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有创颅内压监测

有创颅内压监测

有创颅内压监测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94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75976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东方药膳、现代诊断与治疗、浙江创伤外科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6年湖北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学术年会、2016全国神经损伤大会暨第五届天坛全国神经创伤学术研讨会等;有创颅内压监测的相关文献由26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兵、丁玉成、刘来福等。

有创颅内压监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8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75976 占比:99.97%

总计:276056篇

有创颅内压监测—发文趋势图

有创颅内压监测

-研究学者

  • 张兵
  • 丁玉成
  • 刘来福
  • 周冀英
  • 张建国
  • 朱光辉
  • 杨凯
  • 梁冶矢
  • 董为伟
  • 何咸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妮
    • 摘要: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联合阶梯式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神经外科接受有创颅内压监测的22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阶梯式护理组,各110例,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阶梯式护理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死亡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阶梯式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有创颅内压监测可实时监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数据支持;有创颅内压监测联合阶梯式护理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梁上男; 李成林; 叶原森
    • 摘要: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开颅术治疗中进行有创颅内压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64例开展颅脑外伤开颅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颅内压监测,实验组患者采用有创颅内压监测。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的颅内压与治疗情况(颅内压探头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急性脑膨出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4 h,实验组颅内压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120 h,实验组颅内压分别为(25.10±4.20)、(16.20±3.30)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的(27.40±3.60)、(20.80±4.50)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颅内压探头拔除时间(2.47±0.26)d与住院时间(20.01±2.33)d短于对照组的(4.13±1.02)、(30.47±3.6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急性脑膨出率3.13%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的18.75%、2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外伤开颅术治疗中采用有创颅内压监测的效果理想,可有效降低颅内压,减少急性脑膨出率,提高预后效果,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 李茜; 吴玉珊; 黎志洲; 罗丽秋
    • 摘要: 目的观察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应用于危重症脑损伤术后中的效果与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1年2月新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危重症脑损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因特殊因素未行有创ICP监测,仅行常规护理与观察;观察组术后进行有创ICP监测。对比2组脱水剂用量、脑疝形成率、预后。结果观察组甘露醇平均用量为(846.57±36.84)g,少于对照组的(932.68±38.72)g,脑疝形成率为6.25%(3/48),低于对照组的20.83%(10/48),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优良率为87.50%(42/48),高于对照组的68.75%(33/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危重症脑损伤术后患者进行有创ICP监测,能够根据ICP变化情况有效指导临床对治疗方法与护理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从而减少脱水剂用量,降低脑疝形成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吐尔洪江·斯地克
    • 摘要: 目的探讨时序性有创颅内压监测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新疆巴州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颅内压监测,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时序性有创颅内压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甘露醇使用剂量、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患者术后3个月的预后进行判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甘露醇使用剂量、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肾功能异常、颅内感染、电解质紊乱、应激性溃疡、脑脊液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时序性有创颅内压监测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效果显著,可以随时了解患者的颅内压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关治疗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马廉亭
    • 摘要: 颅内压是颅腔内容物(脑组织、循环的血液与脑脊液)对颅腔壁的压力。在颅脊腔密闭的情况下,颅腔容积大于颅内物总体积,有8%~10%的代偿空间。正常颅内压是病人在侧臥位、平静呼吸时从腰4~5椎体间隙穿刺测得的脑脊液压力80~180(200)mmH_(2)O。去骨瓣减压术是救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各种类型重症脑出血、脑肿瘤、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梗死等危重病人时常采取的有效救命措施。去骨瓣减压术的目的是扩大颅腔容积,增加颅内代偿空间。
    • 郑东红; 楼永锋; 陈丽青
    • 摘要: 目的 分析有创颅内压监测在基底节脑出血破入脑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基底节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25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13)和对照组(n=12)。两组均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脱水、稳压、止血、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有创颅内压监测,并根据颅内压数值调整药物使用剂量及判断病情。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颅内压水平、并发症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ADL)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3%(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48 h颅内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50.00%(P<0.05)。研究组术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基底节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在有创颅内压监测下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可更加直观准确的了解患者颅内压力变化,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是理想的监测方法。
    • 王志国
    • 摘要: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给予有创颅内压监测的价值以及可行性做出探究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的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法将重型颅脑损伤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根据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命体征、CT以及意识安排给予治疗,实验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安排给予根据有创颅内压监测结果来治疗,研究分析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VAS评分以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一年后生存率。结果:有创颅内压监测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VAS评分更低,重型颅脑所伤患者的一年后生存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颅内压监测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更为有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更为有效的缓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更好的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患者更为有利。
    • 彭发坤
    • 摘要: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有创颅内压监测术后早期颅内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有创颅内压监测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出现术后早期颅内感染分为感染组(37例)和非感染组(83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检验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感染组年龄≥50岁、接受后颅窝手术、手术时间≥4小时、糖尿病患者占比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GCS评分低于非感染组,探头留置时间高于非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后颅窝手术、GCS评分、探头留置时间是颅脑外伤患者有创颅内压监测术后早期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有创颅内压监测术后早期颅内感染具有较多危险因素,年龄增加、后颅窝手术、低GCS评分和探头留置时间长均会增加颅内感染风险.
    • 魏民; 张远明; 邢鸣; 柴伟; 何洪泉; 高玉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下脑室外引流(EVD)在双额叶重度脑挫伤阶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6例双额叶重度脑挫伤患者按照是否采用颅内压监测下EVD术分为监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监测组患者采用于颅内压监测下EVD和(或)双额去骨瓣并内减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双额去骨瓣并内减压术治疗.术后观察统计两组患者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率、脱水剂使用剂量、常见并发症;术后6个月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ore,GOS)评分评判患者的预后.结果 监测组患者行双额去骨瓣并内减压术的比率(11例,39.3%)明显低于对照组(100%) (P <0.001).监测组患者中无术后发生对侧硬膜外血肿和术区新发脑内血肿者,而对照组分别为7例和3例(P=0.01,P=0.236).监测组患者使用甘露醇的剂量为(765.00±122.59)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130.20) g(P<0.001).监测组患者术后急性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1例,3.6%)明显低于对照组(10例,35.7%).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上消化道溃疡、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监测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60.71%)(P=0.01).结论 及时采用有创颅内压监测下EVD治疗,可有效减少双额叶重度脑挫伤患者行双额去骨瓣并内减压术的病例,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锐; 桑广荣; 孙慧琳
    • 摘要: 目的 分析有创颅内压监测对神经系统急危重症疾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8月-2020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神经系统急危重症疾病患者78例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均分两组,各39例.其中,给予传统颅内压判定方法的为参照组,给予有创颅内压监测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 研究组治疗各环节用时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均明显比参照组低,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神经系统急危重症疾病患者进行有创颅内压监测,能够让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缩短治疗所需的时间,同时减少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具有推广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