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有机碳同位素

有机碳同位素

有机碳同位素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海洋学、自然地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2690291篇;相关期刊46种,包括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质通报、地质学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暨同位素地质应用成果学术讨论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第四届全国地层会议等;有机碳同位素的相关文献由373位作者贡献,包括黄俊华、杨桂芳、沈吉等。

有机碳同位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690291 占比:100.00%

总计:2690398篇

有机碳同位素—发文趋势图

有机碳同位素

-研究学者

  • 黄俊华
  • 杨桂芳
  • 沈吉
  • 李长安
  • 王金权
  • 胡超涌
  • 迟云平
  • 顾兆炎
  • 刘卫国
  • 吕厚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田飞; 王永; 袁路朋; 汤文坤
    • 摘要: 本文选择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濒临干涸的碱湖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湖泊及流域表层沉积物的粒度、总有机碳(TOC)及其同位素(δ^(13)C_(TOC))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结果表明,湖泊水域区及滩地区的黏土与粉砂组分含量高,TOC含量多低于1%,而东缘的盐生草甸砂组增加,同时TOC含量升高至10.75%;δ^(13)C_(TOC)值表现为从西向东,即水域区(-24.88‰)、滩地区(-25.17‰)、盐生草甸(-27.93‰)呈逐渐偏负的趋势。水域区表层沉积物粒度端员组分分析表明,粗粒端员(近源风成组分及洪积组分)含量的增加指示湖泊退缩及流域植被退化;水域区低TOC指示水生植物基本消失,陆源C_(3)植物成为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控制了δ^(13)C_(TOC)的波动。当湖泊彻底干涸,裸露滩地的粒度初始以细粒组分(黏土、粉砂)为主,而后强烈的风蚀作用将富盐细粒带走,沉积物的粒度变粗,盐度降低,盐生植被入侵。此后沉积物的TOC含量显著增加,而δ^(13)C_(TOC)值逐渐偏负可能与上覆盐生植被演替过程中C_(3)植物生物量增加有关。因此,乌日图音淖尔现代沉积过程及机理的研究,加深了对浑善达克沙地碱湖干涸过程中沉积及生态演化过程的认识,也为古环境的重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 刘思逸; 高平; 肖贤明; 刘若冰; 秦婧; 袁桃; 王旭
    • 摘要: 目前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中显微组分缺乏统一的分类方案,命名也较为混乱,给页岩气勘探与评价造成了困难。为此,采用全岩光片和有机地球化学(TOC、δ^(13)C_(org))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中显微组分进行有效识别与特征总结,探讨其可能成因,并判断其有机质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五峰—龙马溪组页岩中显微组分主要由海相镜质组、腐泥组、动物有机碎屑组和次生组组成。其中,海相镜质组由无结构镜质体组成,呈浑圆状或长条状,具有强的光反射能力,但分布并不广泛;腐泥组主要由无结构腐泥体组成,为藻类遭受热降解过程而形成的无结构且无固定形态的显微组分,在富有机质页岩中广泛分布;动物有机碎屑组主要包括笔石表皮体、几丁虫和放射虫有机碎屑体;次生组由次生沥青体组成,广泛分布在页岩基质孔隙中,呈无固定形状。五峰—龙马溪组页岩中主要发育腐泥组和次生组,其次为动物有机碎屑组和海相镜质组,其有机质类型以Ⅰ-Ⅱ1型干酪根为主,且腐泥组和次生组含量越高,有机质类型越好,其生烃潜力越大。
    • 伊海生
    • 摘要: 藏北双湖县巴岭乡地区出露一套深水相黑色页岩地层,包括下侏罗统曲色组和中侏罗统色哇组二个组地层单元.根据菊石化石控制的生物地层时代,下伏曲色组划归Pliensbachian-Toarcian阶,上覆色哇组级代表Aalenian-Bajocian期沉积,二者之间为连续沉积,是目前西藏特提斯域菊石化石控制程度最高的中下侏罗统地层.野外实测了索布查J2/J1界线剖面,按2m间距采集了148件样品,室内开展了无机碳(δ13 Ccarb)和有机碳(δ13 Ckero)分析,目的是揭示早侏罗世末期到中侏罗世初期这一时段的古海洋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曲色组沉积期古海水δ13 CDIC偏正,而色哇组δ13 CDIC偏负,J2/J1界线上下δ13 Ccarb值显示阶步式负向偏移的特点.根据相关分馏方程计算,Toarcian期海洋浮游植物繁盛,δ13 CDIC偏正,海水营养盐NO3浓度偏低,而Aalenian期海洋浮游植物衰减,δ13 CDIC偏低,NO3浓度升高.沉积有机质或干酪根碳同位素δ13 Ckero在J2/J1界线上下与δ13 Ccarb变化趋势一致,也具有由高值逐渐偏低的特点,但δ13 Ccarb和δ13 Ckero变化曲线的波峰和波谷并不同步,这是因为海源和陆源有机质相对含量高低变化所致.文中根据碳同位素质量平衡方程,定量的描述了索布查界线剖面陆源和海源有机质比例的变化过程,讨论了曲色组和色哇组烃源岩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 何龙; 王云鹏; 陈多福
    • 摘要: 晚奥陶世全球海洋环境曾发生重要的改变,特别是赫南特冰期的气候变冷,造成了古海洋沉积物中多项地球化学指标出现异常现象,全球多地区出露的赫南特阶均记录了冰期时出现的碳、氮同位素异常,但对其产生机制的认识存在争议.四川盆地东南缘三泉剖面和双河剖面的奥陶系五峰组、观音桥段以及志留系龙马溪组的有机碳同位素、总氮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指标测试结果显示,三泉剖面和双河剖面的赫南特阶观音桥段泥灰岩有机碳同位素和总氮同位素均出现正偏偏移,并可与其他地区奥陶系剖面进行对比.其中,三泉剖面δ13Corg值分布范围为?31.9‰ ~ ?27.9‰,自五峰组顶部开始偏重,在观音桥段达到峰值?27.9‰,偏移幅度约2‰;双河剖面 δ13Corg平均值为?30.1‰,观音桥段最大值为?29.1‰,向正偏移幅度约为1‰左右.这些变化特征揭示,晚奥陶世有机质的埋藏作用可能改变了海洋溶解无机碳库的碳同位素组成,并且引起赫南特冰期碳同位素异常.三泉剖面和双河剖面 δ15N平均值分别为1.4‰和1.1‰,冰期观音桥段 δ15N值正偏幅度在0.5‰~1‰之间,可能是由于长期的缺氧还原条件促进了海水的反硝化作用,而冰期时海平面下降限制了反硝化作用的强度,从而导致氮同位素出现正偏异常.
    • 李小苗; 吴泽坤; 彭廷江; 马振华; 冯展涛; 李孟; 郭本泓; 宋春晖
    • 摘要: 晚中新世-上新世古生态演化是探讨构造-气候-生态环境相互耦合作用的热点议题,该时段不同区域C4植物是否发生大规模扩张及其在时空维度上如何演化等问题尚存争议。以青藏高原东北缘小水子红黏土为研究对象,基于总有机碳同位素重建了小水子地区晚中新世-上新世(6.7~3.6 Ma)的植物生态型,并结合周边结果对C3/C4植被时空演化进行综合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小水子地区晚中新世-上新世以C3植被为主(平均丰度95%),伴生小部分C4植被;C4植被在空间上以六盘山为界呈现东多西少模式,南北方向上在37°~38°N范围内达到峰值;从时间演化序列上来看,4 Ma前小水子地区生态演化与黄土高原大致相同,晚中新世C4植被含量较高、C3植被含量较低,上新世早期C4植被减少、C3植被增多,大气CO2浓度与区域降水变化可能是植被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4 Ma左右夷平面区域构造活动可能导致了小水子地区C4植被差异性演化。
    • 张弘智; 吴克华; 高占冬; 王慧澄; 王德远; 陈玉合
    • 摘要: 洞穴河流沉积物因沉积环境稳定且保存较完好,蕴含着丰富的古环境信息.选取双河洞穴系统山王洞中河流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及Ca、Mg、Sr元素含量特征,以探讨其环境响应.结果 表明:(1)在沉积过程中,地下河在该剖面位置长期处于静水水流状态,沉积环境稳定;(2)有机碳同位素特征显示沉积期分为C4植物为主、C3植物为主及过渡期3个时期,不同时期气候明显不同,随时间演变由冷转暖,沉积物来源于中新世以后的地表土壤;(3)洞穴河流沉积物Ca、Mg、Sr元素含量变化对炎热偏湿与湿冷环境的响应比较明显,气温和植被类型可能是影响其含量变化的因素.
    • 王雨菡; 丁伟铭; 刘璇; 魏韧; 董琳
    • 摘要: 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河街组三段沉积了面积广、厚度大、含碎屑组分的碳酸盐岩,蕴含着大量页岩油.通过岩相特征描述、陆源碎屑来源分析、初始生产力和氧化还原环境分析,探讨了渤南洼陷有机质富集的成因机制.对L69井进行了连续密集取样,根据岩性特征和沉积构造,主要划分为块状泥晶灰岩、透镜状泥晶灰岩、纹层状泥晶灰岩和纹层状亮晶灰岩;通过主微量元素、有机碳氮同位素、无机碳氧同位素实验对陆源碎屑来源进行讨论,稳定的Al/K和Al/Mg说明L69井碎屑组分的物源均一;通过对比研究全岩和干酪根有机氮同位素,对沉积时水体及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环境进行恢复;通过Ba元素的含量、干酪根有机碳同位素,及其与有机氮同位素的耦合关系探讨生产力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油气生成与保存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推测研究区内的陆源输入带来了营养物质,促进了湖盆中藻类的生长,产生了大量有机质.有机质在沉降过程中不断消耗氧气,导致了水体内部出现还原环境,进而促进了有机质的埋藏和保存.
    • 张慧娟; 杨桂芳; 陈正洪
    • 摘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干旱-半干旱区的植被类型及其演化规律,利用气相色谱仪对银川盆地冰沟剖面河湖相沉积物中的正构烷烃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其正构烷烃碳数分布范围为C_(15)~C_(34),奇碳优势明显,以C_(29)或C_(31)为主峰的单峰型为主,但少量样品也出现双峰型分布模式。通过对冰沟剖面正构烷烃分布特征、碳优势指数CPI和L/H(∑C_(21-)/∑C_(22+))指标的详细分析,得知其有机质来源以陆生高等植物占主导优势。结合年代数据、有机碳同位素、长链正构烷烃平均链长ACL和C_(33)/(C_(33+)C_(27))值,重建出35. 0ka以来银川盆地植被类型以C_3植物为主,并且C_3和C_4植物的相对比例变化主导受温度制约,而木本和草本植被的演化主要受控于水分条件。
    • 杜凯闯; 王文静; 吴克宁; 查理思
    • 摘要: 分析古土壤特征是获取古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文化遗址区古土壤特征来推导不同时间尺度下原始农业信息日益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选取河南仰韶文化遗址区内的文化剖面和自然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者的孢粉、炭屑、有机碳同位素、植硅体等古土壤特征定量分析,推测当时的粮食作物等原始农业信息.结果表明:通过分析两者的孢粉、炭屑,发现当古人类活动开始增强后,对于生存、生活所需的植物,古人类有选择性地种植和采摘,导致禾本科含量增加明显,藜科含量也较高,而利用价值不大的植物则因居住、耕作需要而被砍伐、焚烧,导致木本、蕨类含量减少.通过有机碳同位素和植硅体分析,发现在古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以C3植物为主的自然植被类型转变为以C4植物为主的人工植被类型,其遗址区内农作物以粟、黍为主,并发现有水稻,推测该遗址在仰韶晚期处于"北粟南稻"交错地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