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26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954篇;相关期刊176种,包括中国哲学史、船山学刊、求索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一届京津高校青年哲学论坛等;《明夷待访录》的相关文献由243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光、白砥民、冯天瑜等。

《明夷待访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0 占比:4.9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954 占比:95.00%

总计:5215篇

《明夷待访录》—发文趋势图

《明夷待访录》

-研究学者

  • 吴光
  • 白砥民
  • 冯天瑜
  • 方祖猷
  • 郑昌淦
  • 斯迈
  • 李存山
  • 程农
  • 任锋1
  • 商震

《明夷待访录》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晓娟
    • 摘要: 明末清初史家黄宗羲所著的《明夷待访录》以其强有力的专制主义批判精神与鲜明的民主思想色彩而备受瞩目。但他的这些思想背后,却又隐含着一种矛盾的心理,进而使得他的很多社会治理思想显得颇具理想化与复古性,不具现实性。其中折射出他从“怀旧与破旧”到“改良与复古”的思想轨迹。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显示出黄宗羲思想意识里,既有反映时代变化的反专制民主意识,也有封建传统儒家正宗思想。而这正是其所处传统与现实相纠结的时代反映。
    • 陈小强; 于欢; 王泽宇
    • 摘要: 在传统的政治构建中,皇权与士大夫占据着重要地位。如何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人们理解中国古代政治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用“公”的观念重塑了传统君主的政治合法性;另外一方面,他又从思想与制度层面再造了士大夫群体。他的这种政治改革方案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去认识皇权与士大夫群体之间的关系。
    • 王格
    • 摘要: 《明夷待访录》在清末社会运动和思想潮流中起到过巨大的推波助澜作用。与此同时,这一文本在清末也受到若干重要的批评,其中朱一新、李滋然和章太炎的批评尤其值得重视。朱一新主要就“变法”以及其中的“公私”问题,在理念和相应的具体措施上做出批评;李滋然则从君臣纲常之守卫辩护者的角度做出了针锋相对的论述;而章太炎的情况更为复杂,他批评黄宗羲的制度想象不仅未能落实“法治”,反而更推动了“人治”,他的批评或许带有某种策略性考量,可能指向的是清末各种立宪建制运动的推动者。这些不同面向的批评不仅深刻地指向了黄宗羲政治思想内在的问题,更展示出近代中国政治实践从纲纪到法治的演变。
    • 蔡纪风
    • 摘要: 在清代文化政策的高压之下,《明夷待访录》始终处在思想潜流之中。道咸之际,《明夷待访录》在广东和江南重新刊刻,这些刊本的背后代表着抄本的积累以及学者思想旨趣的转移。新见薛福成和袁昶的抄本以及其他《明夷待访录》抄校本,不仅体现了抄本与刻本的接力,更展示出咸丰以降士人群体转相传抄《明夷待访录》的盛况。同治年间以金陵书局为中心,士林形成了抄录、阅读和讨论《明夷待访录》的新风尚。然而学人对《明夷待访录》中的制度设计充满了困惑和异议,对其的否定和批评构成了时代的一般看法。撰成于清初而到晚清大放异彩的《明夷待访录》并非百年无闻,而是以抄本形式隐隐流传,士林对其的认识亦曲折多变。借由多部新见《明夷待访录》抄本,不仅可以一窥抄本文化中展现的思想活力,同时可见清代中后期士人政治理念的分裂与变异。
    • 李驰
    • 摘要: 近代学者以法治、宪法、法理、法史为视角描述和分析了黄宗羲思想的法学意义。通过回顾与整理这些文献,可知当下反思黄宗羲现代法学形象需做到三点:一是在研究中应谨慎运用现代法学概念,二是应尽可能地还原思想的历史原貌,三是应提炼符合中国传统思想特征的理论框架。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刻画黄宗羲的中国法律思想史形象,并为构建“法的中国性”提供理论给养。
    • 程农
    • 摘要: 公私之辨古已有之,但在宋明思想里才逐渐突出,《明夷待访录》便是一个极端案例.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对公私之辨作了特别的运用,表达了对君主制的强烈质疑,这个质疑的要义在于揭示了君主制道德上的内在困境.黄宗羲的公私之辨与原初儒学有重大差异,却又的确是宋明儒学曲折演变的产物,是儒学脉络内部的一个极端发展.
    • 孙宝山
    • 摘要: 近有研究者对《明夷待访录》的写作意图提出异议.本文根据《明夷待访录》《留书》以及黄宗羲的其他相关著作证明,清朝皇帝不可能成为其待访对象,待访对象是驱逐清朝、重建华夏、开启大壮的圣王.黄宗羲期待的"圣王革命"在清末终于到来,此时的"圣王"已变成一个大力阐发《明夷待访录》的思想来推动政治变革的群体.后来中华民国的建立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开创了民主共和政体,"明夷乱运"终于结束,"大壮治运"由此开启,《明夷待访录》的写作意图最终得以实现.
    • 金紫微
    • 摘要: 方孝孺由"为民立君"的政治起源学说推出以民为本的政治伦理准则,围绕君职论阐发了"为天养民""君臣共治"和"立法利民"的政治伦理思想.《明夷待访录》沿袭了方孝孺政治伦理学中这些充满批判君主专制色彩的主张,在继承其民本主义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以"公私之辨"为线索,以君职、臣道和制度建构为重点,重新构筑了民本论政治哲学范式,其中蕴含的保护私有财产与权力制衡理念对儒家政治哲学的近代化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 褚宏霞
    • 摘要: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一书,不仅包含了黄宗羲对中国古代尤其是明代以来的君主专制、官僚制度、法制、土地和赋税制度的深刻反思与批判,还有对中国古代军事制度的深度思考.其中,《方镇》《兵制》篇提出的关于将权、文武之道、军队体制建设等的改革见解,是在考察军事制度史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总结提出的,虽然个别评论与建议有失偏颇,但在明末清初的特殊时代作为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一部分,其对军事制度相关方面的改革建议依然值得重视与借鉴.
    • 高帅奇
    • 摘要: 《明夷待访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民主启蒙思想意义的著作,作者黄宗羲在抗清斗争失败之后,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由武装斗争转变为哲学思想上的批判,这一转变使得黄宗羲对整个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并最终著成了《明夷待访录》,“昆山顾先生炎武见而叹曰:三代之治可复也”。时至近代,书中阐释的民主思想也影响了近代的维新改良运动以及民主革命运动,梁启超先生将其“钞印数万本,秘密散布”,认为其“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