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朱利安·巴恩斯

朱利安·巴恩斯

朱利安·巴恩斯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篇,主要集中在世界文学、中国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5136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英美文学研究论丛、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等;朱利安·巴恩斯的相关文献由87位作者贡献,包括赵胜杰、何朝辉、王一平等。

朱利安·巴恩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 占比:0.3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5136 占比:99.69%

总计:35245篇

朱利安·巴恩斯—发文趋势图

朱利安·巴恩斯

-研究学者

  • 赵胜杰
  • 何朝辉
  • 王一平
  • 翟亚迪
  • 徐婷婷
  • 李婧璇
  • 李津
  • 谭敏
  • 任娜
  • 刘明录

朱利安·巴恩斯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王国婵; 刘明录
    • 摘要: 在英国后现代主义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亚瑟与乔治》中,不公正现象贯穿着整个小说文本,既有地位、权利的不平等,也有司法的不公。这些不平等现象往往出现在遵纪守法的普通公民身上,与西方长久以来保护人权的呼声背道而驰,显得极为荒诞。由于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能够体现国家制度的优越性,因而小说中的不公正书写显示出了作家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以及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渴望,同时也映证了后现代主义对西方现代社会的批判与反思,与作家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 刘扬
    • 摘要: 《终结的感觉》是朱利安·巴恩斯2011年出版的一部小说,并在同年荣获英国布克奖。该小说延续了朱利安·巴恩斯以往的写作传统,继续探讨记忆与历史的虚构性问题。在小说中,巴恩斯探讨了创伤记忆是如何影响人物叙述的。文章对小说《终结的感觉》进行文本细读,借鉴创伤研究的理论成果,阐述主人公兼叙述者托尼·韦伯斯特因为历史对其心理造成严重创伤。这种创伤主要以记忆形式呈现,这就导致他在叙述上的不可靠,并在追寻历史真相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形象建构、解构和重构,托尼的创伤记忆也随之得到修复。
    • 罗海燕; 王桃花
    • 摘要: 在对《时间的噪音》的评论中,很多评论者认为,肖斯塔科维奇成为“懦夫”是被动的无奈选择,却忽视了这些无奈选择之中的主动因素。他在面临爱情、代际、政治的伦理选择时,试图颠覆传统的婚恋伦理,突破母性桎梏的代际伦理,反对黑暗统治的政治伦理。他主动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行为方式,挑战伦理和社会结构间的关系。从后现代伦理学角度分析肖斯塔科维奇身处集权社会困境下做出的伦理选择,有助于读者深刻而全面认识这位作曲家,思考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未来。
    • 杨钰
    • 摘要: 《英格兰,英格兰》这部小说从书名中的重复开始,在叙事语言、意象以及场景上均出现了重复的特征。本文将结合J·希利斯·米勒所提出的重复理论,分析小说中的重复现象,深入解读巴恩斯的历史观,探讨个体身份和现代民族身份问题。
    • 何朝辉; 甘细梅
    • 摘要: 朱利安·巴恩斯是当代英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与国外的巴恩斯研究相比,国内的巴恩斯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发展相对滞后。从20世纪80年代的零星介绍,90年代的个别研究,到21世纪前十年的初步发展,以及2011年之后在作品的翻译出版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巴恩斯作品的译介与研究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国内巴恩斯研究仍然存在数量不多、质量不高、作品研究的不平衡、选题重复以及整体性研究缺失等问题,亟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重视,以促进巴恩斯研究在中国的更大发展和繁荣。
    • 周丽秋
    • 摘要: 朱利安·巴恩斯《终结的感觉》中的非虚构写作是个人经验和历史记忆的另类书写,它通过记忆回巡和现实探访,从而寻觅失落已久的历史真相。《终结的感觉》所长的不是真实地记录历史,而是生动地讲述故事。故事叙述喜爱戏仿历史侦探,擅长细节再现与反讽,表现出文学趣味的一面。同时,巴恩斯醉心于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的状态,这种超时空的对话也让该书存真了现实的另一种真实。可以说,《终结的感觉》中的非虚构写作的价值不在于反映客观真实,而在于历史、文本、现实之间的互动以及其对生命个体的关注。
    • 王国婵; 刘明录
    • 摘要: 在英国后现代主义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亚瑟与乔治》中,不公正现象贯穿着整个小说文本,既有地位、权利的不平等,也有司法的不公。这些不平等现象往往出现在遵纪守法的普通公民身上,与西方长久以来保护人权的呼声背道而驰,显得极为荒诞。由于公平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能够体现国家制度的优越性,因而小说中的不公正书写显示出了作家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以及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渴望,同时也印证了后现代主义对西方现代社会的批判与反思,与作家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 陈颖
    • 摘要: 《10½章世界史》是朱利安·巴恩斯的一部重要作品,这部小说根据以往的历史材料和记载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文本,并在全新文本的构建过程中质疑了旧文本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文章从后现代主义历史编撰元小说的角度,探讨了《10½章世界史》的叙事策略,并分析了其中的诗学意义和人文关怀。
    • 刘蔚
    • 摘要: 朱利安·巴恩斯的小说《英格兰,英格兰》以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和怀特岛主题公园的建设运营为双重叙事主线,在对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的隐喻叙事中揭示英国社会文化诉求与当代文化取向间的悖谬关系。本文从文化批评的角度提取并融合文化理论中关于文化身份和文化记忆的部分,分析巴恩斯如何借助小说叙事来揭示英国社会在寻求文化认同过程中的矛盾与困境。
    • 王丝莹
    • 摘要: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爱情一直是其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作家对作品中人物情感关系的刻画,对人物内心情感变化的描写,无一不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与此同时,对情感的描写还有利于渲染作品氛围,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因此,作品中的爱有很多值得人们去思考的内容.本文以英国著名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爱,以及其他》为例,分析其文学作品中有关人物多边爱情的描写.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字表面关于情感关系的刻画,更深入地、间接地感受作家对于爱情的认识和理解,由此引发人们对于文学中、生活中爱情真谛的思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