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旱地土壤

旱地土壤

旱地土壤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38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72455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生态学报、土壤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三届农业水土工程学术研讨会、中国农学会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战略与对策讨论会、首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暨第二届中国泥炭产业高峰论坛等;旱地土壤的相关文献由43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生秀、单军、张杨珠等。

旱地土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1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2455 占比:99.85%

总计:72564篇

旱地土壤—发文趋势图

旱地土壤

-研究学者

  • 李生秀
  • 单军
  • 张杨珠
  • 施卫明
  • 曲东
  • 李承霖
  • 王朝辉
  • 王西娜
  • 闵炬
  • 颜晓元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长期植稻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人工湿地土壤,即水稻土。相比于旱地土,水稻土具有特殊的氧化还原过程,土壤中的有机质可以支撑更多的微生物生物量,然而,该现象的内在机制仍缺乏系统阐释。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吴金水研究团队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筛选了129篇文章中通过氯仿熏蒸提取或培养法测定的水稻土(>1700个)和水旱轮作(>1100个)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数据,对其进行了荟萃分析,并与邻近旱地土壤(>360个)进行比较。
    • 陈怀红
    • 摘要: 为指导农业生产,制定合理、科学的旱地作物种植策略提供参考,对2017-2021年西秀区开展土壤墒情监测积累的数据和气象因子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监测点代表区域旱地土壤墒情总体经历下降期(1-3月),土壤相对含水量从66.62%下降到49.61%;上升期(4-6月),土壤相对含水量从56.69%上升到79.38%;平缓下降期(7-12月),土壤相对含水量从65.4%下降到58.79%,共3个变化阶段。0~10 cm、1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与降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40~60 cm土层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0~10 cm的土层土壤墒情对主栽作物玉米、高粱、马铃薯和油菜都有影响,但总体未达到造成农作物减产的程度。
    • 王晓娇; 蔡立群; 齐鹏; 王雅芝; 陈晓龙; 武均; 张仁陟
    • 摘要: 阐明长期有机物料施肥下土壤CO2排放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以及碳库管理指数对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固碳减排及施肥模式选择的影响尤为重要.基于2012年设置在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区的长期定位试验,通过不施肥(CK)、氮肥(NF)、有机肥(OM)、秸秆(ST)、有机肥结合无机肥(OMNF)5个处理,测定并计算了2018年不同施肥措施下全年土壤CO2排放、作物碳排放效率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0~30 cm土壤温度、水分、微生物量碳氮、易氧化有机碳、蔗糖酶、脲酶与土壤CO2排放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与不施肥相比,秸秆、有机结合无机肥和有机肥处理使生育期土壤CO2排放平均速率提高了42.72%、30.82%和29.79%,秸秆、有机肥处理分别使生育期土壤CO2排放量显著提高36.35%、32.45%(P<0.05),有机结合无机肥处理使碳排放效率显著降低41.10%(P<0.05);2)有机物料处理均能显著提高0~5 cm土层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氮、蔗糖酶活性和碳库管理指数,相比不施肥和氮肥处理,有机结合无机肥处理分别使0~30 cm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提高127.41%,99.33%(P<0.05);3)结构方程模型表明,环境因子对土壤CO2排放速率的总解释度为53%,对土壤CO2排放速率总效应较大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壤温度(2.36)、微生物量碳(1.59)和土壤水分(1.18),且均间接地影响着土壤CO2排放速率,土壤温度促进了微生物量碳和蔗糖酶活性的提高,微生物量碳促进了微生物量氮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增加.综合来看,有机结合无机肥处理可以提升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保持微生物活性,增加作物产量,降低土壤碳排放效率,是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比较适宜的农田培肥措施.
    • 何进勤; 雷金银; 桂林国; 罗昀; 金建新
    • 摘要: 针对宁南山区养殖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牛粪还田利用问题,拟开展牛粪生物发酵有机肥(简称"有机肥")与化学氮肥配施对旱地土壤养分及马铃薯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M2N1处理(生物有机肥用量为9000 kg/hm2,氮肥用量为150 kg/hm2)、M2N2处理(生物有机肥用量为9000 kg/hm2,氮肥用量为300 kg/hm2)耕层(0~20 cm)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最高,而有机肥和氮肥配施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较小,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高氮处理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显著增加(均达90 mg/kg以上),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相对基本保持平衡.从马铃薯产量品质来看,有机肥施用量为4500 kg/hm2(M1)时,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马铃薯单株结薯数、产量整体均呈增加趋势;当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到13500 kg/hm2(M3)时,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整体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高有机肥低氮肥用量有利于马铃薯粗蛋白含量的提高,化学氮肥用量与马铃薯淀粉含量负相关.
    • 摘要: 稻田是地球上最大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同一个小的地貌单元内,稻田和旱地错落分布,具有相似的母质和气候条件。通常,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低,而相邻稻田土壤却具有突出的有机碳固持能力。解析稻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来源和稳定性、阐明两类土壤有机碳固持途径,可为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管理提供有力科学依据。
    • 唐伟杰; 官春云
    • 摘要: [目的]研究旱地土壤中追施不同形态氮肥对油菜生长、生理与产量的影响,旨在为旱地土壤中油菜栽培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油菜品种湘油15为供试材料,在相同追施氮肥总量条件下(N 300 kg/hm2),设3个处理:单施硝态氮(NO3-)(A)、硝铵态氮1∶1配施(B)和单施铵态氮(NH4+)(C).分别对油菜的农艺性状、籽粒产量、含油量和花期、收获期地上部分不同器官的生物量、氮累积量以及苗期、花期叶片的光合作用参数、硝酸还原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与A处理相比,C处理显著增加了油菜的单株有效角果数和籽粒产量(P<0.05);B和C处理显著增加了开花期以及收获期花(角果)、茎和全部地上部的生物量以及花(角果)、叶、茎、籽粒和全部地上部的氮累积量(P<0.05);B和C处理显著增加了苗期和开花期油菜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含量和开花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P<0.05),但显著降低了苗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P<0.05).[结论]旱地土壤中,与单施硝态氮相比,单施铵态氮更能促进油菜地上部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提高.
    • 吴传发; 熊超; 韩燕来; 张勤斌; 李培培; 张丽梅
    • 摘要: [目的]氮肥过量使用所导致的氮素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现代农业生产.研究秸秆还田改善旱地农田土壤性质、提升土壤肥力和氮素利用率的潜力和作用机理,为减少氮肥用量、提高作物氮素利用率和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河南许昌潮土和云南曲靖红壤两种典型旱作农田,2016~2018年开展了田间玉米-大麦/小麦轮作定位试验,在两地同时设置以下4个处理:不施氮(CK)、常规施氮(N)、减氮20%(80%N)、减氮20% 配合秸秆还田(80%NS),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土壤硝化潜势和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与N处理相比,80%NS处理可稳定保持麦季抽穗期和玉米季抽雄期两种旱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养分含量,促进土壤中NH4+-N的积累并降低了NO3–-N含量;80%NS处理使潮土和红壤硝化潜势分别降低了5.5%~33.9% 和7.8%~37.5%;3年连续减施20% 氮肥配合秸秆还田能够稳定产量并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效果(11.2%~20.4%),提高氮肥利用率6.4%~10.3%;而80%N处理会使作物产量下降3.9%~13.4%,氮肥利用率降低1.8%~38.9%.[结论]连续3年减少常规氮施用量20% 配合秸秆还田,不仅增加了土壤有机碳氮含量,还减缓了土壤的硝化作用,增加了土壤铵态氮积累,实现对作物所需养分的持续供应,因而在维持和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单纯降低氮肥用量则有降低作物产量的风险.
    • 卢志红; 周慧梅; 颜晓; 吴建富; 李琳
    • 摘要: 了解江西旱地土壤有效硅含量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可为今后江西省旱地土壤采取合理的硅肥施用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柠檬酸浸提—硅钼蓝比色法测定了江西省旱地耕层185个土样的有效硅含量,结果表明:(1)江西旱地土壤有效硅含量范围在12.7~192.0 mg·kg-1,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整体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赣东北最低的分布特征.(2)赣东北、赣北、赣西土壤中有效硅含量随着土壤pH值升高而显著(P<0.05)增加;赣南旱地土壤有效硅含量随碱解氮、有效磷的升高而显著(P<0.05)降低.(3)江西省除赣东北土壤有效硅平均含量稻田高于旱地,其他4个区旱地土壤有效硅平均含量均高于稻田.且旱地土壤有效硅含量主要集中在25~115 mg·kg-1,而稻田土壤有效硅含量主要集中在25~70 mg·kg-1,旱地有效硅含量缺(25~70 mg·kg-1)与极缺(<25 mg·kg-1)的土壤占比分别比稻田低7.09%和6.03%.但江西省旱地土壤有效硅含量缺和极缺的也占57.3%,超过一半,急需通过合理施肥提高其含量,保证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