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有机组分

有机组分

有机组分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202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化学工业、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7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301006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监督与选择、土壤、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2013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等;有机组分的相关文献由542位作者贡献,包括成勇、王而力、何文祥等。

有机组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7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01006 占比:99.96%

总计:301127篇

有机组分—发文趋势图

有机组分

-研究学者

  • 成勇
  • 王而力
  • 何文祥
  • 刘岩
  • 徐耀辉
  • 文志刚
  • 王嗣淇
  • 崔建勇
  • 李伯平
  • 李文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颜如; 邵鹏帅
    • 摘要: 蔬菜大棚种植对蔬菜供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蔬菜大棚棚龄会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以不同棚龄(1年、10年和18年)的黄瓜为对象,利用漫反射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通过解析黄瓜的光谱特征峰,探究棚龄对黄瓜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黄瓜的多糖和蛋白质组分在3个棚龄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10年棚龄种植的黄瓜多糖和蛋白质组分显著高于1年和18年的黄瓜多糖和蛋白质组分。高的棚龄(即10年和18年)显著增加了黄瓜的木质素组分。木质素组分主要分布于黄瓜皮中,增加木质素组分会降低黄瓜的食用口感。另外,黄瓜中各有机组分的比值能综合反映不同棚龄下黄瓜的品质。18年棚龄的黄瓜多糖与蛋白质组分的比值以及多糖与木质素组分的比值低于1年和10年棚龄的黄瓜各有机组分的比值,表明1年和10年棚龄的黄瓜中碳水化合物和营养物质的比值更加均衡。通过分析黄瓜各有机组分以及黄瓜各有机组分比值随着黄瓜棚龄的变化,知悉黄瓜棚龄在10年以内时,对黄瓜品质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但更长的棚龄会抑制黄瓜品质。因此,综合考虑黄瓜的品质,建议黄瓜棚龄不宜太长。另外,通过分析棚龄对黄瓜叶片有机组分的影响,发现黄瓜叶片各组分与黄瓜各组分的变化趋势相似。线性相关分析指出黄瓜蛋白质和木质素组分分别与黄瓜叶片蛋白质和木质素组分显著正相关,表明黄瓜叶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黄瓜的营养成分和黄瓜口感。利用红外光谱解析不同棚龄下表征黄瓜品质的有机组分,为蔬菜大棚管理以及提高蔬菜品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 李美芬; 邵燕; 李晔熙; 范晶; 曾凡桂
    • 摘要: 煤成烃及煤化作用一直是煤化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为深入理解煤成烃及煤化作用机制,选用伊敏原煤及其不同有机组分为研究对象,运用热重-质谱(TG-MS)联用系统,在详细分析伊敏煤6种不同有机组分的热解特征以及主要气态产物(H2、CH4、C2H6、CO2和苯)的在线析出行为的基础上,对不同有机组分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原煤的热失重曲线及产物的生成曲线不是其不同有机组分热失重曲线和产物生成曲线的简单加和,表现为峰的个数和形状均存在较大差异,表明在热解过程中煤中不同有机组分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理解其相互作用机制,对不同有机组分间互不影响时各产物的逸出速率曲线进行了计算,详细分析了不同有机组分对不同气态产物生成的影响,结果显示:煤中的矿物质对H2、CH4及烷烃类的生成具有促进作用,对CO2的生成具有抑制作用,而对苯的生成影响不显著;腐植酸的存在促进了C2 H6的生成,抑制了H2、CH4及苯的生成,对羧基裂解生成CO2的反应有抑制作用,而对稳定含氧官能团裂解生成CO2的反应有促进作用;沥青质对CO2的生成具有促进作用,对C2 H6的生成具有抑制作用,对苯的生成没有明显影响.
    • 王学科; 陈北洋; 周保卫; 穆童; 张春苗; 杨再威; 汪诚文
    • 摘要: 结合污水处理厂生产运行情况,增加污泥分离预处理工序段,并耦合国内主流污泥处理技术,可补足现有工艺短板,实现污泥的高效精准资源化利用.通过破坏污泥中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降低污泥黏性,实现对污泥有机物、无机盐类和砂组分的分离.分离后污泥有机物质量分数高于75%,热值稳定在12 MJ/kg以上,用作生物质燃料可自持燃烧;或无需添加辅料即可符合污泥堆肥的要求;或用作厌氧发酵沼气产量可提升至96.0 mL/g,且沼液浓度低,处理相对简单.分离出的铝铁盐可用作污水处理厂絮凝剂进行化学除磷,磷盐可回收作为园林绿化用磷肥原料,砂组分经脱水及自氧化干化后可用作建筑基材.
    • 曾莉; 张鑫; 张水清; 王秀斌; 梁国庆; 周卫; 艾超; 张跃强
    • 摘要: [目的]秸秆腐解与元素转化涉及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提高土壤氮素水平是加速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的关键措施.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潮土中小麦秸秆腐解特性、养分释放特征及其结构组分变化规律,深入了解秸秆腐解过程与机制,为完善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实现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农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本试验点位于河南省原阳县,土壤类型为潮土,种植制度为小麦-玉米轮作,以小麦秸秆为研究对象,设置0(SN0)、180(SN1)和240(SN2)kg/hm23个氮肥用量,进行187天的秸秆包填埋试验,利用超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固态核磁共振(13C-NMR)等方法研究小麦秸秆腐解过程中的养分释放和结构组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1)小麦秸秆腐解呈现前期快后期慢的特征,前两周为快速腐解期,该阶段秸秆平均腐解率为46%,整个玉米季(100天)秸秆平均腐解率为71%;高氮营养环境对前两周的秸秆腐解率无显著影响;从第二周开始,施用氮肥处理加速了秸秆腐解,SN1和SN2处理秸秆腐解率平均高于SN0处理6个百分点,但SN1和SN2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秸秆碳释放率与秸秆腐解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腐解187天后,秸秆氮磷钾养分最终释放率大小顺序为钾(96%~97%)>氮(52%~86%)>磷(29%~45%),其中钾在前两周基本完全释放,而氮、磷释放率在后期有负增长现象.3)纤维素、半纤维素腐解率与秸秆腐解规律基本一致,均表现出前期快后期慢的特点,而木质素则在中后期腐解较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最终腐解率分别为78%~87%、86%~91% 和66%~73%(187天后).4)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小麦秸秆结构逐渐遭到破坏,表面变得粗糙,断层增多,空洞增大,纤维束变得松散,形成近似网状结构;高氮处理下小麦秸秆表观结构受破坏程度大于不施氮处理.5)核磁共振结果显示,不同有机碳官能团信号强度分布表现为:烷氧碳(47.02%~60.13%)>烷基碳(11.41%~17.38%)>双烷氧碳(10.79%~13.31%)>甲氧基碳/烷氮碳(7.53%~12.02%)>芳基碳(2.70%~7.18%)>羧基碳(1.07%~2.60%)>酚基碳(0.75%~2.02%);腐解过程中烷基碳、甲氧基碳/烷氮碳、酚基碳和羧基碳相对含量显著增加,而烷氧碳相对含量显著降低.6)相关分析表明,秸秆残余物所有有机碳官能团均与腐解率、碳释放率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有机碳官能团中只有烷氧碳、甲氧基碳/烷氮碳与氮释放率有显著相关性;烷氧碳、双烷氧碳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腐解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羧基碳和甲氧基碳/烷氮碳均与木质素腐解率呈现极高的正相关性.[结论]施用氮肥能够促进小麦秸秆腐解和碳释放,其效果在秸秆还田两周后才能显现出来;在腐解过程中,秸秆残余物中代表易分解碳水化合物的烷氧碳相对含量随腐解时间延长而不断降低,且占比均高于其它碳官能团,对指示秸秆腐解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固态核磁共振技术更有利于监测秸秆腐解过程中不同有机碳官能团结构变化,从而更深刻地认识秸秆腐解机制.
    • 姚伦芳
    • 摘要: PAHs污染环境的修复一直是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生物修复因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势而被广泛研究.本研究对经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后的PAHs污染土壤不同有机组分中的PAHs的分布变化情况做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轻组有机质在经生物修复和未经生物修复的两种土壤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分别为4%和7%,但是轻组中结合的PAHs量占土壤中PAHs总量的比重却很大,分别达到69%和63%;重组中PAHs主要分布在紧结态腐殖质中,经生物修复和未经生物修复的两种土壤中PAHs分别占重组PAHs总量的97.59%和97.63%.
    • 刘晓敏; 张发捷; 何川; 王乐乐; 黄见勋; 黄荣廷; 许积庄; 孔凡海; 谢建南; 李津津; 杨林军
    • 摘要: 可凝结颗粒物(CPM)排放可加重雾霾的形成,近期受到广泛关注.测试了2个煤种条件下,燃煤超低排放机组烟气系统沿程总CPM及有机CPM浓度,分析有机CPM中含量前10的有机组分占比.结果表明,针对煤种1和煤种2,烟囱入口处总CPM排放质量浓度分别为4.2和5.6 mg/m3,超低排放污染控制设施对CPM的总脱除效率分别为97.21%和98.18%;低低温电除尘(LLTESP)、海水脱硫(SWFGD)、湿式电除尘(WESP)对有机CPM平均脱除效率分别为71.82%、56.36%和76.61%;低低温电除尘对有机CPM中酯类、烃类和其他有机组分均有较好的脱除效果;海水脱硫对烃类脱除效果更好,而湿式电除尘对酯类有机物去除效果更优.
    • 摘要: 我国科考队员在2016年深海热液航次中,于西太平洋一处深海热液区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这是全球在自然界里的首次发现。近日,科学家分析认为,此次观测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含有大量氮气和有机组分,为生命起源以及初始有机质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启示。生物学研究表明,超嗜热菌很可能是地球上生命的共同祖先,因此热液系统一直被认为与生命起源密切相关。
    • 周欣; 叶晶; 王志花; 靳素荣
    • 摘要: 在室温条件下合成了2个多金属氧簇化合物(Hbidp)3(PMo12O40)·bidp (1)和(Hbid)3(PMo12O40)·bid (2)(bidp=苯并咪唑基苯酚,bid=苯并咪唑).通过红外、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对2个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化合物中多酸阴离子与有机组分通过氢键、静电引力及π-π堆积作用形成一维链状多金属氧簇化合物晶体.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化合物1和2均具有优良的氧化还原性质.光催化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1和化合物2对罗丹明B和亚甲基蓝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