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无损分析

无损分析

无损分析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13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原子能技术、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7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191538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敦煌研究、南方文物、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中国核学会2011年年会、2010中国印刷与包装学术会议等;无损分析的相关文献由533位作者贡献,包括干福熹、李青会、孙素琴等。

无损分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7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91538 占比:99.91%

总计:191714篇

无损分析—发文趋势图

无损分析

-研究学者

  • 干福熹
  • 李青会
  • 孙素琴
  • 黄宇营
  • 董俊卿
  • 承焕生
  • 施继龙
  • 苗建民
  • 赵虹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编辑部
    • 摘要: 1专题简介失效分析是一项综合性强、研究方向交叉性突出的学科。它一般根据失效现象,通过分析和验证,模拟重现失效的过程,找出失效的原因,挖掘出失效的机理。在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开发与改进,产品修复及仲裁失效事故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同时也是制定技术规范、科学发展规划等的重要依据之一,属于"安全"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分析方法包含了有损分析、无损分析、物理分析、化学分析等。
    •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编辑部
    • 摘要: 1专题简介失效分析是一项综合性强、研究方向交叉性突出的学科。它一般根据失效现象,通过分析和验证,模拟重现失效的过程,找出失效的原因,挖掘出失效的机理。在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开发与改进,产品修复及仲裁失效事故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同时也是制定技术规范、科学发展规划等的重要依据之一,属于“安全”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分析方法包含了有损分析、无损分析、物理分析、化学分析等。
    • 付文斌; 侯鲜婷; 蒋凤瑞; 白璐
    • 摘要: 为对陕西城固出土的青铜兽面饰的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进一步揭示其所蕴含的制作技术和相关考古学信息,采用X光探伤仪、超景深显微镜、X荧光能谱仪及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对5件商代青铜兽面饰进行了无损分析,分析结果显示,2件为锡青铜,3件为铅锡青铜,兽面饰表面铜锈以孔雀石CuCO_(3)·Cu(OH)_(2)为主,局部见赤铁矿Fe_(2)O_(3)、纤铁矿γ-FeOOH和钙质层CaCO_(3)。分析结果为这组青铜兽面饰的保护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检测结果,对兽面的铸造工艺、补铸痕迹、铜料配比、小孔的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与殷墟及老牛坡出土同类型器物进行了类比,从而得出了这一地区兽面饰的工艺、风格与该地区铜器整体风格一致的结论,为从材料与工艺层面认知“城洋铜器群”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 赵波; 吴嘉宝
    • 摘要: 金殿是中国古代一类特殊的建筑。它们数量稀少,价值珍贵,往往建造于重要的场所。虽然采用金属(主要是铜合金)制造,但中国古代的金殿并未特化出一套属于金属建筑的造型逻辑,而是保留了木构建筑的造型特征。建造于明代早期的武当山太和宫金殿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由于武当山金殿构件加工误差极低且构件间的组合严丝合缝,为传统研究技术的应用带来不少挑战。近年来无损检测、数字化测绘等新兴技术的兴起,为深入探究金殿制造技术及金属建筑与木构建筑构造上的异同提供了新的方向。这些技术在武当山金殿研究中的运用也为其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评估提供了很好的样本。本文一方面尝试探索武当山金殿的制造技术,另一方面讨论相关新兴分析技术为古代建筑,尤其是金属建筑的研究可能带来的帮助。
    • 袁仪梦; 胡永庆; 刘松; 李青会
    • 摘要: 古代玉器不仅是装饰品,其中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探究春秋时期河南地区出土玉器在矿物属性、制作工艺、器物功能等之间存在的关系,选取了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M 1)出土的10件玉器,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共焦显微激光拉曼光谱(LRS)、超景深光学显微系统等光学无损分析技术,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硅胶覆膜技术对其进行了综合性分析.首先通过光谱信息获知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物相结构,对样品进行了基本的矿物学表征,明确其矿物种类;再利用超景深光学显微镜对样品进行观察,利用硅胶覆膜技术复刻出样品中典型的钻孔痕、切割痕和阴刻痕,并进行二次观察和测量,综合判断出其加工工艺,并统计了刻痕深度、切口角度、浅浮雕高度等相关数据.结果表明:此玉器的矿物种类包括透闪石和云母两种,透闪石质的样品多为礼器,云母质的样品为葬玉.从阴刻工艺、钻孔工艺、切割及打磨工艺和其他特殊工艺这四方面对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阴刻加工工具分为手持硬质工具和砣具两种,此批样品中以砣具为主;总结了两种不同加工工具雕刻产生的阴线在表面痕迹、切口角度和刻痕深度中的规律性变化;钻孔方式均为双面对钻,钻孔工具均为实心钻具,部分样品钻孔时添加了解玉砂;多数样品经过了打磨抛光,对其中一件未完全加工完成的样品开片痕迹进行了分析,判断所用开片工具为硬质片状工具.另外对其他特殊加工工艺进行探讨,讨论了两种浅浮雕工艺的差异,以及实心钻定位技术在掏膛工艺中的应用.上述结果说明古代玉器制作工艺的选择受玉料矿物属性和玉器器型功能的影响,并结合已有研究结果,探讨了春秋末年中原地区治玉过程中玉料的来源、墓主生活年代及片切割工具的变革等问题.
    • 赵绚; 李延祥; 陈国科; 王子乾
    • 摘要: 绿松石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西北地区,作为一种装饰品被大量使用,其产地来源一直是深受关注、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通过使用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无损分析检测甘肃磨沟遗址和齐家坪遗址出土的绿松石,并与湖北、安徽、新疆产出的绿松石进行对比.结果证明,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对绿松石的主要官能团和晶体骨架结构有高灵敏度,但是无法对不同产地及成因类型的绿松石进行有效的区分.
    • 赵绚; 李延祥; 陈国科; 王子乾
    • 摘要: 绿松石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西北地区,作为一种装饰品被大量使用,其产地来源一直是深受关注、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通过使用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无损分析检测甘肃磨沟遗址和齐家坪遗址出土的绿松石,并与湖北、安徽、新疆产出的绿松石进行对比.结果证明,红外和拉曼光谱分析对绿松石的主要官能团和晶体骨架结构有高灵敏度,但是无法对不同产地及成因类型的绿松石进行有效的区分.
    • 杨雯; 肖志鹏; 刘铮峰; 李浩淼; 施继龙
    • 摘要: 利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拉曼光谱仪和扫描电镜能谱仪对两枚民国时期"三次航空"邮票进行无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枚邮票均为雕刻凹版印刷,无水印、有背胶,黄色邮票属香港版,背胶较薄,橄绿色邮票属北平版,背胶较厚.黄色邮票中含有C、O、Al、Si、S、Ca、Cr、Mg、Ba、Pb等元素,推测其中呈色物质为铬酸铅及碱式铬酸铅、油墨填料为BaSO4、CaCO3等物质,纸张填料为高岭土;橄绿色邮票中含有C、O、Na、S、Cr、Fe、Pb等元素,推测其中呈色物质为铬酸铅、普鲁士蓝和炭黑,油墨填料与纸张填料或助染剂中含有Na元素和S元素.三个实验内容相互印证,为两枚邮票的鉴定和后续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 周越; 闫灵通; 李丽; 孙合杨; 冯向前
    • 摘要: 文物遗存是人们认识历史发展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它们的相关研究可以了解古人的生存方式、生产技能、人与自然的关系等.X射线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作为重要的无损分析方法,可以用来研究物质内部元素组成和特定元素近邻结构等信息,为文物的保护研究和价值认知等提供支撑,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古代物质遗存的研究工作中.对近些年X射线光谱在不同类型文物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简要的总结和介绍.总的来看,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在古陶瓷、油画、青铜器的断源断代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基于X射线荧光光谱的成分数据库建设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在文物研究相关问题的深度介入是应用实践中的难点,也应是未来研究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 裔传臻
    • 摘要: 法币在中国货币史特别是近代货币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935年11月至1948年8月间,先后发行了15种从"壹分"到"壹萬圆"不同面额的法币,由中外十六家不同印刷公司承印,版别多达百余种.本研究利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激光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和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11枚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中央银行发行的壹仟圆法币的印刷颜料进行了无损研究.结果表明,红色部分(印章、冠字号、纹饰等)普遍使用了有机合成染料系列颜料红PR,而蓝色、绿色、棕色部分普遍使用了普鲁士蓝、铅铬黄和炭黑等颜料进行调配呈色.这些信息能够为纸币类文物的鉴别、保护修复以及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