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桉树枝瘿姬小蜂

桉树枝瘿姬小蜂

桉树枝瘿姬小蜂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156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保护、昆虫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56657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环境昆虫学报、生态学报、中国植保导刊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一次全国桉树会议、2010植物免疫机制研究及其调控研讨会等;桉树枝瘿姬小蜂的相关文献由297位作者贡献,包括罗基同、常明山、吴耀军等。

桉树枝瘿姬小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9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6657 占比:99.73%

总计:56810篇

桉树枝瘿姬小蜂—发文趋势图

桉树枝瘿姬小蜂

-研究学者

  • 罗基同
  • 常明山
  • 吴耀军
  • 杨振德
  • 梁一萍
  • 蒋金培
  • 陈元生
  • 李德伟
  • 王缉健
  • 陈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静; 王蕊蕊; 丁芷柔; 胡平; 郭春晖; 彭欣; 王瀚棠; 杨振德
    • 摘要: 【目的】桉树枝瘿姬小蜂是一种林业的重要入侵害虫,为了探明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寄主适应机制,研究2种不同寄主植物对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分别取食巨园桉DH 201-2和窿缘桉的桉树枝瘿姬小蜂雌性成虫为材料,采用Illumina H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细菌16S r DNA基因的V3+V4区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取食2种寄主植物的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细菌16S r DNA基因序列文库共得到273461条有效序列,在97%相似度聚类分析得到230个细菌OTUs,其中取食巨园桉DH201-2的雌成虫体内鉴定出206个OTUs,取食窿缘桉的雌成虫体内鉴定出171个OTUs。取食巨园桉DH201-2的雌成虫体内细菌的种类更多,细菌群落丰富度更高,但多样性较低;取食窿缘桉的雌成虫体内细菌种类较少,细菌群落丰富度更低,多样性更高。取食2种寄主植物的桉树枝瘿姬小蜂雌成虫体内细菌共注释得到14门24纲41目73科123属,有83个注释到了种;两者体内细菌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均大于90%。取食巨园桉DH201-2的雌成虫体内细菌的优势菌属为立克次氏体属,相对丰度高达93.11%,物种多样性较低;取食窿缘桉的雌成虫体内细菌的优势属为立克次氏体属,其相对丰度为73.61%,物种多样性较高。【结论】取食2种不同寄主植物的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有明显差异,说明寄主植物能够影响害虫体内细菌的组成与结构。
    • 关月姗; 朱方丽; 杨仪韩; 曹惠怡; 严玉宁; 王兴民
    • 摘要: 【目的】对桉属树木的重要害虫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生物学特征进行详细调查,以期深入了解该害虫的生物学特征及发生为害规律。【方法】对桉树枝瘿姬小蜂雌性生殖系统、卵、虫瘿进行解剖,观察其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过程,测量其各发育阶段的虫瘿、虫室和幼体的体积及薄壁细胞层的厚度。【结果】桉树枝瘿姬小蜂完成胚胎发育约需138 h,由3个阶段组成:产卵后0-24 h为营养物质聚集期;36-84 h为胚胎期;96-138 h为孵化期。桉树枝瘿姬小蜂在虫瘿内完成发育,其发育过程与虫瘿发育过程保持一致。虫瘿结构由3个基本层组成,由外至内分别为表皮层、中间层和薄壁细胞层。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体积增长速率随发育时间呈现单峰型,在30 d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虫瘿体积的增长速率呈抛物线状,并且虫瘿内薄壁细胞层厚度随发育时间也呈现抛物线状,其前期增长较快,后期下降变缓。【结论】桉树枝瘿姬小蜂发育至25 d时处于取食量较小的低龄阶段,而虫瘿内薄壁细胞层(食物)厚度已达到最大,为幼虫体积快速增大阶段作好准备。
    • 郭春晖; 王蕊蕊; 马洪轩; 彭欣; 王瀚棠; 周静; 丁芷柔; 王雪; 杨振德
    • 摘要: 【目的】研究桉树枝瘿姬小蜂、寄主桉树及其天敌孟氏胯姬小蜂三者体内细菌的相似性,明确内生细菌在桉树枝瘿姬小蜂入侵过程中的作用,为桉树枝瘿姬小蜂入侵和爆发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巨园桉DH201-2叶柄和叶脉,无羽化孔虫瘿组织,南宁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和雌成虫,四川桉树枝瘿姬小蜂雌成虫和孟氏胯姬小蜂成虫为材料,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寄主桉树及其天敌孟氏胯姬小蜂三者体内细菌的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桉树枝瘿姬小蜂、寄主桉树及其天敌孟氏胯姬小蜂三者体内共发现24个门,55个纲,126个目,225个科和497个属的细菌。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巨园桉DH201-2和无羽化孔虫瘿组织体内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和成虫体内菌群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体内菌群组成与孟氏胯姬小蜂成虫体内菌群组成相似。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所有样本的优势菌门;甲基杆菌属(Methylbacillus)为巨园桉DH201-2的优势菌属,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为无羽化孔虫瘿组织内生菌的优势菌属,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为桉树枝瘿姬小蜂幼虫,成虫和孟氏胯姬小蜂成虫内生菌的优势菌属。【结论】桉树、桉树枝瘿姬小蜂和孟氏胯姬小蜂三者体内细菌具有一定相似性,表明三者在共有细菌之间具有密切联系。
    • 劳家鸿; 蒋腾洋; 刘光锐; 杨振德; 林亿群; 李俊珏; 彭小团; 郑琳柯; 丁芷柔
    • 摘要: 本试验研究了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两种优势细菌(E4、N14)对桉树组培苗叶片光合生理、叶绿素荧光特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阐明桉树枝瘿姬小蜂与寄主桉树的互作关系及建立该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提供参考。试验以等量体积清水为对照(CK),设置10 mL稀释的E4菌液(E4)、10 mL稀释的N14菌液(N14)、两种稀释菌液各5 mL的混合菌液(E4+N14)处理,均匀喷洒桉树组培苗叶片,喷洒结束7 d后测定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E4处理的游离脯氨酸(PRO)、叶绿素含量(Chl a、Chl b、Chl a+b)、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PSⅡ实际光量子产量(Yield)、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PSⅡ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均显著高于CK,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胞间CO_(2)浓度(Ci)显著低于其它处理,其余指标相比CK无显著变化。N14处理的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CK;叶绿素各指标低于CK,且除Chl b含量外,均与CK差异显著;除Ci显著高于CK外,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显著低于CK。E4+N14处理各项指标总体来说介于E4和N14处理之间,且多数与CK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i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其余光合作用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呈负相关;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与叶绿素含量、除Ci外的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呈负相关;除Ci外,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但指标间的相关程度不同。表明两种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优势细菌中,E4倾向于提高桉树组培苗叶片的光合生理指标,降低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而N14作用相反,两种菌的混合液作用介于两种单菌处理之间,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桉树正常生理代谢平衡。
    • 丁芷柔; 王蕊蕊; 周静; 郭春晖; 彭欣; 王瀚棠; 王雪; 杨振德
    • 摘要: 为阐明桉树枝瘿姬小蜂对不同桉树的适应机制,采用传统的细菌分离与16S rDNA相结合的鉴定方法研究巨园桉(DH 201-2)和窿缘桉2种不同寄主对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可培养细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DH 201-2为寄主植物的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可培养细菌的种类和多样性均高于以窿缘桉为寄主植物,其中以DH 201-2为寄主的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可培养的细菌有4门6纲15属,菌群的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90、0.84、2.03、0.72;以窿缘桉为寄主的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可培养细菌仅有4门5纲9属,菌群的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也较低,分别为0.59、0.73、1.60、0.67。寄主为DH 201-2和窿缘桉的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可培养优势菌属除了共有的泛菌属外分别为葡萄球菌属和短小杆菌属,说明寄主植物对桉树枝瘿姬小蜂体内细菌的种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有显著影响。
    • 陈元生; 李红征; 彭观地
    • 摘要: 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是严重危害桉树的叶梢致瘿性害虫,准确预报是防治其疫情扩散蔓延的关键.2014—2020年连续7 a利用黄色粘虫板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并与气象因子进行回归分析,据此建立成虫发生量预测预报模型;利用有效积温预测法进行越冬代成虫发生期预测;采用5月成虫监测数量预测6月第1代幼虫危害程度.结果表明,月平均气温(x5)、月平均最高气温(x2)、月降雨天数(x7)是影响赣南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发生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是该蜂成虫发生量的最主要的决策因子,而月降雨天数则是该蜂成虫发生量的主要制约因子;经逐步回归分析,建立该蜂成虫发生量短期预测预报模型,经检验,其预报准确率可达94.16%;根据调查所得越冬虫蛹始盛发育进度,利用有效积温公式,可以准确预测越冬代成虫始盛发生期;利用5月的成虫监测数量可以准确预测6月的虫瘿数(危害程度).经过系统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发生期、成虫发生量和虫瘿危害程度的预测预报方法和模型.经在生产中验证,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吻合,说明所获得的预测模型是可靠的、测报方法是可行的.
    • 陈元生; 罗致迪; 于海萍
    • 摘要: 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具有偏雌性的特点,了解桉树枝瘿姬小蜂的性比规律,有利于监测和掌控该蜂的种群动态,便于及时有效防控该蜂.2017年至2019年,采用在桉树Eucalyptus林中悬挂黄色粘虫板的方法,监测、观察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的发生动态,通过分析该蜂雄成虫比率及其影响因子,以弄清生态因子对该蜂雄成虫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赣南桉树枝瘿姬小蜂雄成虫平均比率为2.44% ~34.05%,呈现季节波动性,在4-8月期间,雄成虫比率随时间推移逐渐上升,至7-8月时达到高峰,之后(9-11月)呈波浪式缓慢下降趋势.该蜂雄成虫比率与温度密切相关,在4-8月期间,雄成虫比率与月平均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87,P<0.01),而在9-11月期间,则随温度下降而缓慢下降;另外,由于2019年的夏秋温度比其它年份更高,导致2019年的雄成虫比率显著高于2017年和2018年.桉树品种也影响着该蜂性比,窿缘桉E.exserta上的该蜂雄成虫比率显著地高于DH201-2(E.grandis×E.tereticornis)和大叶桉E.robusta上的雄成虫比率(P<0.01).桉树枝瘿姬小蜂雄成虫比率与其种群动态存在一定关系,雄成虫比率与其成虫数量呈弱负相关关系.
    • 陈元生; 闫闯; 黄名广
    • 摘要: [目的]桉树枝瘿姬小蜂是危害桉树的重要致瘿性害虫,受多种内外因素影响.本文旨在摸清生态环境因子与桉树枝瘿姬小蜂发生的关系,以便于及时掌握其发生动态及有效防控该蜂.[方法]利用黄色粘虫板、采用样地系统调查与室内饲养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与分析了温度、寄主种类、树高、坡向、坡位等5种生态因子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的影响.[结果]在气候因子中,温度是影响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动态的主导因子,该蜂成虫出蜂量与温度密切相关,表现出正相关趋势(R2= 0.8918).不同桉树林内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种群数量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无性系DH201-2>窿缘桉>大叶桉.桉树枝瘿姬小蜂发生率、虫瘿数量与桉树树高呈显著负相关(R2≥0.8684),且主要危害4 m以下的桉树林;该蜂虫瘿主要分布在离地面1~3 m的高度范围内.在巨桉林内,在立地因子中,坡向、坡位显著影响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发生危害及虫瘿数量.就坡向而言,桉树枝瘿姬小蜂的虫瘿数量南坡>东坡≈西坡>北坡;就坡位而言,该蜂虫瘿数量下坡>中坡>上坡.[结论]掌握气候因子、食物因子、立地因子等生态因子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发生危害和种群数量的影响规律,有助于为害虫的监测和防控工作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 彭欣; 王瀚棠; 郭春晖; 杨振德; 周静; 王雪; 丁芷柔
    • 摘要: [目的] 对入侵性致瘿害虫桉树枝瘿姬小蜂(膜翅目:姬小蜂科)进行 EST-SSR引物开发和隐种鉴定,为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遗传学研究及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 Illumina HiSeqTM 2000 测序平台对 3个地理种群的桉树枝瘿姬小蜂雌性成虫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 MISA和 Primer Premier 3软件进行 EST-SSR 标记的搜索、挖掘和引物设计.选取 400对 EST-SSR引物,结合国外报道的 14对多态性 G-SSR引物,应用 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效率,并用 8%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引物多态性.基于桉树枝瘿姬小蜂 COI 基因序列数据对我国 14 个地理种群 320 个桉树枝瘿姬小蜂雌性成虫样本进行隐种鉴定.[结果] 1 ) 共获得277 048 525条 clean reads,包括 82. 86 G个核苷酸,组装后得到44 878个 unigene,平均长度 1 082. 76 bp,N50 为1 976 bp; 利用 MISA软件搜索到 EST-SSR位点14 190个,其中主要重复类型是单核苷酸重复(占总 EST-SSR 的69. 63%) ,其次是二核苷酸重复和三核苷酸重复(分别占总 EST-SSR 的 16. 17%、13. 51%). 2) 400 对 EST-SSR引物中有 205对引物可有效扩增出目的片段,扩增效率 51. 25% ,国外报道的 14 对 G-SSR 引物均能扩增出目的片段; 3) 用 8%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 SSR引物多态性,最终筛选出 10 对多态性良好的 EST-SSR 引物,国外报道的 14对 G-SSR引物中仅有 LiSS2、LiSS5、LiSS13在我国桉树枝瘿姬小蜂样本中存在多态性; 4) 从我国14个桉树枝瘿姬小蜂地理种群中共获得 320条 605 bp 的 COI 基因序列,基于桉树枝瘿姬小蜂 COI 基因序列构建的 NJ系统发育树表明,我国仅存在 A、B 2种类型的桉树枝瘿姬小蜂隐种,样本比例约为 1 ∶ 2.[结论] 筛选出 10对适合我国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遗传学研究的 EST-SSR引物.我国存在 A、B 2种类型的桉树枝瘿姬小蜂隐种,其中隐种 A首次在我国发现,桉树枝瘿姬小蜂的隐种鉴定可为该害虫在生物防治中采用正确的生物型提供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