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化
世界城市化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19年内共计137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建筑科学、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7篇、专利文献609223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瞭望、人口学刊等;
世界城市化的相关文献由14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传江、周干峙、李志刚等。
世界城市化—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09223篇
占比:99.98%
总计:609360篇
世界城市化
-研究学者
- 刘传江
- 周干峙
- 李志刚
- 王圣学
- 盛蓉
- 詹雪梅
- 黄跃华
- Pia
- R.J.约翰斯顿
- Wüstenberg
- 任维
- 何淼2
- 倪鹏飞
- 刁淑丽
- 刘伯光
- 刘士林
- 刘思弘
- 刘敏
- 刘文烈
- 刘燕鹏
- 刘赐贵
- 卢刚
- 史东梅
- 史红林!本刊记者
- 叶裕民
- 含辛
- 吴晓晨
- 吴琳
- 吴相利
- 周振华
- 周捷
- 唐忠
- 唐波
- 夏明媚
- 夏锋
- 姜宝华
- 姜斌
- 孙超
- 孟延春
- 孟祥林
- 安赫尔·古利亚
- 小寒
- 张兴龙
- 张勤
- 张善余
- 张晔
- 张永东
- 张海斌
- 张落成
- 张鸿雁1
-
-
王祥荣
-
-
摘要:
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城市化水平现已接近60%。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引领作用日益显现、资源环境问题凸显,这既是我国城市跨越世界城市化中等发展水平线的特征与标志,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城市生态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国家社科重大基金(14ZDB140)项目组和《城乡规划》杂志社于2019年5月25日联合召开“第二届中国特大型城市生态化转型发展战略论坛”,就城市生态化转型发展的理论体系、技术方法、政策保障、案例实证等展开了热烈的学术交流与讨论,获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以下五篇论文是其中的代表。
-
-
-
-
摘要:
不同的空间规划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制度设计和安排。由于人口和资源不均衡等原因,某一城市可能会在空间、交通、人口、经济、金融、文化等方面成为一家独大的“寡头”。近年来,“寡头城市”模式不断遭到质疑乃至摒弃。与此相对,“组团发展”,“共生互动”的城市群,成为世界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的主流:并为解决产业同质竞争、项目重复建设等问题提供了可能。
-
-
无
-
-
摘要:
近期,联合国发布了《世界城市化展望(2018年修订版)》.报告指出,未来全球将会出现人口重心南移现象,即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2050年,全球人口的新引力中心将位于非洲和南亚之间,在印度洋或东非某处.与此同时,未来世界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预计将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尤其是集中在印度、中国和尼日利亚.报告认为,全球人口重心移动,将带动经济版图大挪移;在适当的条件下,人口快速增长可能会带动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繁荣.
-
-
青连斌
-
-
摘要: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目标是60%,在此基础上,我国将继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基于对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的分析,预测到203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有望接近7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差距会缩小,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平衡格局得到调整,城镇内部二元结构将淡出历史.
-
-
-
-
马金钟;
张海斌;
史东梅;
陈之义;
董奇
-
-
摘要:
伴随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群已成为世界城市化的主流趋势。武汉城市圈,是指以中部地区最大城市武汉为圆心,覆盖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大中型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武汉为城市圈中心城市,黄石为副中心城市,仙桃为西翼中心城市。面积不到湖北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全省一半以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是中国中部最大的城市组团。它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
-
-
-
卢刚;
刘思弘
-
-
摘要:
发展镇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以浦东新区为例,提出镇域经济是特大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突破口、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主战场。镇域经济提出的背景及内涵翻开人类的文明史,城市发展已经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城市化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工业革命后,世界城市化开始步入迅猛发展阶段,而进入21世纪,世界城市化速度则进一步加快。
-
-
-
-
摘要:
全球人居环境论坛日前与贵州省安顺市达成协议,该论坛亚洲峰会会址永久落户该市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并成立了专项基金会。安顺市素有“中国瀑乡”、“屯堡文化之乡”、“蜡染之乡”、“西部之秀”等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中国首批新型城镇化建设综合试点城市。全球人居环境论坛(GFHS)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的国际组织,其宗旨为“建设可持续的人居环境,推动联合国人居议程”,致力于搭建世界可持续城市化的对话平台,以应对世界城市化后所面临的严峻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