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有无

有无

有无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170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宗教、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8篇、专利文献216993篇;相关期刊247种,包括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史、中国司法等; 有无的相关文献由300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安洪、Y·魏、吴沛沛等。

有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8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216993 占比:99.87%

总计:217281篇

有无—发文趋势图

有无

-研究学者

  • 李安洪
  • Y·魏
  • 吴沛沛
  • 曾永红
  • 李涛
  • 胡会星
  • 龚建辉
  • H·格拉夫
  • 姚裕春
  • 常海涛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马傲宁
    • 摘要: 庄子的万物平等思想内部组成众多,言论纷杂,文章特取其中最具有重要本原意义的两个方面,即"齐是非"与"齐生死",通过对这两个层面的阐释,进一步理解庄子的万物平等思想。即对世间事物的正确判断标准与关于人生终极问题发出拷问,从而进一步得出万物在"道"的统摄之下,皆可以齐一、平等的思想。文章第二部分则落实于道德践履方面,同样以《齐物论》为依托,分析庄子提出问题之后所自得出的解决办法—"坐忘"与"物化"。通过"坐忘"达到心凝神释、忘却肢体与智慧,成于大道;通过"物化"则模糊"物""我"之间的界限,"我"与"物"可相化相成,并无分别,通过实践层面的做法,进一步验证庄子万物思想的可实施性。
    • 罗威
    • 摘要: 《齐物论》的主旨在于通过消泯物我、是非、彼此,达到齐同万物于大道的"道通为一"的境界。齐是非、消除彼此对待的二元思维,根源在于物我界限的泯灭;而物我不分、共通于大道的实现,最终还是要落脚在自我这个问题上来。从破的方面看,"吾丧我"是要揭穿自我身体和自我意识的虚假;从立的方面看,"天籁""真宰""真君"等是要揭示出"道"才是真实不虚的、才是自我的出发和依归。当达到"道通为一"之境时,自我的追问也就不存在了。
    • 易宏熙
    • 摘要: 在西方哲学存有论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传统哲学的现代化,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牟宗三参照佛教的判教和圆教理论,从存有论的视角出发,以道家对“有”“无”的讨论为核心,判定西方哲学“being”问题是执的/内在的存有论,又从“道生万物”发展出一个超越的存有论,在道家玄学化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哲学化(存有论化),完成了“道家式的圆教中的存有论”,重构了道家的形而上学,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 武晔
    • 摘要: 魏晋玄学的根本思想追求是探讨有无之辨的本体之学.通过分析何晏、王弼贵无论主旨,认为贵无论的逻辑矛盾是"无"的形式与内容如何圆贯的问题,由此引岀两种思考方向,一是完全道家立场,具有浓厚自然主义倾向,注重内在人格塑造的以阮籍、嵇康为主的竹林玄学;另一种是针对贵无论之社会效果的,裴頠以有立论注重纲常名教的积极作用,提出存在的产生不依靠超物质之"无",而是生于"有"的"物自生"观点,对贵无论进行纠偏.到了郭象那里,玄学的有无之辨开始融合.玄学最大的价值在于哲学意义,这是一种真正的哲学,不仅体现了哲学之美,更开拓了人们的理性思维,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自由、浪漫的色彩,体现了人的自由与解放,这种学术风气与生活作风正是基于有无之辨本体论思考的魏晋风度.
    • 马天威
    • 摘要: 六朝道教有无概念的使用体现了鲜明的实践特色,与以"辨名析理"为主要方法的玄学旨趣不同.顾欢提出"无中之有"以刻画身体的内在结构与存思所见内景与身神.通过存思实践通向道体,经历有无的转化,因此道可以称为"非有非无".在其他上清道经中,可以看到更进一步的"有中之无"的表述,以有无来言说存思实践中的复杂过程.六朝上清派以有无的交相转进将修道过程理论化,呈现层层剥离形而下,以通极形而上之道的思路.小有、小无转化为大有、大无,即个体存思内景与宇宙整体的衔接,尤其刻画出其中的复杂性.
    • 文亚楠; 李平
    • 摘要: 古棕作为第二代留俄艺术家的代表,深受俄罗斯流行的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影响而又保持其独特个性,学成归来,其内心深处不允许自己做一位"黄皮肤的洋画家",他继承了东方文化的画意,又深受俄罗斯学院派严谨的绘画风格影响,致力于探索油画民族化,并成功地融入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貌。古棕的作品在对平凡景物的描绘中超越在场存在着,达到韵味无穷、文质彬彬的精神境界。文章主要从表淡里蕴、有无相生、得之自然、松弛有度四个方面对其作品的独特呈现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 蔡巍伟
    • 摘要: 在英语中,有些词组或短语形式相似,乍看似乎一词之差,但仔细品味和分析,其意义却大相径庭,稍不留意,极易出现语用错误。对此,笔者对一些仅差一个冠词而意义不同的词组进行了归纳,以期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一、定冠词the的有无定冠词the,常被用来限定某个特定的事物,其用法广泛,使用频率高。有些词组或短语,用或不用定冠词the,其含义截然不同。
    • 陈成涵
    • 摘要: 学习古诗词特殊的写作手法,对我们正确解读诗词内容、深入理解诗词主题、学习其写作方法都很重要。诗词中可以有写无,形成反向比衬,进一步强化表达效果;可巧妙援引典故或生活现象,借此说彼;可反向落笔,从对方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心曲;可用象征手法,以物喻人,物人合一,表达自己的理念和情感。
    • 杨立华
    • 摘要: 张载是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以虚、气、神、化、两、一等概念为枢纽的体系化哲学建构,以其高度的完成性及内蕴的义理深度而备受瞩目.然而,在虚、气关系等根本哲学问题的理解上,学界仍有不同的认识.分析不同理解背后的文本解读的差异,进而为正确的哲学诠释提供可靠的文本依据,是本文的立意所在.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始终是哲学史工作的根本.
    • 高璐
    • 摘要: 定冠词the虽然只有三个字母,但是在英文短语或句子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无定冠词,意义可大不相同哟!你能区分这些短语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