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特征
文体特征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0年内共计1582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中国文学、语言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17篇、会议论文65篇、相关期刊840种,包括青春岁月、文学教育、文教资料等;
相关会议38种,包括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第十三次年会、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等;文体特征的相关文献由155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聪义、周健、王红等。
文体特征
-研究学者
- 张聪义
- 周健
- 王红
- 戴聪腾
- 王德华
- 王珂
- 罗才军
- 谭克新
- 严媛媛
- 刘朋飞
- 刘洪泉
- 刘祥
- 向浩
- 姜有荣
- 孙继成
- 张元雄
- 朱建祥
- 李乃龙
- 李正春
- 李海粉
- 杨扬
- 柴艳
- 潘静玲
- 王一琳
- 王悦
- 王雪
- 申惠颖
- 胡全章
- 谷亚星
- 贺娉婷
- 邹永利
- 郭建勋
- 韩雪松
- 高洁
- 黄静
- 丁凤琴
- 丛丽
- 丛迎旭
- 付海燕
- 任东升
- 任晓丽
- 任玉霞
- 任金妮
- 何海珍
- 余佳琳
- 兰保民
- 冯苗苗
- 冯英
- 刘双双
- 刘坚
-
-
肖雅丽
- 《文教资料》
| 2020年
-
摘要:
文言文教学注重文言、文章、文化的有机融合,已成为众多语文老师的共同看法.本文认为立足于文体特征进行教学,可推导文言文深度阅读以提高阅读与鉴赏能力、实现"文""言""质"的契合以强化表达与交流能力、构建文体知识系统以训练梳理与探究能力.基于以上功能,本文以高中文言选篇为依托,提出文言文教学优化策略.
-
-
马铁浩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年
-
摘要:
汉代家训包括书面文章和口头训诫,前者多用"书"体,后者多为"敕"和"遗令".他们大多以文章形式单篇流传,藉史籍、类书得以保存.其文体特征与文本形态颇有关联,书面文章多见于《艺文类聚》等类书之中,口头训诫多见于《后汉书》等史籍,《太平御览》对二者则兼收并蓄.清代严可均辑两汉佚文,打破了口头训诫与书面文章的界限,虽有自乱其例之嫌,却揭示了家训记言传统的史学渊源,呈现了汉代家训的原始面貌.
-
-
张丹丹
-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20年
-
摘要:
冯梦龙编撰的《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是一部王阳明传记小说.与以钱德洪等人所编《阳明先生年谱》为代表的王阳明年谱及王世贞《弇州史料前集·王守仁传》为代表的王阳明传记相比,《靖乱录》呈现出独特的文体特征:语言化雅为俗,雅俗并用;行文叙议结合;使用了多种叙述方式;在材料择取上,重视对诗词的引用,偏好叙述人物生平传奇情节.这些文体上的特点,使得《靖乱录》相比《阳明先生年谱》和《王守仁传》,具有更强的传播性.
-
-
李巍巍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年
-
摘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文体特征,指导学生利用古诗词的抒情性特点,了解托物言志和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利用古诗词形象性的特点分析作品中景物和人物的特点;利用古诗词凝练性强的特点分析作品的语言特色。这样的阅读,结合了古诗词既有的特点,能让学生快速把握作品的精髓。
-
-
周瑾瑜
- 《今古文创》
| 2020年
-
摘要:
法语商务信函涉及的范围较广,其文体特征有别于法语通用语,是在商务语境中形成的功能性变体。语域理论强调研究和揭示语言在实际情景中的变化规则及现象,因此从语域理论角度探究分析商务信函在词汇、句法、语法和语篇层面的文体特征,可归纳出商务法语有别于通用法语专有特征,为我们研究法语商务信函在工作、学习中的实际运用,提供更多理论性的指导。
-
-
张彤儿
- 《海外文摘·学术》
| 2020年
-
摘要:
英语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而国际科技的交流离不开科技英语的翻译。因科技文的严谨性,科技英文翻译对文体、结构、逻辑的要求极为严格、严谨,在翻译科技英语文体时要根据翻译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以确保科技信息跨语言传播的准确性。本文主要论述了科技英语文体的特征和科技文英语的常用翻译方法及技巧,旨在为科技英语文体翻译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
-
林泓竹
- 《文学少年》
| 2020年
-
摘要:
明代通俗小说的创作十分繁荣,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优秀的小说为小说评点的兴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本文将分 析明代通俗小说评点兴盛的原因,简述通俗小说评点的文体特征并阐述明代通俗小说评点发展的影响。
-
-
-
叶丽
- 《散文百家》
| 2020年
-
摘要:
语文学科作为融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将来和终身的发展奠基的重任.尤其是语文教材中的散文教学,既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智慧激发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出发点.本文就将针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部分如何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这个角度,展开具体的论述.
-
-
向浩;
童庆杰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年
-
摘要:
小说文本的教学,应打破“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的固有教学模式,才有助于学生习得更有效的小说阅读方法,获得更深刻的小说阅读审美体验,促使更深度的言语思维训练发生,从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依据叙事学原理,从叙事的节奏、方式、结构、模式等方面分析文本,寻找最合适的教学资源,挖掘文本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读好“这一篇”和“这一类”文本。《植树的牧羊人》是一篇小说,应该依据小说的语文体性,以及文本的类性、篇性和言语性来发掘教学资源。
-
-
梁昌辉
- 《第五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神话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与文学特点,因此国内各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编选有神话篇目.马克思说:"古希腊的神话和艺术是人类童年时代美丽的诗,具有永久性的魅力."正是神话所具有的这种诗性特点与浪漫情怀,才使神话为儿童所喜爱,能培养神话阅读力,吸纳优秀文化,促进精神生长。小学神话教学,大体上这几个方面应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讲述神话、移情想象、读写链接、评价性练习。
-
-
郭丹
- 《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分会2017年会暨中原文学文献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出土简牍文献本身的文体也具有鲜明的特点.由于战国时人对于"言""事""志"的功能的体认,认为此三者形成了不同的三种文体文体——《诗》、《书》、《春秋》;郭店楚简的《语丛四》,论述的是在战国时期常见的"说"体;此外,"凡"字的发凡起例与体例,排比体,语录体、对话体、评点体、歌谣体与赋体等,在简帛文献中都有出现,有的还加以论述.这对于我们认识先秦时期文体的发生与构成是极其重要的.
-
-
郭丹
- 《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分会2017年会暨中原文学文献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出土简牍文献本身的文体也具有鲜明的特点.由于战国时人对于"言""事""志"的功能的体认,认为此三者形成了不同的三种文体文体——《诗》、《书》、《春秋》;郭店楚简的《语丛四》,论述的是在战国时期常见的"说"体;此外,"凡"字的发凡起例与体例,排比体,语录体、对话体、评点体、歌谣体与赋体等,在简帛文献中都有出现,有的还加以论述.这对于我们认识先秦时期文体的发生与构成是极其重要的.
-
-
郭丹
- 《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分会2017年会暨中原文学文献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出土简牍文献本身的文体也具有鲜明的特点.由于战国时人对于"言""事""志"的功能的体认,认为此三者形成了不同的三种文体文体——《诗》、《书》、《春秋》;郭店楚简的《语丛四》,论述的是在战国时期常见的"说"体;此外,"凡"字的发凡起例与体例,排比体,语录体、对话体、评点体、歌谣体与赋体等,在简帛文献中都有出现,有的还加以论述.这对于我们认识先秦时期文体的发生与构成是极其重要的.
-
-
钟义民
- 《第六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
| 2016年
-
摘要:
语言本位是指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这一形式,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感悟、揣摩言语的形式及其意义,充分领会语言表情达意的作用与效果,正确、合理借鉴语言艺术并加以积累,为我所用.概而言之,语文课应该是语文课,而不是其他的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历史课,生物课.语文学科的选文横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版块,还包括演讲稿、报告文学、人物传记等应用文。从外在看,活动是课堂的呈现方式,从本质上看,活动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实践。从教师的预设角度看,高效课堂应遵循教材特点和教学自身规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有条不紊,循序渐进;从学生的接受角度看,应是渐次深入,有梯度地理解和吸收。简言之,师者所教正是学生想学,学生能跟上教师的设计,达成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面貌,恰如行云流水,衔接转换自如。而中间的推进过程,正体现教学逻辑诉求。
-
-
钟义民
- 《第六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
| 2016年
-
摘要:
语言本位是指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这一形式,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感悟、揣摩言语的形式及其意义,充分领会语言表情达意的作用与效果,正确、合理借鉴语言艺术并加以积累,为我所用.概而言之,语文课应该是语文课,而不是其他的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历史课,生物课.语文学科的选文横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版块,还包括演讲稿、报告文学、人物传记等应用文。从外在看,活动是课堂的呈现方式,从本质上看,活动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实践。从教师的预设角度看,高效课堂应遵循教材特点和教学自身规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有条不紊,循序渐进;从学生的接受角度看,应是渐次深入,有梯度地理解和吸收。简言之,师者所教正是学生想学,学生能跟上教师的设计,达成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面貌,恰如行云流水,衔接转换自如。而中间的推进过程,正体现教学逻辑诉求。
-
-
钟义民
- 《第六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
| 2016年
-
摘要:
语言本位是指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这一形式,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感悟、揣摩言语的形式及其意义,充分领会语言表情达意的作用与效果,正确、合理借鉴语言艺术并加以积累,为我所用.概而言之,语文课应该是语文课,而不是其他的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历史课,生物课.语文学科的选文横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版块,还包括演讲稿、报告文学、人物传记等应用文。从外在看,活动是课堂的呈现方式,从本质上看,活动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实践。从教师的预设角度看,高效课堂应遵循教材特点和教学自身规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有条不紊,循序渐进;从学生的接受角度看,应是渐次深入,有梯度地理解和吸收。简言之,师者所教正是学生想学,学生能跟上教师的设计,达成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面貌,恰如行云流水,衔接转换自如。而中间的推进过程,正体现教学逻辑诉求。
-
-
钟义民
- 《第六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
| 2016年
-
摘要:
语言本位是指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这一形式,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感悟、揣摩言语的形式及其意义,充分领会语言表情达意的作用与效果,正确、合理借鉴语言艺术并加以积累,为我所用.概而言之,语文课应该是语文课,而不是其他的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历史课,生物课.语文学科的选文横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版块,还包括演讲稿、报告文学、人物传记等应用文。从外在看,活动是课堂的呈现方式,从本质上看,活动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实践。从教师的预设角度看,高效课堂应遵循教材特点和教学自身规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有条不紊,循序渐进;从学生的接受角度看,应是渐次深入,有梯度地理解和吸收。简言之,师者所教正是学生想学,学生能跟上教师的设计,达成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面貌,恰如行云流水,衔接转换自如。而中间的推进过程,正体现教学逻辑诉求。
-
-
钟义民
- 《第六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
| 2016年
-
摘要:
语言本位是指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这一形式,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感悟、揣摩言语的形式及其意义,充分领会语言表情达意的作用与效果,正确、合理借鉴语言艺术并加以积累,为我所用.概而言之,语文课应该是语文课,而不是其他的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历史课,生物课.语文学科的选文横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版块,还包括演讲稿、报告文学、人物传记等应用文。从外在看,活动是课堂的呈现方式,从本质上看,活动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实践。从教师的预设角度看,高效课堂应遵循教材特点和教学自身规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有条不紊,循序渐进;从学生的接受角度看,应是渐次深入,有梯度地理解和吸收。简言之,师者所教正是学生想学,学生能跟上教师的设计,达成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面貌,恰如行云流水,衔接转换自如。而中间的推进过程,正体现教学逻辑诉求。
-
-
陈爽
-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百年中国文艺理论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对清末民初的"传奇体小说"进行分析,进而对胡应麟、鲁迅等的"传奇"定义进行辨析.本文认为,清末民初的"传奇体小说"实际是戏曲而非小说,这是清末民初诸人的共识.目前学界通常将"传奇"分为"唐传奇"与"明传奇",前者指小说,后者指戏曲.在中国古代"传奇"专指戏曲,鲁迅首次提出"传奇"指小说,他对"传奇"的定义极大地影响了古代小说研究者,因此出现了"唐传奇"与"明传奇"的区分.鲁迅对"传奇"的理解所依据的主要文献为明代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但在胡应麟的理解中,"传奇"并不具有小说的含义,而是专指戏曲.鲁迅对胡应麟等人相关论述的误读使"传奇"的含义变得多义而含混,由此造成了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的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