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0年内共计252篇,主要集中在欧洲哲学、中国文学、哲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0篇、会议论文2篇、相关期刊207种,包括现代哲学、学理论、求索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斯宾诺莎的相关文献由244位作者贡献,包括仰和芝、彭柏林、黄启祥等。
斯宾诺莎
-研究学者
- 仰和芝
- 彭柏林
- 黄启祥
- 姬长军
- 黄忠晶
- 吴增定
- 陈丽
- 高山奎
- 何云松
- 史汶昕
- 周聪
- 唐瑭
- 孙晔
- 安靖
- 小宝
- 崔露什
- 庄振华
- 张德乾
- 朱文娟
- 欧阳德君
- 王姝
- 董真真
- 许淇
- 谢静
- 邹诗鹏
- 陆扬
- 乙常青
- 于成玉
- 于秀满
- 于越
- 云也退
- 何俊武
- 何昱杰
- 佚名
- 佟雪烽
- 侯继迎
- 傅晓微
- 内田弘
- 冯庆1
- 刘仲敬
- 刘建辉
- 刘晓
- 刘清平
- 刘瑶
- 刘立玲(指导)
- 刘红红
- 加比·格莱希曼
- 包利民
- 包英杰
- 卜庆华
-
-
方仪力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年
-
摘要:
斯宾诺莎是西方哲学史上重要的唯理主义哲学家,其哲学思想整体上因循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形而上学思考,确立了"神"作为唯一实体的存在,又因强调"神"和"自然"的同一以及"神"所具有的多种属性和样态呈现出明显的个人特色.自第一本汉译著作 《伦理学》 问世,到之后 《致良知》 的翻译出版,斯宾诺莎的哲学思想在汉译和引介过程中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折射".包括实体一元论、 自然主义思想以及几何学阐释方法在内的斯氏学说三大基石均被片面解读,打上了"有定""无定""唯物""唯心"等标签,披上了老庄思想、 佛学和宋明理学的外衣,引发了中国知识界的持续关注与论争.理解斯宾诺莎哲学思想在近现代中国学界的"折射"及"折射"背后的成因,或能为学界进一步认识翻译在近现代知识生产中的重要价值提供新视野和新途径.
-
-
吴增定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年
-
摘要:
马基雅维里与斯宾诺莎这两位早期现代政治哲学家对于人性与权力的基本看法有着共识与内在分歧.马基雅维里批评和拒斥了传统道德哲学对于人性和政治的目的论式的理解,把人类的政治世界看成一场获取和维持权力的永恒游戏.斯宾诺莎则是将马基雅维里的这一思想推到极端,他认为:包括人类政治世界在内的整个自然世界都是一个永恒的权力的游戏,在其中人和万物都为自己的生存而尽可能地追求权力.但是,就像阿尔都塞所说的,马基雅维里之后的现代自然法哲学家,如霍布斯、洛克和普芬多夫等,又建构了一种新的道德秩序,以此来掩盖人类政治世界的权力的游戏这一事实.与之类似,斯宾诺莎也试图通过一种理性的沉思,也就是对于上帝的“理智之爱”,来超越人类政治世界的权力的游戏.
-
-
李育书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0年
-
摘要:
当前,学界对斯宾诺莎自由观念有着不同的评价,其重要原因在于自由观念的多维度特征.在斯宾诺莎哲学中,自由观念具有不同的内涵,它包括本体自由、理智自由、行为自由、政治自由等内容,尽管这些自由观念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它们总体上是一致的.这些自由观念的一致性直接体现了斯宾诺莎以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的体系定位.只有充分认识自由观念的一致性,并从这种一致性出发,才能发挥斯宾诺莎自由思想的积极意义,进而避免其自由观念可能的缺陷.
-
-
郑旭东
-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 2020年
-
摘要:
斯宾诺莎哲学中有三种定义善恶概念的方式,以欲力(conatus)的概念为线索,能更好地澄清这三重定义,以及三者间的推理结构。借助完满性概念来定义善恶的第一种方式,依赖于对欲力的静态分析。借助情感理论所定义的第二种善恶概念,则侧重于不同个体之欲力在关系中的动态分析。最后,真正具有伦理学指向、围绕主动和被动概念所定义的善恶概念,不仅囊括了前两种定义中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且指出了欲力概念中隐含的自身肯定的倾向。由此能够更清楚地把握到,在斯宾诺莎哲学中善恶概念以及相关的价值范畴如何能够以一种发生学方法得到说明。
-
-
-
-
-
-
-
-
崔永杰
- 《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作为近代西方理性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斯宾诺莎(Benedict De Spinoza, 1632-1677)的一生虽然比较短暂,但他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却十分丰富.相比较而言,以往人们关注更多地是其独特的本体论、认识论,而对他的其他理论,比如在《神学政治论》一书中系统阐述的宗教批判理论则重视不够.对此,英国哲学史家莱昂·罗斯(Leon Roth)明确指出了自己的如下主张:"我们务必不要忘记,在整整100年内,斯宾诺莎的名字主要不与《伦理学》而是与《神学政治论》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正是该书使斯宾诺莎具有"《圣经》研究领域的先驱"和"近代批判主义的真正奠基人"的显赫地位.鉴于斯宾诺莎宗教批判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圣经》批判,而《圣经》批判又是建立在对以往错误解经法的批判基础上的,因此,本文将集中考察他对以往解经法尤其是对迈蒙尼德解经法的批判,以期更深入地揭示其宗教批判理论的丰富内涵及当代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