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桡动脉置管

桡动脉置管

桡动脉置管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8918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家庭医药、人人健康(医学导刊)、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2012军队重症医学论坛等;桡动脉置管的相关文献由239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松扬、冯峰、冯秀英等。

桡动脉置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8918 占比:99.80%

总计:38995篇

桡动脉置管—发文趋势图

桡动脉置管

-研究学者

  • 于松扬
  • 冯峰
  • 冯秀英
  • 司徒妙琼
  • 周俊
  • 周蓉
  • 张玉想
  • 张瑞甫
  • 张荣
  • 徐丽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灿玲
    • 摘要: 目的研究改良式B超引导在休克患者桡动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8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桡动脉置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B超划线法引导置管,试验组采用改良式B超引导置管(B超显影线法引导置管),比较两组的穿刺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失败率低于对照组,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改良式B超引导应用于休克患者桡动脉置管中,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失败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穿刺时间。
    • 吴海丽; 简冬梅; 肖琪
    • 摘要: 目的探讨桡动脉置管在ICU重症患者血气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医院ICU收治的重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桡动脉采血法采集血气标本,观察组采用桡动脉置管法采集血气标本,比较两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平均采血时间、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平均采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重症患者的血气标本采集中应用桡动脉置管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且患者满意度高。
    • 黄红月; 姬文华; 黄国华
    • 摘要: 目的观察自制桡动脉置管及动脉导管采血手臂模型在新入ICU护士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进入ICU的护士6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人。两组培训流程相同,观察组使用自制桡动脉置管及动脉导管采血手臂模型进行操作培训,对照组使用压脉带固定在人体模型上作为仿真动脉进行操作培训,观察两组桡动脉穿刺成功、动脉导管采血及调零操作合格情况及护士对操作培训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桡动脉穿刺成功率72.7%、动脉导管采血合格率88.3%、调零操作合格率92.7%及护士对操作培训的满意率90.0%,均高于对照组的44.0%、55.7%、62.0%和4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制桡动脉置管及动脉导管采血手臂模型能提高新入ICU护士操作培训效果,为桡动脉置管及导管采血培训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 杨清燕
    • 摘要: 目的 探讨婴幼儿经桡动脉置管有效固定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9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经桡动脉置管的婴幼儿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直接用透明敷贴固定法;观察组水胶体敷料+透明敷贴+3MCoban自粘绷带固定法.观察两组患儿在皮肤压伤、液体渗漏、导管滑脱等方面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皮肤压伤、液体渗漏、导管滑脱等各方面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水胶体敷料+透明敷贴+3MCoban自粘绷带固定法较直接用透明敷贴固定法更加安全、牢固,能有效减少皮肤压伤、液体渗漏、导管滑脱等并发症.
    • 张杨; 凤旭东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酚妥拉明联合利多卡因皮下注射在小儿桡动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接受桡动脉置管的9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两组患儿均于超声引导下接受桡动脉置管,对照组穿刺前皮下注射利多卡因,观察组穿刺前皮下注射酚妥拉明联合利多卡因.比较两组患儿给药前、给药后1 min、穿刺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比较两组患儿置管成功率及穿刺时疼痛程度[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估],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置管后桡动脉痉挛、穿刺部位血肿、导管堵塞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给药前比较,两组给药后1 min的DBP、SBP、HR均下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给药后1 min比较,两组穿刺时的DBP、SBP、HR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置管时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酚妥拉明联合利多卡因皮下注射可降低桡动脉置管患儿疼痛程度,稳定血流动力学,提高置管成功率,并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王浩然; 郭苗; 冯峰
    • 摘要: 目的 比较短轴-平面外超声引导法和直接触摸法在房颤患者桡动脉穿刺置管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房颤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短轴-平面外超声引导(UG)组与直接触摸(TP)组,每组35例.比较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的首次穿刺成功率、首次置管成功率、3 min内完成率、总体成功率、穿刺次数、穿刺点个数、穿刺时间、穿刺过程中桡动脉后壁损伤率及皮下血肿率,术后1 d皮下瘀斑发生率.结果 与TP组相比,UG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首次置管成功率、3 min内完成率、总体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穿刺次数、穿刺点个数、穿刺时间明显降低(P<0.05),而桡动脉后壁损伤率、皮下血肿率、术后1 d皮下瘀斑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短轴-平面外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置管法应用于房颤患者不仅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而且穿刺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王浩然; 郭苗; 冯峰
    • 摘要: 目的比较短轴-平面外超声引导法和直接触摸法在房颤患者桡动脉穿刺置管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房颤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短轴-平面外超声引导(UG)组与直接触摸(TP)组,每组35例。比较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的首次穿刺成功率、首次置管成功率、3 min内完成率、总体成功率、穿刺次数、穿刺点个数、穿刺时间、穿刺过程中桡动脉后壁损伤率及皮下血肿率,术后1 d皮下瘀斑发生率。结果与TP组相比,UG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首次置管成功率、3 min内完成率、总体成功率明显升高(P<0.05),穿刺次数、穿刺点个数、穿刺时间明显降低(P<0.05),而桡动脉后壁损伤率、皮下血肿率、术后1 d皮下瘀斑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短轴-平面外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置管法应用于房颤患者不仅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而且穿刺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岑柱贵
    • 摘要: 目的:此次课题主要针对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的危重症患者治疗工作当中,采取改良桡动脉置管方法予以治疗的肢体舒适度进行研究.方法:以入院就诊先后顺序的方式,选取到我院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数量为70例.之后将其分成两个组别,一组患者采取常规固定方法设为常规组,另一组患者采取改良桡动脉置管方法实施治疗设为研究组,每组各35例患者;之后对所有患者的肢体舒适度进行统计评估,并探讨不同治疗方式下进行有创血压监测治疗的危重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皮肤压痕、桡动脉置管换药时间等情况.结果:针对研究期间的相关数据实施对比评估,可以掌握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组;皮肤压痕情况比较,研究组明显更好;研究组患者桡动脉置管换药时间短于常规组;从肢体舒适度进行分析,研究组患者的舒适度为94.29%,常规组患者的舒适度为80.00%,数据对比研究组舒适度更高.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为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的危重症患者提供治疗工作时,采用改良桡动脉置管方法予以治疗,可以缩短患者桡动脉置管换药时间,缓解患者皮肤压痕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能够对患者的肢体舒适度进行提升,所以改良桡动脉置管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