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枢密院

枢密院

枢密院的相关文献在1944年到2021年内共计30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4篇、相关期刊218种,包括内蒙古社会科学、中州学刊、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枢密院的相关文献由271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天明、张明、任俊荣等。

枢密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4 占比:100.00%

总计:304篇

枢密院—发文趋势图

枢密院

-研究学者

  • 何天明
  • 张明
  • 任俊荣
  • 俞兆鹏
  • 修晓波
  • 史继刚
  • 崔乐
  • 张其凡
  • 张超英
  • 李宁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姚秦川
    • 摘要: 王旦字子明,北宋时期大名府莘县人,曾执政十八载,为相十二年。王旦为人宽厚,且极具雅量,凡事总替他人考虑,深受众人敬重。北宋时期,王旦负责中书省的工作,寇准则执掌枢密院。中书省是政务中枢,掌管机要,发布政令,是行政机关。枢密院则为管理军事机密、连防工作的军事机关。这两个官署都是当时最高的国务机构,被称为“二府”。当时,寇准并不用正眼瞧王旦,他觉得对方根本不能和自己比,他也总想方设法让王旦在皇上面前出丑。
    • 张孝芳; 张静旖
    • 摘要: 作为泰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枢密院在泰国政治中的作用深刻反映了国家建设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作为朱拉隆功改革的成果,枢密院有助于君主加强集权,从而推动泰国的国家建设.泰国民主政治进程启动后,经过普密蓬国王及前枢密院主席炳· 廷素拉暖数十年的经营,枢密院逐渐成为国王汇聚政治资源的场所.国王通过枢密院成员的社会网络缔造了其与军队、司法机构的政治联盟,形成与民选政府相对的"平行国家",但民选的他信或亲他信政府凭借选票所代表的民意支持,冲击了"平行国家"相对于民选政府所具有的权力优势.作为"平行国家"的枢纽,枢密院通过传递信号、为政变背书及支持非民选政府组建等方式来维护"平行国家"的权威及利益.
    • 摘要: 英国“伦敦桥行动”外泄近日,美媒曝光了被列为英国最高机密的“伦敦桥行动”。“伦敦桥行动”是关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后的应对计划,内容包括所有政府机关在10分钟内降半旗,查尔斯王子发表电视演说,追悼会将在伦敦圣保罗教堂举行等等。这也证实了先前的传闻,称女王的私人秘书将以“伦敦桥倒了”(London Bridge is down)作为密语,依序将女王死讯通知首相、内阁成员、枢密院成员、军方将领等高阶官员。让英国政府更加尴尬的是,严格保密的王储查尔斯王子登基计划“春潮行动”也遭外泄。
    • 韩冠群
    • 摘要: 宋孝宗即位后任用宦官担任诸军承受官,绕过进奏院和通进司,建立起诸军承受—入内内侍省—御前的军政文书通进渠道,从而实现皇帝对军政事务的直接领导.同时自乾道九年武官张说担任枢密院长官开始,军务文书不再接受中书门下省的审驳覆奏而独立行文.这与自乾道九年十月至淳熙八年八月,宰执不再兼任枢密院长贰、宰相长期空缺等,都是宋孝宗分割二府,恢复枢密院独立性,实现皇帝独掌军政大权的措施.由此宋孝宗一度建立起君主独断统治.不过随着孝宗政治理想的日渐消退,特别是其难以完全摆脱成熟的文官体制的制约,最终导致君主独断统治在淳熙九年走向终结.从动态演变的角度来考察,在孝宗统治的前二十年是君主独断统治,而后期的七年间,中枢政治又回归到君臣共治的格局中.
    • 雷家圣
    • 摘要: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执政时期,王安石虽然主导了财经、教育等多项改革政策,但在军事与拓边方面,神宗却是主要的决策与指挥者。神宗时期的枢密院长官,多为与王安石政见相左的保守派官员,往往不参与军事决策,无法发挥为神宗提供建议的作用。因此神宗在军事上的重大决策,经常是在宰相、枢密院不知情的情形下,与边臣将帅讨论后即付诸实行,神宗甚至对军事行动的细节直接干预指挥。这种独断专行的做法以及对幕僚单位的忽视,导致军事决策缺乏严谨性,最后遭致宋夏战争的失败。
    • 杜文玉
    • 摘要: 西掖指中书省,具体指省内的中书舍人院,方位在大明宫中轴线以西,唐后期亦指翰林学士院,其中西学士院位于翰林院以南,东学士院位于金銮殿以西;大明官西院则指枢密院,位于中书省以北.这些都是唐朝的中枢机要之司,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掖的称呼早在汉代就已存在,称枢密院为西院应始于唐代中后期.西掖与西院的称呼一直延续到两宋时期.
    • 魏淑霞
    • 摘要: 西夏枢密院设于明道二年,“(缔薪)(卢领)”乃西夏枢密院蕃名号.据史料记载所见西夏枢密院的职官名号有:东拒、副、入名、枢密使、都枢密使、左枢密使、右枢密使、都枢密、枢密直学士、押进枢密副都承旨、承旨、都案、案头、司吏等.西夏枢密院设置枢密使、都枢密使、承旨等大体与宋制相同,但枢密都案是宋朝所没有的.从西夏枢密院的职掌看,其权力经历了逐渐强化的演变过程.西夏中后期,枢密院依然是西夏的最高军事指挥机构,掌军籍、军权;掌武职官员的考课、承袭、请任、赏赐;受理涉及武职人员的案件等.凡涉及军事武备武职人员之事,尽在枢密院掌控范围之内.
    • 王显宁
    • 摘要: 要理解戴雪的帝国宪制观,仅从议会主权、法律主治、宪法惯例的角度挖掘远远不够,应当从更广阔的外部视角、更准确的历史阶段和更深刻的帝国宪制等角度予以把握。戴雪从一个更为宏观的外部视角——帝国宪制出发,立足英国19世纪面临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分析英格兰与苏格兰、爱尔兰的联合,联邦政治,枢密院对社会进程、国家构成的影响,针对"帝国"的建立与延续提出观点看法,也向统治者、政治家展示出了研究帝国宪制应当着重注意的问题。从这一角度研究戴雪的宪制理论,是理解其政治抱负和困惑的重要切入点。这对于理解当时英国国家建构和政治走向有重要意义,也为关心本民族发展、国家命运的学者们提供了一种宏观、深刻的研究范式。
    • 孙大坤
    • 摘要: 辽朝共有北南二枢密院,但每一枢密院可以由两名或以上枢密使共同执掌。辽朝的知枢密院事实乃未经正授的枢密使,因此当辽朝同一枢密院内有枢密使与知枢密院事并立,实际上也相当于该枢密院同时受两位同级别长官管辖。辽朝枢密院一院多使现象的制度渊源来自于五代,一方面因袭了晚唐五代两名枢密使共同执掌枢密院的传统,另一方面继承并推动了枢密院地位不断上升的趋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