探讨LDH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