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选型
机组选型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232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电工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0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105460篇;相关期刊135种,包括科技创新导报、中国水能及电气化、甘肃水利水电技术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风能展览会暨研讨会、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4年学术年会暨2014年第十九届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力机械专业委员会信息网、全国水利水电机电技术信息网2012年会暨技术经验交流会等;机组选型的相关文献由376位作者贡献,包括何语平、刘丰、孙立新等。
机组选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5460篇
占比:99.80%
总计:105675篇
机组选型
-研究学者
- 何语平
- 刘丰
- 孙立新
- 宋海川
- 彭怀午
- 曾勇
- 李娜
- 赵明琴
- 何自立
- 刘万珍
- 刘婕
- 刘文质
- 刘欣桐
- 刘霄
- 叶凡
- 叶永
- 向钢
- 吕磊
- 吴坤林
- 周伟
- 唐友志
- 安刚
- 张前进
- 张小军
- 张小旸
- 张康年
- 张继成
- 张维聚
- 徐子恒
- 徐银君
- 曾颖
- 朱纪锋
- 李新一
- 杨艳红
- 樊琨
- 段宏江
- 潘孝兵
- 王永
- 王雨云
- 白万军
- 祁文军
- 罗晓
- 范飞
- 袁恩来
- 裴玮
- 谭剑波
- 贾效亮
- 赵国荣
- 路锦绣
- 邓卫
-
-
戴明亮
-
-
摘要:
以安徽省怀宁县中兴河闸站枢纽工程为例,充分考虑城市排涝泵站流量大、扬程低的特点,从机组选型(对方案进行工程布置、工程施工、机组装置效率、运行维护管理、工程投资等方面的比选)和运行效率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大型潜水贯流泵的技术优势,对推动大型潜水电泵技术在江淮山丘地区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
潘李丹
-
-
摘要:
风冷热泵型的空调系统具有性能稳定、受环境影响小、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可以适用于很多场所。风冷热泵型空调能够有效发挥热泵热水系统的很多优势,如高效节能、智能化自动控制、全自动使用以及安全可靠等。风冷热泵型空调系统并不需要光照的支持,其系统热源主要来自于空气,运行期间的使用费用较低,水电之间能够完全隔离,不存在一氧化碳中毒以及煤气泄漏的危险,是目前安全性较高的一种热水系统。基于此,以参与的一个项目为实例,对风冷热泵型空调系统的设计进行了全面分析。
-
-
艾茂华;
瞿卫华
-
-
摘要:
文章以某水电站为例,介绍生态机组选型设计。根据某水电站的基本条件,对选用新型生态机组——全贯流式生态机组和传统的灯泡贯流式生态机组进行技术比较、土建和经济性比较,最终确定选型方案。可为其他生态电站机组选型提供参考。
-
-
向升;
郑静
-
-
摘要:
斜卡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斜卡乡境内,是九龙河左岸支流踏卡河上“一库两级”水电规划的龙头水库电站,为混合式开发,是高水头电站,水头变幅较大,选型难度大。文章针对该电站的特点,主要阐述了水轮机机型的选型方案,解决了高水头且水头变幅较大的中型水电站水轮机选型困难的问题,为同类型电站水轮机选型提供参考。
-
-
-
莫群青
-
-
摘要:
以九星雨污水合建泵站为例,针对在空间受限的情形下,通过机组选型、下部空间利用等手段,因地制宜对泵站布置进行优化设计.同时,通过配泵优化,应对初期雨水排放对污水提升泵站机组的运行养护带来的影响.
-
-
魏建国;
高振;
郭城君
-
-
摘要:
提高蒸汽参数、增加再热次数都是提高机组效率的有效方法。为提高机组效率,并充分利用现有耐高温材料的性能,采用二次再热技术是国内今后一段时间内发展超超临界机组的较佳选择。对1050 MW超超临界机组的主设备参数进行论述和比较,并研究了目前主流二次再热机组的设计参数,选择最佳的主设备参数,提出主机选型方案:铭牌容量1050 MW,蒸汽参数为31 MPa/600°C/620°C/620°C。为二次再热机组的选型提供参考。
-
-
-
-
刘欣桐;
潘孝兵
-
-
摘要:
文章以斗沟排涝站为例,论述了具有机排与自排双重功能的排涝站的机组选型设计及布置形式选取.根据选定的潜水轴流泵型号,比选水闸与泵站布置的3种形式,即并列分建、立面分层合建及并列合建布置,最终斗沟站选用并列合建布置形式,实现了水闸与泵站两者功能上的相互利用.该形式布置紧凑,具有便于施工、占耕地少、运行管理方便的特点,适用于大多数建在堤防上的排涝泵站,可实现双向自排和抽水功能,能达到一站多用的目的,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
-
ZENG Yong;
曾勇;
ZENG Ying;
曾颖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2015年度锅炉汽机专业技术交流大会》
| 2015年
-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用电结构不断变化,广东电力系统面临着日益加剧的调峰问题,系统调峰能力的不足成为制约电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热电联产机组参与调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探讨燃气热电联产机组选型及装机配置,从热电联产机组的建模出发,研究发电热耗、供电气耗、热电比与联合循环供电出力、供热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影响机组调峰能力的因素及调峰范围,通过对热电联产机组调峰能力的分析,提出热电联产机组应对电力系统调峰的运行模式.
-
-
ZHAO Ming-qin;
赵明琴
-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力机械专业委员会信息网、全国水利水电机电技术信息网2012年会暨技术经验交流会》
| 2012年
-
摘要:
应环保要求,每个电站都要求泄放生态流量以保证坝址下游河段的用水需求,因此,电站就存在装设单机容量不同的机组.文章详细分析论述了高生水电站“两大一小”机组选型和机组布置方式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在电站设计过程中,作为厂房布置的上游专业—水力机械专业的机组选型和机组布置方式的合理与否关系到下游专业(直接下游专业是厂房专业)的投资概算。本文电站将生态小机组布置在安装间楼板底下,可使主厂房少开挖19m×14m×42m(长x宽x高)的方量,大大节约了土建投资,但在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这种布置方式,但笔者提出这种方案以供同行们探讨,以期望能在其他工程中实现生态小机组这种布置方案,从而实现节省工程一次性投资,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
-
郝建强
- 《2017中国燃气运营与安全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对某宾馆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案例的分析,指出该类项目在机组选型、方案设计、运行情况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希望在今后在此类项目可行性分析、设备选型和方案设计中,可以作为参考,选出最优方案.
-
-
王剑彬;
孟鹏飞
- 《2017年风电运行指标发布会暨全国风力发电技术协作网第十一届年会》
| 2017年
-
摘要:
中国开发沿海风电,台风的影响是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因为每年都有不同等级的台风在中国沿海登陆,而其中部分台风对风电场造成较严重破坏.本文基于3个风电场受灾案例,分析了台风灾害对沿海风电场安全运行的影响.从微观选址、风电机组选型与设计、输变电的设计、备用电源选型与设计、升压站设计、道路设计和风电场运维等多方面,综合阐述了沿海地区风电场在防台设计和运维方面应考虑的因素,进而避免台风带来的灾害.
-
-
-
袁恩来;
李翔;
刘瑞刚;
奉顺林
- 《第二届中国风电后市场专题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经过这几年风电的高速发展,中国并网装机容量达到9637万kW,存量风机数量巨大,发展初期因经验不足等原因遗留的问题逐步突显,如微观选址、机组选型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对存量风机的提效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本文主要分析存量风电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并给出了一些可执行的案例.提升风电机组发电量的方法有很多,针对具体项目,先进行项目后评估,找出发电量低的原因所在,有针对性的提出技改方案,通过优化机组发电能力,或整体移机位等方法,提高发电量,并进行技改项目的成本核算和经济性分析,合理选择可执行的技改方案,提高整个风电场经济效益。
-
-
-
盛科;
刘超;
杨佳元;
王靛
- 《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风能展览会暨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多种计算湍流强度的方法,重点阐述了基于CFD湍流模型的湍流强度计算方法,并利用Meteodyn WT 软件的CFD方法对某复杂地形风电场机位湍流强度进行计算,将结果与线性模型计算结果、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该方法模拟结果较好,对风电场风资源评估、微观选址有较好的指导意义.rn 风电项目开发中,选择合适的机型和确保机组安全性是影响风电场收益的主要因素,其中湍流强度是机组选型和安全性评估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特别是在地形复杂的山地风电场尤为突出。湍流强度与风自身特性、地形、地貌、障碍物等因素息息相关,而在风电场设计中,机位湍流强度往往是较为忽视的参数,对后续风电场发电量收益以及机组安全性产生了隐患。因此湍流强度计算与评估的准确性也是评判建设风电场成败的关键指标之一。湍流强度是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中的重要参数,也是风电机组设计与选型的主要依据.
-
-
-
梁振明
- 《全国火电600MWe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十四届年会》
| 2010年
-
摘要:
通过对阳城电厂600MW表凝式间接空冷机组投产以来运行数据的整理、研究,从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间接空冷机组运行、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针对影响间接空冷机组经济运行的因素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今后我国间接空冷机组的选型、设计以及机组经济运行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