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栖息地选择

栖息地选择

栖息地选择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49篇,主要集中在动物学、林业、普通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66552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动物学研究、四川动物、兽类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中国动物学会北方七省市区动物学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等;栖息地选择的相关文献由486位作者贡献,包括郑光美、张正旺、刘迺发等。

栖息地选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1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6552 占比:99.78%

总计:66701篇

栖息地选择—发文趋势图

栖息地选择

-研究学者

  • 郑光美
  • 张正旺
  • 刘迺发
  • 张恩迪
  • 胡杰
  • 吴逸群
  • 孙悦华
  • 徐峰
  • 殷守敬
  • 马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彦汲; 杨淑贞; 王伟波; 徐卫南; 鲁庆斌
    • 摘要: 2018年和2019年春季,借助于野外红外触发相机技术,在浙江省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对红腹锦鸡逃逸种群的栖息地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逃逸的红腹锦鸡倾向选择中坡位、坡度中等(31.57±2.78°)的阔叶林与针叶林栖息,其乔木盖度较低(50±7%)和倒木数量较少(每10 m^(2)根数为4.71±0.86)而落叶盖度较大(90±4%),并具有优良的避风性和中等湿润度的土壤(p0.05).分析表明,逃逸的红腹锦鸡种群主要在食物资源丰富、视野较为开阔的林地栖息繁衍和建群,其栖息地选择能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和选择可塑性.综上所述,逃逸红腹锦鸡的栖息地选择可能受食物、隐蔽性、气候、地理条件和障碍物的影响.
    • 宋璇紫; 米玛旺堆
    • 摘要: 【目的】明确西藏中南部影响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栖息地选择各因素的权重与作用机理,为高原鼠兔种群数量预测与调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对西藏中南部30个样线的高原鼠兔栖息地进行了调查,计算测量并比较土壤因子、植物因子与环境因子等19个生态因子。【结果】栖息地的土壤湿度、土壤电导率、土壤盐分、植被覆盖度、海拔、建筑距离、竞争性动物在鼠兔利用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道路距离、土壤电导率、物种丰富度等影响高原鼠兔栖息地的选择;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高原鼠兔栖息地选择的最为主要因子为竞争性动物、土壤湿度与土壤电导率。【结论】高原鼠兔在西藏中南部选择土壤湿度较低、土壤电导率与盐分低、海拔较高、无竞争性动物存在、食物资源充足、远离捕食者的栖息地。
    • 满慧; 黄保祥; 齐进哲; 姜广顺
    • 摘要: 华北豹(Panthera pardus japonensis)作为我国特有的豹亚种,是华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之一,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和功能发挥中起着不可或缺的生态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对于华北豹种群空间分布及其栖息地选择等基本生态学规律了解依然十分不足,严重限制了科学保护策略的制定。本研究基于自动相机监测数据,应用资源选择函数模型(RSFs)对山西阳城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华北豹种群空间分布和栖息地选择进行了分析,探讨华北豹的潜在猎物、自然环境、人为景观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其栖息地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北豹的出现概率随蒙古兔(Lepus tolai)的出现而显著增加,随家畜与狗的出现而显著降低,水源地和植被状况也是影响华北豹栖息地选择的重要因素。应加强不同空间尺度下华北豹种群时空分布及其驱动因素的研究,探索环境、气候变化以及人为干扰等多因素胁迫下华北豹的生态适应机制,为更加科学有效地保护华北豹种群,实现人豹和谐共存提供理论依据。
    • 李崇清; 田基鹏; 杨光美; 彭彩淳; 粟海军
    • 摘要: 了解同域分布的野生动物近缘种如何共存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并采用核密度估计和占域模型对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4种主要有蹄类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小麂(Muntiacus reevesi)和野猪(Sus scrofa)的时空共存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4种有蹄类动物活动时间总体分化不大,具有较高的时间重叠,其中中华鬣羚和毛冠鹿的重叠程度最高(△=0.88);在空间上,各物种间都表现为重叠关系而回避关系不明显,不过对栖息地的选择差异,避免了生存资源的强烈竞争。本研究初步揭示了有蹄类在习水保护区同域共存的模式,可为后续生态研究与保护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 田敏; 杨剑虹; 范姝云; 安莉; 张志雄; 张玲
    • 摘要: 标志放流技术如今已成为生物资源研究的重要手段,运用在种群年龄构成、成活率和病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资源量、食性等种群动态研究,以及水生动物栖息地选择、运动及洄游行为等行为生理研究方面,对增殖放流的效果评价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对现有标志方法的应用效果和云南省标志放流情况进行综述和讨论,并对云南省鱼类标记放流技术发展进行分析探索,进一步推动标志技术在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平衡的维持等方面的科学合理运用,以期为云南省乃至中国的标志放流技术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 胡娟; 谢培根; 李婷婷; 郭瑞; 许丽娟; 宋虓; 徐爱春
    • 摘要: 生态位分化是解释物种共存的重要理论。Schonenr认为空间维度对生态位差异形成的影响程度最高,营养维度次之,时间维度则最后被启动。为验证这一假说,我们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塘山区域采用公里网格法布设52台红外相机,对同域分布且食性相似的黑麂和小麂种群进行监测,计算平均拍摄率,分析不同季节黑麂和小麂对不同植被类型、海拔、坡位、水源距离的选择差异,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二者日活动节律及重叠程度。结果显示,(1)黑麂和小麂对空间生态位的选择出现分化:黑麂偏好针阔混交林,主要栖息于1 301~1 500 m的高海拔地区,回避下坡位和谷地,在距离水源较近的区域内活动频繁;小麂则偏好落叶阔叶林,主要栖息于901~1 100 m的中海拔地区,偏好中坡位,回避谷地,对水源距离没有明显的选择倾向。(2)黑麂和小麂均为晨昏性活动的昼行性动物,二者全年日活动节律重叠程度较高(Δ4=0.86),仅冬季较低(Δ1=0.65)。上述结果支持Schonenr的假说:首先,空间维度对物种生态位分化的影响大于时间维度,龙塘山区域黑麂和小麂主要通过选择不同的栖息地来增加空间回避,降低二者的竞争;其次,这种模式存在季节差异,冬季由于可利用的资源减少,竞争加剧,二者通过调整日活动节律,增加时间生态位分化程度,从而实现同域共存。
    • 王丞; 王亚强; 李海波; 冉伟; 杨朝辉; 樊涵; 张明明
    • 摘要: 野生动物栖息地选择与日活动节律是其长期生存适应的结果,对物种生存繁衍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组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布设了41台红外相机进行监测和研究.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利用占域模型(Occupancy model)和核密度估计方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对食蟹獴(Herpestes urva)的栖息地选择和日活动节律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1)食蟹獴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出现频率最高,在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出现频率最低,并集中出现于中低海拔区域;(2)在8种栖息地选择影响因素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因子为针阔混交林、海拔、水源地和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4种.其中,食蟹獴明显选择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β=1.79±1.19 SE),明显排斥针阔混交林(β=-1.93±1.30 SE),海拔高度、离水源地的距离与占用率呈明显负相关;(3)年活动节律显示,食蟹獴在雨季活动明显增多,4-9月的活动频次在全年活动中占比达83.50%;(4)食蟹獴为完全昼行性物种,日活动时间分配较为平均,在9:00-10:00和13:00-14:00活跃度低,日活动高峰出现在11:00-13:00.梵净山地区作为食蟹獴分布区的北端,其典型的山地气候特征和植被类型与其他分布区存在显著差异,并面临不同的捕食风险和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食蟹獴对栖息地的选择方式和活动节律也出现了适应性的变化.
    • 陈晨; 张楚婕; 汪沐阳; 杨维康
    • 摘要: 岩羊Pseudois nayaur是一种典型的高山有蹄类动物,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为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作为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岩羊是雪豹Panthera uncia的主要食物来源,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有着非常重要的生态意义.为有效保护该物种,国内外学者针对岩羊的生态生物学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从岩羊的形态特征与分类学、地理分布与种群动态、食性、栖息地选择与生境适宜性评价、集群特征、行为和繁殖生态等方面综述了该物种的研究进展,建议在种群动态、与同域分布的其他有蹄类物种的竞争关系、气候变化下的生境质量评估、亚种划分和高原适应机制等方面加强岩羊的基础性研究,以期为岩羊生态与保护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
    • 伍烨菱; 赵峰; 庄平
    • 摘要: 虾蟹类早期发育阶段栖息地的适宜与否,直接决定着其成活率及天然资源的有效补充,栖息地选择利用研究对于保护虾蟹类资源及其栖息地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国内外虾蟹类幼体栖息地选择利用相关研究进展,发现虾蟹类幼体对生态结构复杂的栖息生境,如海藻(草)床、牡蛎或贝壳礁、盐沼湿地等具有选择偏好,且随着幼体的发育,可能发生迁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将影响幼体栖息地选择利用结果,主要包括捕食者、盐度、光照、水温、水深、潮汐及洋流、栖息地的特定信号和栖息地碎片化等.通过比较国内外研究进展,从虾蟹类早期发育阶段栖息生境需求、选择利用过程和机制、主要栖息地育幼功能及栖息地生态修复几个方面,对虾蟹类早期发育阶段的栖息地选择利用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国内虾蟹类资源养护和栖息地生态修复提供基本资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