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明中期

明中期

明中期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19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99篇;相关期刊145种,包括齐鲁学刊、文史哲、古代文明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二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2018年第三届古籍保护学科建设研讨会暨第二届文献保护与修复研究生论坛等;明中期的相关文献由188位作者贡献,包括官美堞、李祥耀、何俊楠等。

明中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3 占比:24.3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25%

专利文献>

论文:599 占比:75.44%

总计:794篇

明中期—发文趋势图

明中期

-研究学者

  • 官美堞
  • 李祥耀
  • 何俊楠
  • 刘竞
  • 吕友者
  • 徐邦达
  • 晁中辰
  • 李开升
  • 李熊熊
  • 梁少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维忠
    • 摘要: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古代著名的修志之乡。从明中期至民国末年,共修方志类书籍18部,影响较大的有明王鳌《震泽编》、清翁瀟《具区志》、金友理《太湖备考》、吴庄《七十二峰足征集》、程思乐《太湖志略》、郑言绍《太湖备考续编》、民国朱琛《洞庭东山物产考》、叶承庆《乡志类稿》。此外,东山明清时编写刻印不同标称而可归入方志类的书籍有明王鳌《震泽纪闻》《震泽长语》、张本《五湖漫稿》《五湖漫闻》、吴时德《胥母集》,顾祖辉《东山集》。
    • 摘要: 明中期以来,包括典商、盐商、木商以及本小利微的徽馆业商在内的徽商群体之崛起,是中国经济史最为突出的现象之一。明清时代,徽商是江南区域的“外来者”,江南是徽商重点经营的区域,甚至出现了“无徽不成镇”之盛况。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以来徽州会馆文献整理与研究”(11ZDB031)阶段性研究成果--王振忠著《从徽州到江南:明清徽商与区域社会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一书即探究了明清徽商与江南区域社会之关系.
    • 冷月刚
    • 摘要: 成都市下辖都江堰市青城山安龙川派盆景据史料记载已经有数百年历史。据《安龙乡志》载,安龙在明中期建有“付家土城”(毁于清初战火)等园林,至清乾隆时期建有“龚家花园”“杨家花园”“周家花园”“吴家花园”等园艺、园林场(园)。清末孕育了龚吉如、杨才炳等川派盆景大家,到了近代安龙涌现出了杨吉安、周海廷和周茂和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川派盆景大师。安龙川派盆景在规则式发展中,龚吉如、杨才炳分别传承创造了川派盆景十大身法中的两大身法“大弯垂枝法”“三弯九倒拐法”。
    • 李明阳
    • 摘要: 凤阳守备太监最早设置时间是在成化八年九月卫颖守备凤阳之际。其设置的最直接动机为成化八年七月南直隶大风雨,当时受灾面积广达数省,江淮一带流民问题严重。在这背景之下,明宪宗命太监高廉协同卫颖守备凤阳,高廉死后,宪宗仍差内官一员奉皇陵,兼守地方,则标志着凤阳守备太监由一种临时性委任而成为一项常态化制度,直至明亡,持续170余年。这一制度的最终形成,不仅是明中期政治、社会危机相互激荡在江淮地方的反映,亦是宣德以后皇陵太监威权日重的特殊背景下的产物。
    • 张英聘
    • 摘要: 在中国方志史上,乡镇志不同于一般的省府州县志,记述范围不唯政区划分,而是以市镇经济辐射范围来确定。乡镇志多系私撰,可以按照编纂者的意图编修,其体例、体裁不拘一格,但提供的资料丰富,可以弥补正史和官修方志的不足。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阶段,乡镇志较之前代门目有所更易,内容也有新的增加,有的成为传统总结的集大成者,《瓜洲续志》就是其中的一部。瓜洲原本是江中沙洲,晋时露出水面。唐代,瓜洲就有了镇的行政建置,隶属于长江南岸的润州,唐末渐有城垒。南宋乾道四年(1168),开始筑城并派兵驻守,不久即废弛,其后屡有修葺。宋末元初,因战乱倾圮。明中期以后,由于倭患严重,江防形势日益严峻,嘉靖三十五年(1556)又筑造了坚固的瓜洲镇城,设立了警铺、敌台等军事防御设施。清代,瓜洲城面积逐渐缩小并趋于衰落。康熙年间,长江主流受江岸顶托折向东北,瓜洲一带江岸受到冲击,逐渐开始坍江。雍正时虽通过开挖引河、建造夹城大坝等措施,但依然无法阻挡江涨城塌的趋势。乾隆年间虽不断修缮,但西南城墙仍多次坍塌,城垣收缩。道光十年(1830)以后,江流逐年北徙,瓜洲城坍塌愈发严重。光绪年间,瓜洲城全部坍陷入江,古迹荡然无存。
    • 都轶伦
    • 摘要: :明中期吴中文人在仕与隐、进与退之间的反复踟蹰、徘徊,构成了他们主要的人生困境.表现为他们对科举既执着又批判、既不放弃又不力务,对仕途既不断求取而又浅尝辄止.其矛盾心态之成因,主要在于文化观念等内部因素.关注个体生命、崇尚审美、感性而疏离政治的吴中地域文化性格,以批判科举时文为基点的古文辞好尚,成为了他们进取的阻力.吴中乡居文人之间深挚且具有包容性的交游圈,以及吴中地域文化自守观念,又为他们提供了退守的空间.但最终,在科举时风与家族责任的巨大压力下,近乎仪式的入仕经历仍是摆脱这种仕隐困境的必要途径.
    • 潘恒
    • 摘要: 明代书法在继承宋、元帖学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可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明前期书法主要延续元人书风,以楷书、草书成就较大。明中期,吴门书家提倡书法的个性表达,弘扬文人书风,形成了鲜明的时代风格。明后期书坛呈现出诸家并立的局面,董其昌引领的古朴、秀逸书风影响深远;徐渭、张瑞图、黄道周等书家的书法作品,个性突出、风格奇崛,代表一时书风。
    • 王长安
    • 摘要: 发源于明中期九华山下今安徽省青阳县一带的青阳腔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影响是多元的、深刻的。如果我们可以说发生在宋、元甚至明代中期以前的杂剧、传奇或昆曲是古典戏曲,发生在近代并一直存活至今的京剧以及绝大多数地方戏曲是近、现代戏曲的话,那么,我们或许就已经窥见了青阳腔这一介乎二者之间的戏曲表演现象对中国戏曲这种现代属性的引导和呼唤。历史久远的中国戏曲以此为标志开始逐步变得更具大众性、更趋人性化、更见人的解放和精神自由,并由此彰显出独具风姿的平民属性。
    • 李锋
    • 摘要: 明中期的嘉靖至万历初年是白族文学交往的第一个高峰期.通过对这一时期白族代表文士杨士云、李元阳、杨南金、樊相、董难、吴尧献、吴懋等交往对象的考析,可以看出这一文学交往高峰的成因.就宏观而言,这一文学交往高峰与明廷的文化战略以及在西南边地积极推行设学、科举和派遣流官等文化、政治制度有深刻联系;就微观而言,与白族文士群体拥有相对较高的文学修养和积极的交往态度有直接关系.白族的文学交往及成果对南方少数民族文学、西南地区文学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成为明代各民族文化交融的一个历史缩影.
    • 郗志群; 蔡宛平
    • 摘要: 北京前门西河沿一地,因位于老北京城前门外护城河西沿而得名。其地名随明代建北京城,辟护城河,于正阳、崇文、宣武三门外建寺庙,并依此兴办集市,至明中期时使用此名已颇为普遍。,明人张爵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著成的《京师五城坊巷術衝集》中便有记载:南域,在正阳、崇文、宣武三门外,新城内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