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旅游地形象

旅游地形象

旅游地形象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94篇,主要集中在旅游经济、地理、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1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9694篇;相关期刊146种,包括经济研究导刊、科技和产业、商业研究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八届中国生态旅游发展论坛、2011年管理创新、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国际学术会议、广西心理学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等;旅游地形象的相关文献由298位作者贡献,包括郑鹏、付业勤、何春萍等。

旅游地形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1 占比:0.96%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9694 占比:99.02%

总计:19888篇

旅游地形象—发文趋势图

旅游地形象

-研究学者

  • 郑鹏
  • 付业勤
  • 何春萍
  • 刘婷
  • 张树夫
  • 曹娜
  • 李巍
  • 李萌
  • 李蕾蕾
  • 陈麦池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黎
    • 摘要: 旅游地形象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各个旅游机构或公司一直努力设计和推广自家的旅游地形象.本研究构建了旅游地形象、游客动机以及游客满意度的关系模型,并探讨了游客涉入度与信任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在深化理论的同时,也为旅游品牌或企业提供了有价值的管理启示.
    • 张岩; 申雨璇
    • 摘要: 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线上+线下"融合的旅游业发展模式逐渐成为非常受欢迎的营销模式.越来越多商家将线上平台和线下渠道结合起来,推动家庭休闲旅游业务的发展.本文构建了线上社会支持、线下社会支持、旅游地形象与家庭休闲旅游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线上支持对家庭休闲旅游意向发挥正向作用;旅游地形象在线上支持对家庭休闲旅游意向的影响中起中介效应;亲友支持在线上/线下社会支持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即当消费者具有较高的亲友支持时,其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较强;而当消费者具有较低的亲友支持时,线上/线下社会支持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较弱.研究结果将为旅游企业开拓新的旅游市场提供借鉴,并为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提供有益参考,对提升家庭休闲旅游意向具有重要意义.
    • 尤嘉
    • 摘要: 旅游地形象研究是旅游界研究的一大热点,对于旅游地而言,优质的形象有利于提升游客满意度以及重游意愿,助推景区保持稳定的游客量并提升知名度。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研究游客对广州长隆欢乐世界的形象感知,通过数据采集软件采集携程网上的用户点评,结合ROST CM6.0文本分析软件,运用高频词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对旅游地形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长隆欢乐世界的旅游主体多为亲子游,用户点评时注重孩子的游玩感知;(2)“项目”一词是用户点评的核心词汇,表明游客感知到长隆欢乐世界是一个游玩项目众多的主题公园;(3)通过情感分析,发现积极情绪占总评论数量的73.39%,表明游客对长隆欢乐世界的满意度较高,但消极情绪中所反映出的问题,需要旅游地加以重视。
    • 钱镜帆; 陈亚颦; 吴世嵩; 张溶; 宋亚男
    • 摘要: 作为展现南方喀斯特地质地貌的石林世界地质公园,具有较大的科普价值和审美价值,其旅游形象需要被游客进一步感知。本文将游客对昆明市石林旅游评价的文本通过Nvivo软件梳理数据,综合运用扎根理论和内容分析方法探究石林在旅游者心中的旅游情感体验,总结出石林的认知形象和情感体验形象:游客对石林世界地质公园自然环境的特殊性有着较好的观感体验,对石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的文化特殊性认知不足;游客情感体验体现为过半数的积极情感,其余为消极或中立情感。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增强石林世界地质公园旅游者的参与性、设计非遗旅游产品、营造民族风情情境以及组织自然科普教育活动的建议。
    • 张佳俊
    • 摘要: 目前我国古镇景区开发与建设的相似度越来越高,且随着古镇景区开发数量的增加,游客的出游选择就更加广泛,古镇旅游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因此,古镇管理者致力于塑造特色鲜明的旅游地形象,维持和发展景区与游客的长期关系。在参考相关成熟量表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两种方式收集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提取出古镇旅游地形象的4个因子,深入分析古镇旅游地形象与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论表明:在古镇旅游地形象的4个因子中,服务形象、设施形象与核心吸引力形象对游客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附属吸引力形象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最后,基于研究结论,为贵州省Q古镇旅游地形象的提升提出相关建议。
    • 冯蓉
    • 摘要: 生态旅游发展需要优化和重塑目的地形象,探究目的地游客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之间的关系对目的地形象提升有一定作用。青海湖是青海省首个5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以青海湖作为案例地,通过青海湖主流媒体报道以及网络信息文本了解游客的感知形象,借助ROST CM6分析软件提取青海湖游客感知与官方投射的旅游形象高频词,建立分析类目等,对游客感知形象和官方宣传形象之间的差异进行剖折,并在此基础上对青海湖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建构提出可行性建议。
    • 黄昌莉; 黄燕玲; 于海涛; 钟杰平
    • 摘要: 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管理决策和营销的关键因素。以传统典型旅游城市桂林市为研究对象,选择2006—2021年携程与马蜂窝两个旅游网站游记为研究数据,采用LDA主题模型和扎根理论方法,探讨旅游城市形象感知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基于LDA主题模型发现桂林旅游感知形象主要集中于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活动、旅游服务、旅游心理感知5个方面,但具有碎片化和表面化的特征;(2)基于扎根理论可知影响旅游地感知形象的六要素有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功能形象、感知有效性、行为意向和旅游形象提升;梳理了六因素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机制。
    • 郭鹏飞; 周祥东
    • 摘要: 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文化形态具有较强的观赏性,电影运用光影语言呈现民族风光进而为观众建构了对民族地区的认知图景。电影中的民族旅游地有着三重空间,即可感知的自然物质空间、充满构想的精神空间、连接现实与艺术的第三空间。真实性与体验虚拟性并存、被观看与凝视、民族文化表演化呈现是电影对这三重空间的视觉生产方式。从奇观化转向呈现原真的多元文化、注重“异托邦”体验核心是民族旅游地形象影视呈现的实践进路。
    • 罗丹纳
    • 摘要: 根据Echtner和Ritchie构建的旅游地形象理论,以月湖旅游文学为文本,分析明清时期游人对月湖"功能形象"与"象征形象"的感知.发现:一方面,游人所感知的月湖功能形象具有多重性;另一方面,即使从事同样的游赏活动,游人所感知的月湖象征形象并不一致,具有主观性.
    • 周雪芳
    • 摘要: 为探究网络舆情、用户生成内容、个人情感、旅游地形象的关系和作用路径,研究构建包含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混合模型,设计包含网络舆情量表、个人情感量表、用户生成内容量表和旅游地形象量表在内的问卷,调查540名被试.利用统计软件(SPSS25、AMOS)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网络舆情对旅游地形象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网络舆情能够通过个人情感的中介作用预测旅游地形象;网络舆情对旅游地形象的直接预测作用和个人情感在网络舆情和旅游地形象间中介作用的前半路径受用户生成内容的调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