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无线光通信

无线光通信

无线光通信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684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军事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4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488418篇;相关期刊178种,包括电子学报、光电工程、光通信技术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第二十六届全国信息保密学术会议(IS2016)、第十一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信息技术与安全专题、第10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等;无线光通信的相关文献由1186位作者贡献,包括柯熙政、王红星、倪小龙等。

无线光通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4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88418 占比:99.92%

总计:488811篇

无线光通信—发文趋势图

无线光通信

-研究学者

  • 柯熙政
  • 王红星
  • 倪小龙
  • 董喆
  • 王惠琴
  • 刘智
  • 曹明华
  • 张铁英
  • 姚海峰
  • 于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万祖阳; 王潮泽; 金标; 刘尉悦
    • 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大气湍流对光传播的影响,以大气湍流波前畸变理论和光学成像原理为基础,利用Zernike多项式展开法进行了大气湍流畸变相位图及光强图的数值模拟,数值模拟值与残差的理论值一致。设置不同的输入参数模拟各种不同大气湍流强度下的畸变相位图、光强图和Zernike系数,在基于深度学习的自适应光学系统中进行了相关测试,获得了较好的校正效果。
    • 柯熙政; 梁静远; 许东升; 王佳帆
    • 摘要: 调制解调是提高无线光通信传输效率的关键技术,不同的调制方式其性能也有所不同。类脉冲位置调制是指脉冲位置调制(PPM)、差分脉冲位置调制(DPPM)及其组合以及由此演变而成的各种脉冲位置调制方式。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类脉冲位置调制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西安理工大学在类脉冲位置调制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对开关键控、脉冲位置调制、多脉冲位置调制、差分脉冲位置调制、重叠脉冲位置调制、双宽脉冲位置调制、双幅度脉冲位置调制、数字脉冲间隔调制、双头脉冲间隔调制、双脉冲间隔调制、双幅度脉冲间隔调制、定长数字脉冲间隔调制、定长双幅度脉冲间隔调制、缩短脉冲位置调制和分离双脉冲位置调制等调制方式在符号结构、带宽需求、平均发射功率、误时隙率和平均信道容量等方面的性能做了分析比较。最后展望了无线光通信的发展方向。
    • 刘哲绮; 王天枢; 郑崇辉; 刘显著
    • 摘要: 大气湍流对无线光通信系统的影响不可忽视,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实验室模拟多输入、多输出(MIMO)大气湍流信道的实际特征,提出了一种利用相位屏来模拟MIMO大气湍流信道的方法,并针对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SLM)的液晶调制法展开研究,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相位屏模拟MIMO大气湍流信道的激光光斑发生不同程度的畸变,湍流环境下两路激光发射系统比单路发射激光系统功率稳定性好,在前向纠错误差极限(3.8×10^(−3))下,单个发射单个接收系统的链路代价为10.5 dB,2个发射2个接收的MIMO系统的链路代价为9.3 dB。该项研究对于实验室模拟MIMO大气湍流信道实验方法提供一种新思路。
    • 赵志鹏; 许新勇; 俸玉祥; 徐维开
    • 摘要: 目前,世界各国军队在执行外场任务时以无线通信为主,以有线通信为辅。传统无线通信手段存在传输速率低、抗干扰能力弱、安全保密性差等缺点;无线光通信则存在聚焦对准难,传输距离受天气、空气、地形等环境因素限制的缺点。而无线光传输中继技术通过采用北斗定位自动扫描对准、无人机搭载、路由交换中继等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 王惠琴; 侯文斌; 彭清斌; 曹明华; 黄瑞; 刘玲
    • 摘要: 针对空间脉冲位置调制系统中采用最大似然检测算法时存在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依据空间脉冲位置调制信号矩阵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K均值聚类的分步分类检测算法。首先,采用基于信号向量检测算法完成训练样本中光源索引号的检测,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训练样本进行离线训练得到其质心与调制符号间的映射关系。然后,以该映射关系为准则完成在线调制符号的实时检测,以穷搜索方式检测出光源索引号。最后,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聚类数目、初始化次数等关键参数对系统误比特率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取得近似最大似然算法的误比特率性能,同时大幅度降低了信号检测的计算复杂度。与线性译码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还可适用于探测器数目小于光源数目的通信场景。
    • 高晓梅; 邢甜; 高婉倩; 董可; 柯熙政
    • 摘要: 与直接探测相比,相干探测具有响应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和滤波性能好等优点,是提高无线光通信系统接收灵敏度的关键技术。总结了国内外在无线光通信系统相干探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西安理工大学在相干探测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与无线光相干通信有关的大气湍流抑制、到达角起伏、振幅起伏、信道噪声、光信号偏振、本振光功率和光源线宽等因素对相干探测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副载波调制非光域外差探测系统在理想信道和非理想信道的性能分析。最后,对无线光相干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张在琛; 尤肖虎; 党建; 吴亮; 朱秉诚; 陈绩; 汪磊
    • 摘要: 无线光通信具有频谱免授权、电磁兼容性好等许多与射频无线通信截然不同的优良性质,使其有望成为未来物联网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技术驱动力。首先,从无线光通信的光源和光学器件出发,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限制;接着,从信道建模、信号调制、阵列通信和高精度定位等角度探讨了无线光通信的若干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依据下一代物联网对峰值速率、感知精度、能量传输和安全保密等技术指标的需求,分析了无线光通信如何使能下一代物联网;最后进行了总结。
    • 梁静远; 李梦茹; 王佳帆; 柯熙政
    • 摘要: 无线光通信的信道环境复杂,易受雨、雪、雾等自然现象的影响,通常采用信道编码的方式纠正信道噪声引起的误码,信道编码有里德−所罗门(RS,Reed-Solomon)码、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码和极化码等多种类型。梳理了纠错码的发展脉络,总结了纠错码用于无线光通信的研究进展并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西安理工大学在该领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比较分析了RS码、Turbo码、LDPC码在雨、雪、雾环境下的纠错特性。最后,指出了该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挑战,为相关领域未来的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 梁静远; 陈瑞东; 姚海峰; 白勃; 曹明华; 赵黎; 王怡; 邓佳新
    • 摘要: 无线光通信是指以光波作为载体在自由空间中传递信息的技术,具有带宽高、成本低和安全性高等优点。捕获、瞄准和跟踪(acquisition,pointing and tracking,APT)系统是建立无线光通信系统的前提,简单、可靠、动态性能好的APT系统可以克服由机械平台震动及外界环境变化对无线光通信系统的影响。因此,需要对APT系统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从而设计出一种适合无线光通信的捕获、瞄准和跟踪方法。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在捕获、瞄准、跟踪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介绍了西安理工大学在自动瞄准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包括初始捕获系统、非共视轴控制系统、光束检测系统等方面的进展,以及1.3 km、5.2 km、10.2 km、100 km距离链路的外场实验,验证了APT系统的有效性。最后展望了无线光通信中APT的发展。
    • 杨树军
    • 摘要: 基于科技的持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通信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作为一种新的宽带技术,无线光通信技术能够实现自由空间的光通信,从而有效地打破了以往有线通信受到的区域或空间制约。无线光通信技术满足了现代化网络通信与移动设备传输信号的需要,从而深入地推动了我国通信领域的进步和发展。为此,文章主要分析了无线光通信系统的组成、优势和缺陷、无线光通信的传输技术和接入技术以及无线光通信的传输、接入需要注意的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