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30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贸易经济、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450篇;相关期刊207种,包括东南亚纵横、广东社会科学、南洋问题研究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08年海洋文化与海岸带经济发展研讨会、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国际青年学者联盟论坛、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朝贡贸易的相关文献由28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金明、陈尚胜、万明等。

朝贡贸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2 占比:17.20%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23%

专利文献>

论文:1450 占比:82.57%

总计:1756篇

朝贡贸易—发文趋势图

朝贡贸易

-研究学者

  • 李金明
  • 陈尚胜
  • 万明
  • 李云泉
  • 谢必震
  • 刘永连
  • 张振
  • 晁中辰
  • 李未醉
  • 林仁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永连; 冉晓旭
    • 摘要: 学界普遍认为,在明代朝贡贸易制度下很少存在私人贸易。但通过考察使团所带货物及其处理方式、贸易者身份及交易方式、违反海禁的贸易活动等几个侧面,笔者发现,在贡赐制度框架下广泛存在着商人群体及私人贸易。主要表现在:使团所带私货在规模、价值上远超官方交换货物;在往来使团内外活跃着各种身份的商人;海禁政策下官民开展私人贸易的现象广泛存在。这些隐藏在朝贡贸易框架下的私人贸易形式和内容,都值得我们重视起来并予以深入研究。
    • 何方耀
    • 摘要: 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印尼群岛是中西海上交通的要冲和中转站,而于唐宋之际兴起于今印尼境内的三佛齐王国(Samboja,Sambaj,907—1397)则是当时海上丝路的贸易强国,同时也是佛法东传的重要驿站和集散地,即使在印度本土佛教消失之后,仍然是佛教中心之一,与宋朝保持了密切的关系。广州作为南海丝绸之路始发港和商贸中心,与三佛齐在佛教文化交流、僧商人员往来、佛化外交活动方面有着密切的交流互动。随着佛教在两地的兴盛,双方交往中出现了佛商互动,即以商养佛、以佛促商的互动局面,广州蕃坊中出现弘传佛法的三佛齐人,三佛齐商主帮助广州修复道观、购置寺院田产,在在显示了三佛齐与广州之间佛教文化的交流互动及其对双方社会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 陈尚胜; 鲍海勇
    • 摘要: 明初自实行"海禁"政策后,海上走私活动一直零星存在,但到成化、弘治时期(1465-1505)东南沿海的走私活动则开始活跃。与以前主要为沿海卫所军卒不同,这时期形成了由普通商民、海防军官、沿海豪势、册封使节、权贵人物等多种势力参预走私贸易的复杂局面。虽然明政府通过增补新的条例打击走私,普通商民的走私活动被有所扼制,但闽粤沿海豪势和权贵势力的走私活动却在抬头,并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与权贵利用出使占城机会前往满剌加贸易不同,闽粤走私商人则多与来广东朝贡的番商交易,由此形成内商走私贸易与外商朝贡贸易相互依存的局面。而成弘时期闽粤商民的走私贸易,也重塑了中国在东亚海洋贸易体系中的角色。
    • 孙瑜
    • 摘要: 古代中日关系史的主要特点有:古代中日关系史就是一部日本古代史;中日间的文化、经济、科技交流要受到两国政治关系的影响,但政治关系并不能完全阻隔两国的其它交流;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呈螺旋上升趋势,个别时期和个别阶段可能出现停滞或倒退现象,但总体上是向前发展的;以史为鉴,以和为贵。近年来在古代中日关系史领域,国内国外均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影响深远。古代中日关系史的分期可分为先秦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朝和从清朝立国至1871年中日两国签订《中日修好条规》六个时期。深入研究古代中日关系史的相关问题,对于处理中日两国的现实问题和把握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都是大有裨益的。
    • 徐琦
    • 摘要: 宋丽贸易在10到13世纪东亚世界中,发挥了巨大作用。20世纪60年代,宋丽贸易问题进入学界研究视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研究此问题的高峰期,出现了许多涉及宋丽贸易的著作与论文。进入21世纪以后,相关研究进入平稳阶段。现有学术研究成果主要是围绕着历史背景、宋丽朝贡贸易与民间贸易、宋商群体等展开讨论。但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角度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发掘新史料以及引入新研究方法等来解决宋丽贸易研究目前所遇困境。
    • 周伟洲
    • 摘要: 唐蕃古道,是指唐代由青海入西藏的交通要道。这条道路可以认为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条重要支线,它主要联结唐朝和吐蕃各自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安和逻些。双方使臣往来、和亲、会盟等政治活动,互市、朝贡贸易等经济交往,佛教传播等文化交流,均主要通过此路。不仅如此,由于7世纪至9世纪吐蕃王朝与唐朝、大食(阿拉伯帝国)三足鼎立,由唐朝京师长安至吐蕃都城逻些的唐蕃古道。
    • 陈昆; 孙秀冰
    • 摘要: 朝贡贸易与海禁是驱动明代朝贡体系的两架马车,规范了明代的对外关系,于是明朝建立了以海禁和朝贡为基础的官方贸易制度.明朝政府通过海禁打击私人贸易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海外贸易的官方垄断地位,但民间海上贸易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破坏朝贡贸易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明朝的统治者不得不开放海禁.明代实行海禁时期是东西方联系日益密切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最佳时机.明朝政府不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自由贸易,也给本国商人各种限制和打击,造成了中外商人之间的不平等竞争,弱化了中国商人走向世界的能力,使中国错失了走向世界的良好时机.
    • 吕钟良
    • 摘要: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一改宋元以来鼓励海外贸易发展的政策,厉行海禁,规定"片板不许下海",严厉禁止私人海外贸易,只依靠一定数量的朝贡贸易来维持明朝的海外贸易.朝贡贸易在大多数人看来是只注重政治目的,以"厚往薄来"为理念,忽视经济效益.其实朝贡贸易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也是重视利益的.
    • 何方耀
    • 摘要: 古代印度尼西亚诸岛国如陆上丝路之于阗、龟兹诸国一样,乃佛法东传华夏之中转站和集散地,从东晋开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便与印度尼西亚古代诸岛国展开了密切的佛教文化交流.就印度尼西亚诸岛国而言,它是海路西来梵僧之中转站和瞭望所,西行求法华僧之梵语训练场所和中国佛典译场之海外延伸;中国东南沿海诸口岸则是梵僧入华的登岸地和迎送站,西行求法僧人的始发港和集散地,同时又是政府网罗域外高僧的情报搜集所和中外僧人北上弘法的主要通道.东晋至宋末,佛教文化逐渐成为中国与印度尼西亚诸岛国间朝贡贸易之纽带,外交活动之媒介,两地之间人员信息往来互通,留下了众多有待发掘的历史文化遗产.
    • 昊焕良
    • 摘要: 16世纪的东亚洋面上,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和西洋各国船只交汇,朝贡贸易、武装走私等情况错综复杂。诸国概况、各地要览均汇聚于一组绘制精良的海防全图中,呈现出一个刀光剑影的海洋世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