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李光地

李光地

李光地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6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中国史、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8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中国哲学史、求索、炎黄纵横等; 李光地的相关文献由133位作者贡献,包括叶茂樟、万宏强、李宇思等。

李光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8 占比:100.00%

总计:168篇

李光地—发文趋势图

李光地

-研究学者

  • 叶茂樟
  • 万宏强
  • 李宇思
  • 苏黎明
  • 冯静武
  • 姚新钦
  • 姚艳霞
  • 应加亮
  • 张兵仿
  • 张家瑜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王淑芳
    • 摘要: 墓志作为一种出土文献,内容客观真实,可以起到补史、正史的作用。《清李府君墓志铭》撰书者为李光地,根据对《清李府君墓志铭》的解读,能够更深层次地了解李氏家族家风家规,为研究李光地文化提供了史料依据。
    • 李敬峰
    • 摘要: 清初庙堂理学的典范李光地与朱子学的关系是一个争论不休又至关重要的学术议题。以李光地逝前二年(75岁)所倾心撰写的《大学古本说》为考察对象,可为这一问题的判释提供新的解读视角:在《大学》版本上,他尊奉古本而反对朱子改本;在“格物”诠解上,他驳斥朱子格物补传,收缩格物指向;在“诚意”释义上,他以“意”为“心之主”来反驳朱子的“意”为“心之所发”,并以“诚意”取代“格物”作为《大学》一篇之要;在学术特质上,其《大学》诠释表征出“融通汉宋”和“兼采朱、王”的面向,融入和强化是时学术思潮。由此可见,李光地对朱子学的态度绝非已有的研究所表明的那样羽翼不二,更非是游移不定,而是秉持“发明道理,不为人也”的释经原则,对朱子学当批则批、当补则补,显豁出其尊朱而不述朱的学术态度。
    • 钟同福
    • 摘要: 福建省安溪县湖头镇隶属泉州市,地处闽南金三角,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素有“小泉州”之称。该镇建有一座收藏数百件文物的博物馆一一阆湖博物馆,尤以名人李光地的史迹居多。
    • 苏韶文; 苏黎明
    • 摘要: 李光地是清初政治家和思想家,对于清朝承袭的科举制度有深入思考,认为科举作为国家选人用人基本模式,本身缺陷明显,八股文体盛行,科举弊端更加突出,且科场舞弊愈演愈烈,严重破坏科举公正性.然而,科举制度不可废除,只能通过改革完善.科举改革应以经世致用为导向,调整考试内容,改变考试形式,并严密考场监管制度.同时,重视荐举,弥补科举模式本身局限.
    • 孙玲玲
    • 摘要: 李光地将《中庸》分为12章,做出了与朱子不同的章段划分.除却承朱子之意,《中庸章段》有其自身不可忽视的价值.首先,其分章具有强烈的整体意识.其次,他从分章的角度解读《中庸》各章的章旨,为我们理解《中庸》的义理提供了新的方法思路,使章段的划分与义理的理解相融相成,相互发明,互为基础.再次,他重视各概念之间的关系梳理,为《中庸》的诸多概念揭示出新的逻辑内涵.李氏分章为《中庸》思想的整体性及系统性解析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以新的视角来解读《中庸》的思想、把握《中庸》的框架提供了重要价值.
    • 曾德万
    • 摘要: 研究理学大师李光地的律诗,从格律的角度展开,主要就平仄、押韵、对仗、三平尾、三仄尾、孤平、重字等方面。虽然李光地主张诗歌格律是为内容服务的,但他的创作与他的政治作为一样,在遵从已有近体格律的同时,有所创新。表现在他创作的风物类律诗中,其作品近三分之一强是完全合乎近体诗格律的,他在创作中不强求"三仄尾、重字",他的不少诗作追求的是邻韵相押,偶尔也押仄声韵。
    • 张心雨
    • 摘要: 2009年,福建省安溪县出土康熙御制李光地墓道碑。碑文为满汉合璧,追忆李光地一生主要事迹,兼叙与康熙皇帝君臣情谊。墓道碑满汉文记载并不完全相同,相较汉文部分的晦涩行文,墓道碑满文部分直抒胸臆,介绍了李光地政治、军事与学术方面主要成就,并予以充分肯定。该碑为评价李光地人物形象提供了翔实可靠的碑铭材料,情尽乎辞,证实了李光地与康熙皇帝之间几十年名为君臣,情同朋友的密切关系,表明了清朝官方对李光地人物评价的价值取向。
    • 赵立波
    • 摘要: 70岁的李光地身体欠安,多次给康熙上疏,想要退隐。如同挽留老友一般,康熙动情地说:“看了你的奏折,我非常难受。这么多年来,我身边像你这样的老臣就剩一两个了,现在你又要离开,我也老了,有些话实在不忍心说出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