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林蛙

林蛙

林蛙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961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动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4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8501篇;相关期刊201种,包括四川动物、吉林林业科技、中国林副特产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6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会议、第七届中国中医药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交流会等;林蛙的相关文献由136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凤春、胡耀辉、滕利荣等。

林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4 占比:4.53%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20%

专利文献>

论文:8501 占比:95.27%

总计:8923篇

林蛙—发文趋势图

林蛙

-研究学者

  • 张凤春
  • 胡耀辉
  • 滕利荣
  • 于寒松
  • 刘俊梅
  • 孟庆繁
  • 朴春红
  • 王玉华
  • 张铁华
  • 邓旭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程永春
    • 摘要: 随着国家全面禁止采伐和封山育林工作的不断深入,五道沟林场职工由原来的采伐砍树转为植树护林和多种经营。许多职工只能另寻出路自谋职业,林场新增了5家养蜂户,华文彬就是其中之一。他三十五六岁,年富力强,头脑精明,在一条被称作“死孩子塘”(那是过去村里扔小死孩的地方。当地习俗,不满5岁的孩子死后,不能埋葬,只能扔到沟塘子里)的沟岔养殖林蛙林蛙养殖春季孵化和秋后抓捕用工多,夏季林蛙都上山捕食昆虫自然生长,人就清闲无事。所以,他就从我这里购买30群蜜蜂进行饲养。做到充分利用时间,也算是多种经营吧。
    • 户国; 郭佳祥; 栾培贤
    • 摘要: 林蛙是以名贵药材“哈士蟆油”广为人知的东北林区特产,应用于增养殖的林蛙种类主要有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黑龙江林蛙(R.amurensis)和中国林蛙(R.chensinensis)。2020年5月以来,随着管理体制的转变,林蛙资源面临以保护为主转为保护与利用并重的新局面,人工增养殖已成为林蛙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综述了东北地区林蛙增养殖历史、种质资源、饲料营养、疾病和环境控制以及产品加工流通等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了当前制约林蛙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如全产业链多项核心技术亟待攻克、产业尚需转型升级、林蛙种质资源监测、评价与利用等,提出了支撑林蛙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黄权; 刘新宇
    • 摘要: 林蛙是集食、药、补价值于一身的名贵蛙类,在维持森林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探讨了东北地区林蛙养殖背景、养殖技术与特点等,分析了林蛙增养殖目前存在的困境,并提出进一步加强林蛙资源保护管理的建议,以期促进林蛙增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 谢沛璇; 姜岩; 安琪; 张中怀; 王春仁; 张旭
    • 摘要: 为了解黑龙江省林蛙肺部寄生线虫的种类和感染情况,2019年-2020年在黑龙江省采集黑龙江林蛙778只和东北林蛙174只,从其肺脏内检获线虫进行形态学鉴定后,提取虫体DNA,用通用引物对其核糖体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克隆和测序,经Blast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应用MEGA 6.0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同时分析林蛙肺线虫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黑龙江林蛙和东北林蛙检出的肺线虫形态一致,初步鉴定为蟾蜍棒线虫(Rhabdias bufonis)。获得的ITS序列长度为711 bp,与GenBank中已公布的蟾蜍棒线虫(KF999593)序列的相似性为99.43%,与蟾蜍棒线虫(KF999593)处于同一分支中。依据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该虫体为蟾蜍棒线虫。2种林蛙肺脏线虫总感染率为90.97%,平均感染强度为13.45条。东北林蛙肺线虫的感染率和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89.66%和18.19条;黑龙江林蛙感染率和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91.26%和12.41条,2种林蛙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可为黑龙江省林蛙肺线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孔繁景
    • 摘要: 通过对友好林业局自然资源现状、林蛙养殖的现状、养殖规模、养殖方式、管理措施、政策扶持以及阻碍林蛙养殖发展的若干问题的调研分析,提出发展集约化林蛙养殖,加大林蛙繁殖、天然饵饲、品种优化等科技研发力度等促进林蛙产业发展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 李玉莹; 金莉莉; 王秋雨
    • 摘要: 林蛙属(Rana)物种是一类具有鼓膜和背侧褶皱,脚趾有蹼,颞面黑色,非繁殖期在山林生活的棕色蛙类.生活在北方(高纬度或高海拔)的林蛙具有耐冻性,能够忍受结冰环境而不死亡.研究表明:林蛙在低温胁迫下的存活得益于其冷冻保护系统,葡萄糖和尿素是2种主要的冷冻保护剂.进入秋季,林蛙通过蛋白质分解和脂质代谢增加体内糖原储备,遭遇低温后通过调节糖酵解和糖异生反应满足其生存的需要,尿素循环和转运相关蛋白也受到生化调节.
    • 李玉莹; 金莉莉; 王秋雨
    • 摘要: 林蛙属(Rana)物种是一类具有鼓膜和背侧褶皱,脚趾有蹼,颞面黑色,非繁殖期在山林生活的棕色蛙类。生活在北方(高纬度或高海拔)的林蛙具有耐冻性,能够忍受结冰环境而不死亡。研究表明:林蛙在低温胁迫下的存活得益于其冷冻保护系统,葡萄糖和尿素是2种主要的冷冻保护剂。进入秋季,林蛙通过蛋白质分解和脂质代谢增加体内糖原储备,遭遇低温后通过调节糖酵解和糖异生反应满足其生存的需要,尿素循环和转运相关蛋白也受到生化调节。
    • 刘悦; 邵学超; 王天添; 王鑫莹; 李南; 赵云冬; 夏薇; 孙丽媛
    • 摘要: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东北林蛙抗菌肽dybowskin-1 ST的进化、结构及抗原表位预测,分析其抑菌机理及结构性质,应用小鼠伤口愈合实验及体外抑菌实验进行活性验证.同时为改良亲本肽、进行新型衍生肽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使用软件MEGA X对dybowskin-1 ST及其他蛙类抗菌肽进行同源性比对并绘制系统进化树;通过在线软件ProtParam、 ProtScale、PeptideCutter、SignalP、TMHMM Server分别预测抗菌肽dybowskin-1 ST的理化参数、亲/疏水性、剪切位点、信号肽及跨膜区域;分别应用SOPMA、Jpred4及DNAstar Protean软件多重分析预测dybowskin-1 ST的二级结构,利用SWISS-MODEL和I-TASSER软件进行三级结构预测.通过在线软件ABCpred和SYFPEITHI进行T/B抗原表位预测.构建小鼠伤口模型,观察dybowskin-1 ST促进伤口愈合活性.应用纸片法及96孔板法,确定dybowskin-1 ST的抑菌活性.抗菌肽dybowskin-1 ST含有59个氨基酸,其中亮氨酸占16.9%,分子式为C318Hs10N80O93S2,理论等电点为5.10,电荷量为-2.抗菌肽dybowskin-1 ST与东北林蛙抗菌肽dybowskin-1CDYa亲缘较近.三种方法二级结构预测结果相似,dybowskin-1 ST中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无规卷曲,所占比例分别为44.07%、16.95%、3.39%、35.39%.三级结构预测中显示该抗菌肽大部分为α-螺旋结构,抗菌肽dybowskin-1 ST总体预测为亲水性蛋白,具有信号肽序列.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其分泌线粒体靶向肽的可能性为0.944.该蛋白属于膜外蛋白,无跨膜结构区,有7个磷酸化位点,3个T细胞抗原表位和8个B细胞抗原表位.dybowskin-1ST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能够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但对真菌及耐药菌的抑菌活性有限.dybowskin-1 ST结构中虽富含α-螺旋,但验证实验表明其抑菌能力仍有待加强,原因可能是由于其带负电荷且为亲水性蛋白,以提高正电荷数及改变疏水性为基本思路进行氨基酸改造可获得活性升级的衍生肽.
    • 韩德承
    • 摘要: 在我国东北,有与人参、鹿茸称为“东北新三宝”的高级滋补佳品,它就是被医学界称作为“绿色保健软黄金”的哈士蟆油。哈士蟆油是东北雌性林蛙的输卵管,轻轻划开肚皮,用镊子小心翼翼的取出,摘净附着在输卵管上的黑膜,洗净血渍,然后搭在细绳上,成型晒干即成。林蛙每年于秋分至小雪季节捕捉,东北有民谚说“哈士蟆白露出油筋,寒露出半油,霜降灌满油”,以霜降时捕捉质量最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