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杞麓湖

杞麓湖

杞麓湖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农业基础科学、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667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致富天地、华夏地理、云南画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6年玉溪市“生态立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等;杞麓湖的相关文献由229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宇、李荫玺、刘绍俊等。

杞麓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 占比:3.7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667 占比:96.21%

总计:2772篇

杞麓湖—发文趋势图

杞麓湖

-研究学者

  • 刘宇
  • 李荫玺
  • 刘绍俊
  • 吕艳玲
  • 吴献花
  • 张艳军
  • 李转寿
  • 杨绍聪
  • 段永华
  • 王云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桂丽; 姜秀娟; 陈晶; 余珮珩; 顾世祥; 陈佑淋; 陈奕云
    • 摘要: 实施河(湖)长制后,云南省的岸线边界、保护范围等尚未划定,给湖泊岸线空间管控带来诸多困难。以杞麓湖为例,采用小波函数和Gini系数分析湖泊水位变化的周期性、均衡性特征,以水位保证率法、兴利及洪水调节确定生态水位、临水边界及外缘边界线。(1)杞麓湖水位具有10、15和25 a的振荡周期,以25 a为第一主周期,呈不显著的上升趋势,存在1969、2009年两处突变点,以2009年最突出。Gini系数和降水盈亏指标揭示的水位变化特点,与小波分析结果一致。(2)最小生态水位为1793.72~1794.90 m,在5、6月最低,12月最高;适宜生态水位1794.35~1795.39 m,最佳生态水位1795.22~1796.21 m。(3)综合湖泊水生态修复、流域水资源配置规划及供水安全保障等因素,确定临水边界线为1793.92 m;综合湖泊水生态修复的最佳生态水位、兴利防洪等因素,湖岸的外缘边界线为1796.62 m,表明湖泊保护条例规定的运行水位能够适应岸线划定管控要求。(4)基于GF-3号卫星遥感影像,经空间叠加分析划定岸线空间为保护区,从责任传导、治理困难、支撑手段、社会参与等方面分析湖岸线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湖岸线管控基本规则和要求。
    • 欧阳小抒; 王丹妮
    • 摘要: 下村位于玉溪市通海县兴蒙乡东北部。760多年前,从北方草原迁徙至此的蒙古族群体在杞麓湖畔扎下恨,先后经历从牧民到渔民再到农民的历史变迁,如今,这个古老的村子通过文旅融合,打造出一个颇具蒙古族风情的特色村落,激发出发展新活力。紧扣特色寻路子“南陲开边苦,滇域埋忠骨,驰骋七百载,北眷草原土。”这是兴蒙乡一座纪念碑上所刻的碑文,讲述了1253年随忽必烈大军平云南大理国后,镇守曲陀关而落籍通海的蒙古族后裔的历史。
    • 云纪宣
    • 摘要: 围绕杞麓湖污染治理问题,云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边查边督边改,针对生态环境系统存在的问题,开展警示教育452场次,3.6万余人次接受教育;发出纪检监察建议36份,督促制定完善制度机制144项,推动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
    • 陈小弯; 田华川; 常军军; 陈礼强; 舒兴权; 冯秀祥
    • 摘要: 为探究云南高原湖泊杞麓湖湖滨人工湿地的污水净化效果及其微生物群落特征,以中河河口表面流湿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分析,考察该湿地对COD、N、P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湿地沿程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与差异。结果表明,中河河口湿地对NH_(4)^(+)-N、NO_(3)^(−)-N和TN的季节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6.4%—73.7%、5.16%—81.1%和22.3%—64.7%,其中秋季脱氮效果较好,而春季较差。TP和COD的平均去除率为31.8%和21.7%,部分月份去除效果较差,有待进一步强化。该湿地的各功能单元中,一级表流湿地对NH_(4)^(+)-N、COD和TP的去除效果较佳,而植物强化沉淀塘和兼性塘对NO_(3)^(−)-N、TN的去除效果较佳。湿地底泥微生物门水平上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属水平上相对丰度较高的是硫杆菌属(Thiobacillus)、Bacteroidetes_vadinHA17属和聚糖菌属(Candidatus_Competibacter)等。一级表流湿地和兼性塘的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较高,湿地沿程前后段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明显,污染物及其水平是造成该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各类微生物在该湿地污水净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可为高原湖泊湖滨污水净化湿地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 张清兰; 刘小煜; 倪洪萍; 宫萍; 梁肖青; 陆萍
    • 摘要: 为了解杞麓湖硅藻的时空分布的特征,于2018年4~9月份对杞麓湖养殖水域水体表、底层的硅藻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杞麓湖养殖水域共鉴定出硅藻有10属30种,其中表层占了6属21种,底层有9属23种,以梅尼小环藻为优势种,丰度达65%以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严重,并且底层总氮含量高于表层,导致底层水体的梅尼小环藻丰度高于表层;研究期内,该水域水温和电导率分别呈现抛物线和下降趋势,但硅藻时空分布波动较大,反映了不同硅藻物种对水温和电导率的反应不同,同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 江卓韵; 潘晓赋; 罗旭; 孔德平; 吴松; 刘淑伟; 褚荣波; 王茉
    • 摘要: 2020年1—12月,在杞麓湖选取了6个标准样点,调查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和关键理化因子的时相变化,结合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分析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演替规律及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揭示该湖浮游植物群落周年演替的动力因素。结果表明:杞麓湖属于高氮低磷的富营养化水体,其关键理化因子有明显的时相变化;参考近10年的调查数据,发现以丝状蓝藻占主导地位的浮游植物群落的相对丰度和相对生物量呈下降趋势,并且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演替,夏季(6—8月份)稳定性较低,处于蓝藻爆发阶段。优势物种的时相分布可分为水华束丝藻主导时期和阿氏浮丝藻主导时期,浮游植物受关键理化因子和浮游动物的共同影响。
    • 伊学农; 曹锐; 李自升; 王晨
    • 摘要: 为探究补水措施对高原湖泊富营养化降低程度的影响,选用高原浅水湖泊杞麓湖作为模拟对象,该湖泊水质在五类附近波动,水体更新周期时间约2年;使用Mike21制作该湖泊水力模型,结合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设计了Ecolab模板,研究富营养化程度最高的月份,不同补水位置流量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当主要入湖河流红旗河的补水流量1.0m3/s,湖泊进水口区域富营养化程度改善明显,富营养化指数下降10.9%,由中度富营养化降为轻度富营养化,为局部地区富营养化程度高的水体治理提供了参考.
    • 向梦; 顾世祥; 高蓉; 谢崇宝; 崔远来
    • 摘要: 为了摸清杞麓湖流域农田面源现状及其原因,提出农业节水减排对策,收集2001-2014年杞麓湖流域内统计年鉴资料及湖泊水质长系列资料,采用普通相关分析法和灰色相关度分析法分析湖泊水质变化的影响因素,并于2019年底在杞麓湖流域5个乡镇开展了农田灌溉用水及农田面源污染等现状调查。相关分析表明粮食作物产量对杞麓湖水质指标的影响最小,人口、蔬菜产量、塑料薄膜使用量、农业生产总值、钾肥折纯量为非常重要因素,农田面积、氮肥折纯量、磷肥折纯量、农药使用量为其次重要因素。调查结果表明杞麓湖流域作物以茎叶类蔬菜为主,且每年种植多达3-5茬,年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肥料使用量、农药使用量和薄膜使用量这4项指标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00倍、8.86倍、3.96倍和5.63倍。针对杞麓湖流域提出农业节水减排对策包括,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减少蔬菜复种指数;有针对性的采用节水型灌溉技术,减少灌溉用水量;构建由田间水肥调控—生态沟拦截—塘堰及调蓄带净化回用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三道防线体系。
    • 马欣蕾; 谢晓婧; 钱小雨; 林少华
    • 摘要: 近年来,杞麓湖水质综合评价多为劣V类,处中度富营养状态.杞麓湖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湖泊水资源供需失衡、内源污染.政府主管部门和治污企业采取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入湖氮磷总量仍不明确、"以渔净水"效果有限.建议应加强部门协调,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构建氮磷输入输出平衡机制,实现杞麓湖水环境与水生态持续改善.
    • 崔同昆; 胡成方; 赵帅; 马海燕; 晏再
    • 摘要: 按照国家监测技术规范对杞麓湖2018年水质富营养化指标开展每月一次的监测,将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后发现2018年全年杞麓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最低为湖心区的60.9,最高为浅水区的64.5,岸边区为63.0,全湖全年均值为62.8,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综合评价为中度富营养化。将2018年杞麓湖湖心区、浅水区、岸边区每月平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与每月评价指标的平均监测值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做相关性研究,研究发现,在4个正相关的评价指标中,总氮的相关性(R^(2)=0.904)最高,高锰酸盐指数的相关性(R^(2)=0.369)最低,结合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的物质成分分析表明,杞麓湖富营养化成因是以农业面源污染为主,生活源、工业源、集中式源为辅,阻碍杞麓湖富营养化改善的关键指标是总氮,为首要治理指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