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晋武帝

晋武帝

晋武帝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2年内共计42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5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296种,包括甘肃社会科学、文史哲、学海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五届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国际研讨会等;晋武帝的相关文献由376位作者贡献,包括清风慕竹、戚速、胡阿祥等。

晋武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5 占比:99.7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23%

总计:426篇

晋武帝—发文趋势图

晋武帝

-研究学者

  • 清风慕竹
  • 戚速
  • 胡阿祥
  • 大卫
  • 李伟明
  • 田野
  • 胡才众
  • 赵昆生
  • 陈鲁民
  • 伍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俞海燕; 汪清
    • 摘要: 地方行政区划规模及拥有权力特别是拥兵权影响国家的治乱兴衰。东汉末州官兼领兵、民大权,统地广大,遂致分裂割据。西晋灭吴,晋武帝为消除动乱之源而“罢州兵”,然其“罢州兵”所颁布的《省州牧诏》时间和实施过程等众说纷纭。《省州牧诏》实颁布于太康元年三月至四月间,“罢州兵”经历了一个从“普减州兵”到“罢州领兵”的过程,除故吴少数州外,其他诸州刺史失去了领兵权,从而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分裂割据之隐患。
    • 郑全安
    • 摘要: 在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很多的开国之良将、安邦之名臣。他们有的善战,有的善谋,有的博学,有的刚正……本文要说的,是一位慧眼识珠为国荐才的名臣——羊祜,字叔子,他知识渊博,见解卓荤,史称"有识尚"。羊祜是魏末晋初时期的贤臣良将。西晋武帝二年(266),羊祜出征战略要地襄阳,与偏安东南一隅的孙吴政权相对峙。作为朝廷重臣,羊祜任职两朝,掌握着机要之权,但他不谋求权利,不受封侯,他所推举荐拔的人,连本人都不知是谁荐举的。
    • 仲维柯
    • 摘要: 凡皇位更迭,戮手足、杀旧君的新主不乏其人,即便是唐太宗、明太祖等一代英主也在所难免。然而,历史上也有对“竞争手足”“前朝旧君臣”善待者,西晋武帝司马炎就是一位。当初,晋王司马昭对亲贤、有雅望的次子司马攸甚是疼爱,竟有了将晋王之位传给他的念头,这对嫡长子司马炎来说很是威胁。大臣们坚决反对这种“废长立幼”的做法,最终,司马炎得以顺利继承晋王之位,后又因其超人的政治谋略,迫使魏帝曹奂将皇位禅让给自己,做了西晋第一个皇帝,即晋武帝
    • 顾素玄
    • 摘要: 《世说新语》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任育长本是西晋官僚,年少时聪明可爱,相貌也好,所以有极响亮的名声,可谓秀拔出众。那时恰逢晋武帝驾崩,朝廷要挑选一百二十个人做挽郎。挽郎,是出殡时牵引灵柩唱挽歌的人。给皇帝做事,哪怕只是一个挽郎,也需要出众的才德,任育长便是这一百二十人中的一个。
    • 麦淇琳
    • 摘要: 春天打开了一扇窗,铺了一路花香,款款而来。临窗翻书,古书籍里记载,西晋博物学家张华著成《博物志》,晋武帝赐给他万张陟厘纸。据闻陟厘生在水中石头上,取了粗苔,作纸青黄色,隐隐透着一点儿青,极为淡雅。便取来几张宣纸,点一团墨,写几笔篆书。一时,窗头花影落满纸上,极淡的香味儿倏然飘忽而来,仿佛做了一个安逸静心的梦。
    • 任苍云(整理)
    • 摘要: 势如破竹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在夺取魏国政权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共商灭吴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恐怕不易,不如有了充分准备再说。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他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吴国国力较为衰弱时,尽快灭掉它,不然等吴国恢复实力,就很难攻下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来自己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赞成杜预的想法,也劝司马炎尽快攻打吴国.
    • 刘志坤
    • 摘要: 泰始年间,晋武帝下沼,让天下“举贤良直言之士”。博学多才的郤诜应选,以对策优等,被拜为议郎。后来郤诜官越做越大,一直升到雍州刺史。晋武帝为他送行,问他:“卿自以为何如?”--你觉得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呢?郤诜毫不谦虚地说道:“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 刘勃
    • 摘要: 作为晋朝的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在《世说新语》里也算频频亮相。当然,通常不是主角,但给人的印象倒也不坏。孙秀降晋,晋武帝厚存宠之,妻以姨妹蒯氏,室家甚笃。妻尝妒,乃骂秀为“貉子”。秀大不平,遂不复入。蒯氏大自悔责,请救于帝。时大救,群臣咸见。既出,帝独留秀,从容谓曰:“天下旷荡,蒯夫人可得从其例不?”秀免冠而谢,遂为夫妇如初。(《惑溺》)孙秀是东吴宗室,受到吴国末代皇帝孙皓的猜忌,就带着几百人投降了晋朝。
    • 王吴军
    • 摘要: 西晋武帝司马炎咸宁五年(公元279年)〔一说太康二年(公元281年)〕,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在当时的河南汲郡(今河南省卫辉市境内)的一座古墓旁,一个盗墓贼仔细观察了一番周围的动静后,悄悄钻进了古墓……
    • 摘要: 宋朝的太学,其实仅仅是国子监直辖的几所国立学校之一。太学之外,国子监还辖有多所学校:1.国子学。“国子”一词出自《周礼》,意为贵族子弟,国子学最早出现在晋朝,是晋武帝设立来培养士族子弟的学校。宋朝的国子学也带有“贵族”色彩,只招收七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员额最高时有200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