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新感觉派

新感觉派

新感觉派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57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214篇;相关期刊354种,包括外国问题研究、日本研究、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工作坊第一届学术研讨会等;新感觉派的相关文献由522位作者贡献,包括何乃英、杨迎平、胡希东等。

新感觉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77 占比:15.2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3214 占比:84.76%

总计:3792篇

新感觉派—发文趋势图

新感觉派

-研究学者

  • 何乃英
  • 杨迎平
  • 胡希东
  • 高珊
  • 冯仙丽
  • 孙国华
  • 杨经建
  • 漆咏德
  • 王晓雁
  • 管兴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颂卿
    • 摘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一个异军突起的流派——“新感觉派”,该流派把繁华的都市上海通过具有现代感的语言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但又很快消失在中国文坛上。这条文学之路的折断,有时代社会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其自身的原因。他们成功之处是对语言、形式的革新,但对文学形式的执着成为他们创作的局限。我们可以以刘呐鸥、穆时英为主要讨论对象,从其电影语言在小说创作中的生硬转变、肉体的色情化描写、对人性挖掘能力的贫乏这三个角度来探讨中国“新感觉派”的局限与消失的原因。
    • 王婧文
    • 摘要: 新感觉派是20世纪20年代初兴起于日本文坛的文学流派。该流派以小说创作为主,提倡以视觉、听觉来认识世界和表现世界,所以新感觉派作品,在场景描写与转换上极具画面感和镜头感。就此以横光利一的小说《苍蝇》为例,着重从词汇翻译、语篇翻译、标点符号的翻译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保留原文的“画面感”与“镜头感”,以及如何生动地处理拟人化表达。
    • 梁欣雨
    • 摘要: 20世纪20年代早期,海派作家在唯美—颓废主义的文学思潮的影响下,以“颓加荡”的意趣为旗帜,形成了以“狮吼—金屋作家群”“幻社”“绿社”《真善美》杂志社为代表的文学团体。而在20年代晚期,同样具有强烈唯美—颓废主义色彩及追求感官享乐的新感觉派作家群也渐渐发展成形,在其作品中塑造了风格鲜明的都市形象。本文将主要以波德莱尔作品与新感觉派小说中的都市形象为例,归纳后者在“唯美—颓废”主义思潮影响下书写的都市形象特点,以及与“颓加荡”作家作品中都市形象的部分异同比较。
    • 郝瀚
    • 摘要: 同时作为“新感觉派”与“软性电影”的代表,穆时英被认为使用大量电影技术写作小说。然而其体认最深、使用最多的电影蒙太奇技术却从未得到系统论述。从电影理论家与实践者两重身份出发,论证电影蒙太奇对穆时英的影响。基于1930年代上海电影文化生态溯源其蒙太奇思维的两处源头。随后结合文本指认、辨析并论证穆时英小说中两类六种蒙太奇及功能:叙事蒙太奇(平行/交叉/重复/节奏)与表现蒙太奇(心理/隐喻)。研究旨在为再探穆时英小说技法,1930年代中国电影与新感觉派小说之关系亦即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的跨媒介研究提供全新路径。
    • 梁梦梦
    • 摘要: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语言学家尤金·A·奈达(EugeneNida)结合其自身翻译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发展出的一套翻译理论,对 20 世纪的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我国较早引进和国内翻译学界的重要翻译理论之一。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即在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对等。本文以笔者翻译实践中横光利一的《苍蝇》为对象,分析功能对等在翻译文学作品中的指导作用。
    • 杨霞
    • 摘要: 全面抗战期间,杜衡曾被认为是汉奸,施蛰存多次为他辨诬。1943年3月7日,施蛰存致信《东南日报》编者,质问钱斯丁在《为傀儡舞台摇旗呐喊的第三批落水文丐》中把杜衡列为第一批“落水文丐”的依据。4月18日、19日,施蛰存在《东南日报》上连载《我所知道的杜衡》,以驳斥钱斯丁《杜衡与芦焚——答施蛰存先生》中的说法。4月22日、23日,钱斯丁又在《东南日报》上连载《杜衡之谜——再答施蛰存先生》,就施蛰存的辨诬信和文章提出反对意见。对此,施蛰存没再回应。施蛰存的辨诬信及文章,对于深入考察杜衡是否为“落水文丐”提供了重要史料,亦未见收入《施蛰存全集》等作品集。
    • 刘新亚
    • 摘要: 互文性指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当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作品时,不同媒介形态之间也能够利用文本互文性建构故事网络。娄烨的《兰心大剧院》改编自《上海之死》和《上海》两部小说,其在影像与语汇、空间与叙事、流派与主题等方面都与原著文本呈现出互文性特征。本文对影片及其两部文学文本进行细读和比较,借互文性理论探讨电影改编中的逻辑转换,避开以往“忠实性”改编原则的分析路径,客观把握影片的内在思想意图。
    • 葛同春
    • 摘要: 随着“上海怀旧”热的兴起,文化研究以及影视作品的大量涌入,丰富理论的融入以及交叉学科研究方法的流行,促使对“新感觉派”的研究。同时,“新感觉派”被多重视角所注重,成为“现代性”“都市化”“空间”“电影”“身体”“性别”等文化研究的对应物。通过娄烨作品中的主题、叙事风格等角度,从中论证娄烨对新感觉派小说的吸收转化途径,凸显娄烨电影的新感觉派特色,进而拓展出研究娄烨电影的新路径。
    • 高珊
    • 摘要: 新感觉派小说的疾病叙事,从社会隐喻角度看,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病态;从文化批判视角来看,对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提出了质疑与反思;从叙事功能来看,可以作为推动情节发展或转折的"核心事件".
    • 王硕
    • 摘要: 《走钢丝的少女》作为日本新感觉派作家片冈铁兵的代表作品之一,取材于日本大正时代的社会生活,深刻揭示了“社会苦、生活苦”的时代主题。笔者以《走钢丝的少女》原文为基础,试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视角,具体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并结合日本当时的社会实情,探究酿成小说中妹妹悲剧的因素所在。其悲剧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特征,读者可以透过作品形象地看到日本大正时代贫苦人民的生活状况,了解日本处于变革之际的社会矛盾,进而透视片冈铁兵的内心世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