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胶海绵颗粒
明胶海绵颗粒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29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38197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中国保健、中国老年学杂志、介入放射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山东省第六届介入放射学学术交流会、2007拉萨介入放射学研讨会等;明胶海绵颗粒的相关文献由378位作者贡献,包括潘昕毅、郑隆泗、陈锡俊等。
明胶海绵颗粒—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8197篇
占比:99.91%
总计:138319篇
明胶海绵颗粒
-研究学者
- 潘昕毅
- 郑隆泗
- 陈锡俊
- 丁仁海
- 凌冰
- 刘玉欣
- 吕军
- 唐昌连
- 宋静
- 康平
- 康旭
- 徐明洲
- 惠本军
- 朱敬松
- 李志坤
- 杨士彬
- 杨维梅
- 梁君
- 梁桂玲
- 欧盛秋
- 沈剑敏
- 游建雄
- 王传平
- 王芳清
- 罗耀昌
- 董振夫
- 蒙志斌
- 谭玉林
- 赖玲
- 赵昌
- 陈东民
- 陈刚
- 陈廷聪
- 陈璇
- 马亦龙
- 马志刚
- 魏涛
- 齐锋
- 龙屹
- 丁关庆
- 丁小龙
- 丁晓红
- 丁苇
- 万严
- 于海峰
- 付兰香
- 付守忠
- 仲崇明
- 任毅
- 任翰淼
-
-
徐明洲;
何明;
范小斌
-
-
摘要:
目的 探讨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对不可切除胃底贲门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20例不可切除胃底贲门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胃肠激素[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胃泌素(GAS)]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6个月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PGⅠ、PGⅡ和GAS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PGⅠ、PGⅡ和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VEGF、HIF-1α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VEGF、HIF-1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6个月生存率为91.67%(55/6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0%(4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对不可切除胃底贲门癌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降低VEGF、HIF-1α水平,提高近期生存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
冯琦;
陈欢
-
-
摘要:
目的比较明胶海绵颗粒、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在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宝鸡市中医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200例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大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聚乙烯醇栓塞微球进行栓塞,观察组采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R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24 h止血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中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可获得更显著的临床效果。
-
-
符式景;
冯伯荣;
林昌峰;
李强
-
-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海藻酸钠微球与明胶海绵颗粒在肺结核合并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栓塞介入材料分为海藻酸钠微球组(海藻酸钠组,44例)及明胶海绵颗粒组(明胶海绵组,42例).记录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咯血量、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成本效果分析〔成本(C)、效果(E)、成本效果比(C/E)〕及治疗6个月后复发率,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生化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差异.结果 海藻酸钠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明胶海绵组(P<0.05),治疗3、5、7 d后咯血量及治疗6个月后复发率则低于明胶海绵组(P<0.05).两组胸闷胸痛、恶心呕吐、肩背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海藻酸钠组发热发生率明显低于明胶海绵组(P<0.05).海藻酸钠组E明显高于明胶海绵组(P<0.05),C及C/E明显低于明胶海绵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RBC、Hb、HCT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海藻酸钠组高于明胶海绵组(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应用明胶海绵及海藻酸钠微球均具有良好效果,但海藻酸钠微球在止血及安全性方面更具有优势,且复发率低,成本效果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
-
麻卲■
-
-
摘要:
目的:比较聚乙烯醇(PVA)颗粒与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明胶海绵颗粒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90例,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PLE-明胶海绵颗粒介入栓塞术治疗,PVA组使用PVA介入栓塞术治疗。记录两组疗效、卵巢功能、并发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VA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A颗粒与PLE颗粒-明胶海绵颗粒介入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均较突出,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前者对卵巢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优。
-
-
陈广;
胡跃峰;
金龙;
曹沙沙;
尉建安
-
-
摘要:
目的 探讨明胶海绵颗粒和弹簧圈用于下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后对肠黏膜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下消化道出血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56例,术中采用弹簧圈为栓塞材料的29例患者归为弹簧圈组;采用明胶海绵颗粒为栓塞材料的27例患者归为明胶海绵颗粒组,收集其术后2~3周行肠镜检查的资料,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即时止血成功率和肠镜检查结果.结果 明胶海绵颗粒组和弹簧圈组患者的即时止血成功率均为100%.明胶海绵颗粒组患者的内镜下肠缺血表现比率(51.85%)显著高于弹簧圈组(1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 下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中,在减少栓塞术后肠缺血并发症方面,弹簧圈优于明胶海绵颗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栓塞材料.
-
-
-
-
-
马鑫;
师弘;
徐会明;
王伟;
郭莉
-
-
摘要:
目的 比较海藻酸钠微球联合碘化油与明胶海绵颗粒联合碘化油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陕西省陇县中医医院就诊的1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使用的栓塞材料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试验组采用海藻酸钠微球联合碘化油进行栓塞,对照组采用明胶海绵颗粒联合碘化油进行栓塞.治疗后1个月行肝功能;治疗后3个月,行增强CT和(或)MRI检测,采用欧洲肝病协会实践指南RECIST评价标准评估治疗有效率,检测2组患者甲胎蛋白,同时随访24个月内观察生存期.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甲胎蛋白水平分别为(49.85±3.96)U/L、(53.12±4.85)U/L、(489.80±21.53)μg/L,均低于对照组[(56.25±4.81)U/L、(65.49±2.78)U/L、(647.96±25.6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水平、碘化油沉积率、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1.62±2.14)g/L、(79.45±10.25)%、96.36%,均高于对照组[(25.88±6.74)g/L、(45.00±8.46)%、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随访12个月总生存率(76.36%)、随访24个月总生存率(89.09%)高于对照组(60.00%、72.73%),随访12个月肝外进展率(1.82%)、随访24个月肝外进展率(3.64%)、随访12个月肝内进展率(3.64%)、随访24个月肝内进展率(5.45%)低于对照组(14.55%、18.18%、16.36%、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藻酸钠微球联合碘化油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良好的近远期疗效.
-
-
徐允鹏
-
-
摘要:
目的 探讨碘化油与明胶海绵颗粒及化疗药物混合剂对栓塞富血供原发性肝癌周边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先给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然后使用碘油-抗癌药乳剂进行治疗,必要时可加入明胶海绵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明胶海绵颗粒及化疗药物混合剂栓塞富血供原发性肝癌周边部的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并结合发病情况、发病史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AFP值的下降率和AFP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累计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用碘油-抗癌药乳剂化疗栓塞,再加入明胶海绵颗粒及化疗药物的混合栓塞剂栓塞肝癌肿瘤周边部治疗富血供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可起到双重栓塞及缓慢化疗作用,比常规TACE更有效,且原料低廉易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
朱敬松;
王传平;
宋静
- 《第八届全国肿瘤介入诊疗学术大会、第一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护理专业学组会议暨肿瘤介入治疗新进展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目的:评估单纯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治疗有症状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rn 资料及方法:在38个月时间内,60例有明显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年龄32-51岁,平均年龄41.8岁)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直径约500-1000 m明胶海绵作为栓塞物质。根据随访结果评估症状改善情况。应用彩色多普勒对最大肌瘤体积及子宫体积缩小程度进行评估。随访周期为1-36个月(平均10.2个月)。rn 结果:手术后4个月42例患者中41例月经量增多得到显著或中度改善(98%),手术后1年20患者20例显著或中度改善(100%);手术后4个月32例患者中31例与肌瘤体积相关症状显著或中度改善(97%),手术后1年19患者19例显著或中度改善(100%);彩色多普勒显示:手术后4个月最大肌瘤平均缩小率为55%,1年后平均缩小率为70%;术后4个月子宫体积缩小率为40%,1年后平均缩小率为56%。彩色多普勒随访显示无子宫肌瘤再发或残存肌瘤增大。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rn 结论:我们认为单纯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治疗有症状子宫肌瘤是安全和有效的措施。
-
-
朱敬松;
宋静;
王传平
- 《2007拉萨介入放射学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目的:评估单纯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治疗有症状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资料及方法:在38个月时间内,60例有明显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年龄32-51岁,平均年龄41.8岁)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直径约500-1000μm明胶海绵作为栓塞物质.根据随访结果评估症状改善情况。应用彩色多普勒对最大肌瘤体积及子宫体积缩小程度进行评估.随访周期为1-36个月(平均10.2个月)。 结果:手术后4个月42例患者中41例月经量增多得到显著或中度改善(98%),手术后1年20患者20例显著或中度改善(100%);手术后4个月32例患者中31例与肌瘤体积相关症状显著或中度改善(97%),手术后1年19患者19例显著或中度改善(100%);彩色多普勒显示:手术后4个月最大肌瘤平均缩小率为55%,1年后平均缩小率为70%;术后4个月子宫体积缩小率为40%,1年后平均缩小率为56%。彩色多普勒随访显示无子宫肌瘤再发或残存肌瘤增大.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单纯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治疗有症状子宫肌瘤是安全和有效的措施.
-
-
游建雄;
朱家梁;
林雁斌;
丁小龙;
赵江民
- 《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SE)的临床应用,寻求经济而有效的栓塞剂及合理的栓塞方法,以提高栓塞疗效.rn 方法:15例继发性脾功能亢进者,均采用自制手术丝线(2~3mm)、自制明胶海绵颗粒(1~2mm^3)与对比剂充分混合进行栓塞,术中多次造影分次追加控制栓塞体积,根据术中脾动脉造影所示脾动脉分支显示数目及脾脏平衡期染色缺失,估算栓塞体积,把栓塞体积控制在50%~70%.采集每次脾栓塞术前后相关资料,并进行对比.rn 结果与结论:全部病例术后一周上腹部CT增强复查,显示脾脏体积缩小,脾实质不同程度坏死;术后第3天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升至正常范围,1年后3例第1次栓塞效果不理想,1个月后第2次栓塞达到满意栓塞,白细胞及血小板在栓塞成功后均有明显升高,其余12例仍稳定在正常范围.临床有效率达1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