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曹全碑

曹全碑

曹全碑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2年内共计229篇,主要集中在书法、篆刻、绘画、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9篇、专利文献107044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中国书法、青少年书法(少年版)、青少年书法(青年版)等; 曹全碑的相关文献由184位作者贡献,包括滕西奇、于生德、景舜逸等。

曹全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9 占比:0.21%

专利文献>

论文:107044 占比:99.79%

总计:107273篇

曹全碑—发文趋势图

曹全碑

-研究学者

  • 滕西奇
  • 于生德
  • 景舜逸
  • 翁志飞
  • 许建刚
  • 刘有林
  • 姚波多
  • 曾广
  • 李源
  • 李进生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耿梦丽
    • 摘要: 汉代是隶书最为兴盛的时期,为后世留下了大量优秀的隶书碑刻作品。汉隶承篆书之风,启楷书之源,《礼器碑》《曹全碑》是汉代审美的集中表现,二者皆为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二碑风格独具特色,对历代书家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分别从两通碑刻中摘选出典型的汉字进行对比分析,对照其中的相同字和不同字,从笔法、字法、章法等方面进行比较,阐述其对书法创作的重要启示作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 张维红
    • 摘要: 陈恭尹有"清初广东隶书第一高手"之誉,他的隶书主要取法《夏承碑》和《曹全碑》,并能自出新意。但是,研究他的隶书成因,仅靠现有文献和墨迹难以具体说明。本文尝试以《夏承碑》《曹全碑》在明末清初书坛的地位、明清易代之际广东书坛的特殊历史际遇为背景,结合陈恭尹的交游、遭遇、天赋才情等进行探析和推演,分析陈恭尹隶书对清初广东书坛的影响。
    • 金增龙
    • 摘要: 《曹全碑》属东汉末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非常适合小学生作为范本进行摹写。小学生临习《曹全碑》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记口诀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临帖的过程中应注重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学会读帖、临帖,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勤加练习,终有所获。
    • 姚波多
    • 摘要: 类似"婉转娟秀"的形容不足以概括《曹全碑》的美学价值。《曹全碑》的美是多维度的,如它的横画,我们可以从"平和之美""悠远之美""律动之美""飘逸之美""俯仰之美"五个角度去挖掘其美学内涵。充分挖掘《曹全碑》的美学价值,同样也是我们深入了解隶书之美的一个关键点。
    • 郭淑慧
    • 摘要: 东汉中后期,隶书的法度已臻完备,章法亦趋稳妥有变。可以说,隶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达到了鼎盛。这一时期,隶书遗迹数量众多,种类、风格各异,其中以碑刻和摩崖最具代表性。比如《曹全碑》《礼器碑》《张迁碑》《史晨碑》《鲜于璜碑》《华山碑》,以及摩崖刻石《西狭颂》《石门颂》等,都是隶书鼎盛时期的杰出代表作品。东汉的隶书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历来被视为隶书的楷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姚波多
    • 摘要: 类似"婉转娟秀"的形容不足以概括《曹全碑》的美学价值.《曹全碑》的美是多维度的,如它的横画,我们可以从"平和之美""悠远之美""律动之美""飘逸之美""俯仰之美"五个角度去挖掘其美学内涵.充分挖掘《曹全碑》的美学价值,同样也是我们深入了解隶书之美的一个关键点.
    • 摘要: 王守峰,男,1955年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中学校长。历任高中英语教师、菏泽五中副校长、何楼一中校长、何楼教委副主任。自青年时代起,酷爱书法艺术,曾临摹曹全碑字帖,现代手法大师刘炳森先生的字帖。退休后进入菏泽老年大学研习隶篆书法艺术。曾先后成为牡丹区书协会员、菏泽市书协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并在中书协组织的晋级考试中获得六级证书,在各级各类书法展活动中取得显著成就。
    • 强雯(文/图)
    • 摘要: cqvip:如果一定要用某个物品来比喻一座城市,那么陕西汉中,就是石门十三品。研习书法的人,绕不开字帖《石门颂》。尽管《曹全碑》《张迁碑》等汉隶帖更有书法普及性,但各种版本的《石门颂》图书依然层出不穷,它的出现更像是《伊索寓言》相对于《克雷洛夫寓言》的意义,《山海经》相对于《镜花缘》的启蒙,理解了这一点,清末民初的金石文字学家杨守敬一语“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便蔚然可观。
    • 郭淑慧
    • 摘要: 汉代是隶书发展的鼎盛时期。隶书碑刻众多且风格不一,《曹全碑》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品,以风格飘逸秀丽和结体平正匀整著称,为书家推崇备至。《曹全碑》又名《曹景完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东汉灵帝中平二年(185)十月十一日立于郃阳(今陕西省合阳县)。明万历(1573—1620)初年出土于陕西合阳县旧城莘里村,后被移至县孔庙东门内,1956年被移入西安碑林,保存至今。
    • 郑方圆
    • 摘要: 书法教育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几千年来,学习书法的基本学习方法是对经典碑帖的临摹。临摹的目的是从结构到笔画与古人求同求似,根据"先重结构,再重用笔"的原则,首先强调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然后才是提高手的表现力。只有"察之者尚精",才能"拟之者贵似"。本课以临摹中国经典碑帖《曹全碑》为范本,引导学生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学习集字创作的方法,体验集字创作的全过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创作的能力,体会书法的表情达意功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