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化外交

文化外交

文化外交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503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5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5529篇;相关期刊348种,包括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当代韩国、拉丁美洲研究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4全国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学术论坛、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未来的博物馆”学术研讨会 、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等;文化外交的相关文献由459位作者贡献,包括曾祥明、胡文涛、张殿军等。

文化外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5 占比:8.21%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5529 占比:91.66%

总计:6032篇

文化外交—发文趋势图

文化外交

-研究学者

  • 曾祥明
  • 胡文涛
  • 张殿军
  • 牟伦海
  • 孙红霞
  • 陈晨
  • 黄兴华
  • 招春袖
  • 方立
  • 李德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月蓉
    • 摘要: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下,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外交,文化外交逐步成为我国扩大自身影响力、抢占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文化外交依托于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和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思想,举办中外文化年活动是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外交的重要举措,借此传播中华文化,增加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中外文化年是我国文化外交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对我国国家形象的提升有着促进作用。本文基于我国文化外交视角,对中外文化年进行简要探究。
    • 林迎娟
    • 摘要: 鉴于文化政策对欧洲认同的重要作用,欧盟努力将其打造成欧洲文化保护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同时也逐步重视文化因素在欧盟内外关系开展中的独特作用。在文化外交实践中,欧盟注重凸显增强“欧洲文化国际影响力”这一核心目标,将文化外交作为加强“软实力”的一种资源,同时也是推动内外联动发展的一种工具。在欧盟文化外交战略及其运行机制下,业已运行的相关文化外交项目,几经调整优化,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国际行动网络,在国际教育文化领域中发挥重要国际影响力。欧盟的文化外交实践及跨国文化关系治理机制,能为中国文化外交及中外人文交流工作具体开展提供一定借鉴。
    • 郭永虎; 马明花
    • 摘要: 新中国戏曲艺术对外交流是政府主导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外活动,是中国文化外交的一种重要实践方式,具有深刻的文化外交意义。戏曲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对外交流过程中充分展现了鲜明的现实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特点,从侧面彰显了新中国的国家形象和人民形象,让世界更加了解真实的中国,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通过柔性的文化交流方式有力地配合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在建交工作中发挥了"外交先锋"作用;凭借其丰富的幽默感与表现力赢得了外国观众的强烈共鸣,营造了有利的舆论氛围,推动了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展。
    • 安娜·布斯克茨·阿莱马尼; 吴丹华(译)
    • 摘要: 17世纪下半叶,郑成功在中国南部和东部沿海,尤其是在厦门建立了抗清基地。将荷兰人赶出台湾后,郑成功(在欧洲文献中记作“国姓爷”)试图征服菲律宾。在厦门传教的多明我会修士李科罗是这段历史的一位特殊见证人。1662年5月,郑成功选择这位修士率领使团前往马尼拉。郑成功要求西班牙人承认他的霸权,并向他进贡。从那时起,郑成功的故事和这位多明我会修士的故事便紧密交织在一起。郑成功派遣的使团是1662年马尼拉涧内华人起义的导火索之一。李科罗是特殊的目击者,也是敏锐的观察者。1667年,他撰写了《多明我会在中华帝国的活动》的手稿。这份手稿内容广泛,包含了在中国的多明我会、李科罗的个人经历、郑成功及其政权,以及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等重要信息资源。
    • 高奕
    • 摘要: 二战结束后,随着冷战的逐步展开,美国政府通过对文化外交行政主管机构的整合、国会的一系列立法,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展开了"文化冷战".冷战时期,美国在东南亚开展的文化外交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即以富布赖特项目为代表的教育交流外交、以图书馆建设和图书翻译及传播为特征的图书外交,以及文艺表演外交.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开展的文化外交活动促使该地区部分国家的国民(尤其是社会精英阶层)了解并接受了美国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培养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亲美"人士,进而推动了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文化渗透.另一方面,美国的文化外交在某些情况下也给东南亚国家的统治阶层带来了一些麻烦,同时也引起了企图延缓东南亚非殖民化、希望继续控制东南亚地区的英国、法国等老牌殖民地宗主国的反感.此外,美国文化外交的扩张主义本质,以及美国在该地区的政治、军事行动与其在文化外交项目中标榜的国家形象显著冲突,也使得美国文化外交影响力的发挥大打折扣.
    • 高奕
    • 摘要: 二战结束后,随着冷战的逐步展开,美国政府通过对文化外交行政主管机构的整合、国会的一系列立法,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展开了“文化冷战”。冷战时期,美国在东南亚开展的文化外交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即以富布赖特项目为代表的教育交流外交、以图书馆建设和图书翻译及传播为特征的图书外交,以及文艺表演外交。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开展的文化外交活动促使该地区部分国家的国民(尤其是社会精英阶层)了解并接受了美国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培养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亲美”人士,进而推动了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文化渗透。另一方面,美国的文化外交在某些情况下也给东南亚国家的统治阶层带来了一些麻烦,同时也引起了企图延缓东南亚非殖民化、希望继续控制东南亚地区的英国、法国等老牌殖民地宗主国的反感。此外,美国文化外交的扩张主义本质,以及美国在该地区的政治、军事行动与其在文化外交项目中标榜的国家形象显著冲突,也使得美国文化外交影响力的发挥大打折扣。
    • 陈妍
    •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也是中国创建新型国际关系、走和平发展的外交道路的基石。当前,一些传统文化因与时代脱节而面临着无人问津的传播窘境,基于此,人们应创新性继承传统文化、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现代传播的成功典范,使传统文化与新产业、新技术、新文化融合,真正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与时代的同频共振。
    • 任明硕; 李伟
    • 摘要: 在整理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存中日出版物交换档案的基础上,梳理了出版物交换历史的时间脉络、资料类型以及日本代表性藏书机构;根据档案记录,总结出近50年中国国家图书馆与日本相关机构交换的出版物主要包括国情资料、"中国学"文献、科技类文献、特殊文献等四类文献资源.以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为界,分析前后两个阶段出版物交换工作的主要特征;论述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物交换工作具有的历史意义.
    • 高飞; 彭昕
    • 摘要: 随着国际交往实践的不断拓展,文化已成为国家间不可或缺的交往手段.由于文化概念的抽象和宽泛、文化交流主体的多元和灵活、文化互动路径的模糊和潜在性,导致一直以来文化外交研究难以深入本质.从文化外交的内容、主体和实现路径入手,借鉴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理念主义学理逻辑对文化外交进行阐释.文化外交是以国家为主体的观念互动,它以具体的文化形态为观念载体,基于文明内在松散聚合的结构基础,由国家行为体主动参与观念的分配与交流,驱动国际体系结构以及个体身份、利益再造,为相互理解创造积极条件、为沟通交流营造和谐氛围,最终达成国家间最大程度的理解与信任,减少冲突、促进合作.
    • 寇紫遐
    • 摘要: 从学术研究视角看,文化传播这一概念存在内涵模糊、边界不清的问题,这不利于客观探讨与深度观照文化传播范畴.中国当前处于复兴的时代语境之中,面向国际的文化传播正在凸显其不可小觑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厘清文化传播概念的边界与维度,进而探索在大国复兴背景下,如何实现面向国际的实效的文化传播,以深化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体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