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杨梅

杨梅

杨梅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3年内共计4845篇,主要集中在园艺、轻工业、手工业、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98篇、会议论文52篇、专利文献2295篇;相关期刊783种,包括福建果树、中国果业信息、果农之友等; 相关会议44种,包括2016年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农业与气象论坛、湖南省园艺学会第十次全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第二届农产品加工与保鲜、贮运新技术及食品安全科技论坛等;杨梅的相关文献由6354位作者贡献,包括戚行江、梁森苗、郑锡良等。

杨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98 占比:51.56%

会议论文>

论文:52 占比:1.07%

专利文献>

论文:2295 占比:47.37%

总计:4845篇

杨梅—发文趋势图

杨梅

-研究学者

  • 戚行江
  • 梁森苗
  • 郑锡良
  • 任海英
  • 柴春燕
  • 张泽煌
  • 林旗华
  • 钟秋珍
  • 孙婉儿
  • 张淑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任海英; 戚行江; 俞浙萍; 张淑文; 郑锡良
    • 摘要: 衰弱病是杨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杨梅衰弱病发生的原因多而复杂,给该病害的防控带来很大困难。本文概述了杨梅衰弱病的研究现状以及主要的防控技术,主要从衰弱病杨梅树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根围土壤次生代谢物质、土壤理化性质劣变等方面介绍了杨梅衰弱病机理的研究进展;并从施用生物有机肥、生物炭基肥、喷施叶面肥提升品质等农艺措施,间作改良土壤植物、废弃枝叶回园利用等生态措施,控制花果数量、更新修剪等物理措施,泼浇低毒高效杀菌剂等化学措施,土壤施入微生态制剂等生物措施介绍了杨梅衰弱病防控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杨梅衰弱病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及防控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 彭健健; 王增; 张勇; 刘海英; 顾光同; 彭欣怡; 吴家森; 叶子豪; 张申; 尚世宇
    • 摘要: 【目的】构建杨梅Myrica rubra一元相容性单株生物量模型,为杨梅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及生物量精确估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48株杨梅标准木实测数据,在以地径、树高、冠幅为自变量建立独立单株生物量模型基础上,运用非线性误差变量模型法,对浙江仙居县杨梅人工林相容性单株生物量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拟合出的独立单株生物量模型中,以地径(x_(1))为自变量的幂函数模型决定系数为最大,叶片生物量(y_(1))、枝干生物量(y_(2))、根系生物量(y_(3))及总生物量(y_(0))模型分别为y_(1)=0.004x_(1)^(2.795)、y_(2)=0.003x_(1)^(3.048)、y_(3)=0.002x_(1)^(3.141)和y_(0)=0.010x_(1)^(2.995)。以地径、树高、冠幅构建的3个相容性单株生物量模型拟合效果均较好,其中又以地径为自变量的模型决定系数和预估精度最大,模型最优,相关参数c_(0)、b_(0)、r_(1)、r_(2)、r_(3)和r_(4)分别为0.0840、2.1627、0.7800、0.7799、0.2243和0.2045。随地径、树高和冠幅增大,叶片、枝干、根系生物量的分配规律基本相似,枝干、根系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叶片生物量则逐渐下降。各组分生物量随杨梅林龄增大从大到小快速演变为枝干、根系、叶片。【结论】在运用杨梅一元相容性单株生物量模型进行估算时,以地径为自变量的幂函数模型决定系数最大,且模型决定系数和预估精度最大。地径是最适合用于估算杨梅生物量的变量。
    • 崔寒; 关哲忠; 唐会荣; 蓝秋萍; 邱福杰
    • 摘要: 针对南安市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杨梅生长造成的影响,统计分析南安市2008-2018年共11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归纳出南安市短时强降水的时空结构分布的主要特征,并根据不同的天气形势对南安市短时强降水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短时强降水对杨梅种植的影响,以期为杨梅种植区划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结果表明:①南安市春夏季短时强降水日较多,8月份最多,且主要出现在每日的14:00-20:00。短时强降水次数在各乡镇分布不均,最多的是东北角乐峰镇的81个时次,出现较多的是中北部山区;②造成南安市短时强降水最多的天气系统是低涡切变和副热带高压;③南安市的降水条件适宜种植杨梅,但应避开短时强降水的高频区,最适宜的是南安市的中部、西北部一带。
    • 张勇; 刘海英; 吕爱华; 吴翠蓉; 吴家森; 傅伟军; 王晓晓; 蒋仲龙
    • 摘要: 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浙江省仙居县3、9、14、21年生根系和土壤微生物量碳(C)、氮(N)、磷(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杨梅根系C、C:N在不同林龄间没有显著差异;随着林龄的增加,根系N、P含量降低,而C:P、N:P则增大;21年生杨梅根系N含量显著低于3年生(P<0.05),磷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林龄(P<0.05);21年生杨梅根系C:P、N:P显著高于其他林龄(P<0.05)。从根系N:P的变化可知,随着林龄增大,杨梅生长受到P的限制更加明显。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微生物量磷(MBP)含量和MBC:MBN、MBC:MBP表现为先明显下降而后略有升高,而MBN:MBP总体呈现上升趋势。3年生杨梅MBC含量和MBC:MBN显著高于其他林龄(P<0.05),MBN、MBP含量显著高于9年生(P<0.05);9年生MBC:MBP显著低于其他林龄(P<0.05);3年生0—10 cm土层的MBN:MBP显著低于其他林龄(P<0.05),而21年生的10—30 cm土层的MBN:MBP显著高于其他林龄(P<0.05)。从土壤微生物量N:P的变化可知,幼龄杨梅生长主要受N的限制,林龄达14年后,其生长主要受P的限制。
    • 王剑; 王嵘; 俞浙萍; 戚行江; 任海英
    • 摘要: 探究不同杀菌剂对衰弱病杨梅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改良作用,对同一果园内发生衰弱病的‘东魁’杨梅在11月用不同类型杀菌剂灌根处理,测定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相比于清水(CK),不同杀菌剂对衰弱病‘东魁’杨梅的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梢长、叶长、净光合速率、果实纵径、单果重、色差、可滴定酸上,其中45%咪鲜胺对叶长、叶宽增长显著,分别提升9.42%和12.56%;56%噁霜锰锌、50%多菌灵、40%百菌清、50%福美双对梢长提高显著,分别提升81.38%、75.32%、75.27%和55.77%;72%霜脲锰锌显著提高新梢粗度15.0%;70%甲基硫菌灵、50%福美双显著提升可溶性固形物50.88%和25.66%;72%霜霉威、50%福美双显著提升单果重25.59%和18.60%;72%霜脲锰锌显著提高果实亮度15.76%;50%福美双、40%烯酰吗啉显著提升总糖含量28.34%和15.81%。生产上建议施用40%百菌清和45%咪鲜胺,这2种杀菌剂有助于衰弱病杨梅树的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提升。
    • 蔡骏
    • 摘要: 一般植物都是春夏开花、秋冬结果,却有另类者在冬天开花、夏季结果,青梅便是其中的代表。青梅是龙脑香科青梅属植物的果实,原产于我国青海地区,目前在海南以及越南、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广泛种植,花期在每年12~1月,4~6月果实成熟,是初夏时节的代表性果实。大家熟知的"望梅止渴",典故中的"梅"就是青梅,而非大家最常吃的杨梅和乌梅。
    • 本刊编辑部(整理)
    • 摘要: 杨梅又名白蒂梅、圣僧梅。因其形如水杨子,味似酸梅故称杨梅杨梅营养丰富,含有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5-6月是杨梅成熟采收的季节,而杨梅又有“一日味变,二日色变,三日色味俱变”的缺点。因此,适时采收杨梅,及时做好保鲜储藏和产品加工,是提高其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
    • 郑园园; 俞浙萍; 张淑文; 李有贵; 孙鹂; 郑锡良; 戚行江
    • 摘要: 杨梅(Myrica rubra)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利用杨梅枝条醇提物(Myrica rubra branch extract,MRBE)开展其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作用研究。采用MTT法、PI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等方法,解析MRBE诱导A375细胞阻滞与凋亡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MRBE对A375细胞的抑制率呈剂量依赖效应关系,抑制率最高达49.46%;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MRBE作用48 h可使A375细胞阻滞于S期并发生凋亡;qRT-PCR结果进一步表明,MRBE可能通过上调P21和下调CyclinA、CyclinD、CDK2、CDK4、CDK6、E2F1等基因的表达,诱导A375细胞阻滞于S期,同时下调Bcl-w和Raf基因的表达促使A375细胞凋亡。初步解析了MRBE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机制,为利用MRBE研发抗黑色素瘤潜在药物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有助于提高杨梅枝条的药用附加值,拓宽杨梅产业链多元化发展。
    • 樊树雷; 徐晓杰; 徐沁怡; 王剑; 傅明良; 郑金土
    • 摘要: 为研究生物炭和有效微生物群(EM)菌有机肥对杨梅生产的影响,本研究选用十二年生慈荠为材料,采用生物炭、EM菌有机肥和化肥混施,初步探讨不同配比施用对杨梅园土壤营养和杨梅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EM菌有机肥和化肥混施后,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杨梅产量和果实品质明显提升,春梢叶绿素含量也显著提高,其中生物炭、EM菌有机肥和化肥三者混施效果总体好于生物炭或EM菌肥与化肥混施,生物炭和EM菌有机肥混施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通过肥效比较,株施生物炭5 kg+EM菌有机肥5 kg+三元复合肥0.25 kg效果最好。为生物炭和EM菌肥的应用及杨梅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 任海英; 甘振; 戚行江; 王剑; 郑锡良; 张淑文; 俞浙萍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红蓝光组合对设施栽培杨梅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16年生塑料连栋大棚栽培东魁为试材,选择全光谱LED育苗灯(50 W,RB 2∶1,LYM)、全光谱LED生长灯(50 W,RB 5∶1,LSZ)、荧光育苗灯(60 W,RB 1∶4,YYM)和荧光生长灯(60 W,RB 1.2∶1,YSZ)共4种灯,设计每株树1盏灯和3盏灯两个补光水平共8个处理,以不补光为对照(CK),分析补光对杨梅营养生长、果实品质和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所有补光处理对杨梅的叶长/宽/厚和梢长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1盏灯的处理总体表现为促进果实发育,其中悬挂1盏全光谱LED育苗灯处理的成熟期单果质量增加最大。各处理显著降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显著增加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其中悬挂1盏全光谱LED生长灯处理的糖酸比和维生素C的含量增加最多。各补光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果实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结论】悬挂1盏全光谱LED育苗灯和悬挂1盏全光谱LED生长灯的补光处理对设施栽培杨梅增加单果质量和改善果实综合品质效果最好,值得在产业上大力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