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0年内共计4040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政治、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20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732种,包括师资建设、素质教育大参考、山西教育:高中文科版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全国教育督导研究协作会第十八届年会、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5届学术年会暨庆祝王承绪教授百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文献由3033位作者贡献,包括陶西平、化雨、潘丽萍等。
教育均衡发展
-研究学者
- 陶西平
- 化雨
- 潘丽萍
- 何克抗
- 刘利民
- 徐光明
- 桂文
- 翟博
- 王世赋
- 程红艳
- 黄燕子
- 本刊评论员
- 梁伟国
- 许杰
- 闻讯
- 余胜泉
- 刘华蓉
- 刘群
- 周大平
- 左其安
- 张公山
- 杨银付
- 田俊友
- 矣勇
- 肖昌斌
- 蔡国英
- 赵兴龙
- 任雪峰
- 余力
- 刘金松
- 别晓梅
- 周俊
- 季松俊
- 尹玉玲
- 张宝俊
- 张旭
- 曾宪波
- 李东福
- 李小卉
- 李峰
- 李晋杰
- 杨国顺
- 杨杰军
- 沈祖芸
- 王守玉
- 王建
- 王晋堂
- 袁贵仁
- 辛明
- 陆璟
-
-
-
-
黄俊兴
- 《教育与考试》
| 2020年
-
摘要:
科学地将高考数据分析纳入区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是促进区域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基于对2019年《福建省普通高考学科评估报告》中的数据进行基尼系数计算和多维标度法分析,发现福建省各设区市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大高中教育投入,优化高中教育资源;加强高中教育内涵发展,促进高中教育区域合作;扎实深化课程改革,加强高中学业指导,从而推动全省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各区域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
-
侯耀先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年
-
摘要:
近年来,城乡教育的非均衡问题越来越突出,阻碍了义务教育的和谐发展,影响了国民教育的稳步前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选择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共同进步和提升我国综合实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关键因素.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和谐发展:一要构建新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机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二要实施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三要加大乡村教育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四要推进城乡教育标准化建设;五要合理调整农村学校的布局.
-
-
雷杰能
- 《江西教育》
| 2020年
-
摘要:
身为中共婺源县委书记的吴曙,站在"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颁奖台上发表获奖感言后,主持人用富有磁性的声音朗读了组委会给予她的颁奖词:"书记身份,甘当教育勤务兵;师者情怀,乐做校园监护人……财政小县建成教育大县,书香文脉点亮最美乡村。"婺源是"中国最美的乡村",吴曙正在带领全县人民倾情打造美丽江西"婺源样板",同时凝聚全县力量大手笔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让教育发展成果惠及民生,为美丽再做一道加法。
-
-
-
-
-
王刚
- 《中小学管理》
| 2020年
-
摘要:
青海省西宁市为破解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困局,坚持问题导向和“以城带乡、以优带潜”原则,通过将城区优质初中、小学与薄弱乡村学校组建成教育集团,启动实施城乡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在此过程中探索出“四互四共”办学模式.一是通过党建共抓、管理互融,强化组织领导,促进乡村学校管理走向科学规范;二是通过师资互派、教学互通、资源共享,聚集核心业务领域,全力促进城乡教研教学质量同步提升;三是通过文化共育、学生互动,突出精神引领,打造集团校教育工作多维特色;四是通过实施质量共评,推进城乡学校一体化融合发展.
-
-
马立超;
汤维中
- 《现代教育技术》
| 2020年
-
摘要:
文章以2011~202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技术类立项课题为统计数据源,首先通过定量数据分析,揭示了教育技术类课题立项空间失衡的现实表征,即省域分布的不均衡、集中化、垄断化、梯队化和"葫芦状"分布,以及区域分布的两极分化态势.其次,文章剖析了导致教育技术类课题立项空间失衡的核心因素,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差距、省域间高校数量和质量的分层、教育集聚效应与核心高校的辐射扩散作用.最后,文章从理论依据与实践举措两个方面,提出了未来提升教育技术类课题空间均衡性的政策构想,以期促进教育技术科学研究区域影响力的整体性、综合性提升.
-
-
-
游振声
-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5届学术年会暨庆祝王承绪教授百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我国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教育均衡发展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了摆脱中国经济的贫穷落后状态,邓小平同志提出了非均衡发展的经济发展策略,使我国的宏观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非均衡经济发展策略也带来了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均衡矛盾(翟博,200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长期以来致力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我国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拟从美国的教育公平的发展历程借鉴有益的经验,探讨我国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
-
-
张燕军
-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5届学术年会暨庆祝王承绪教授百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2010年3月以来,奥巴马政府着手修订“NCLB法案”,提出了一系列均衡发展美国教育的措施。这些措施既源自美国民众对教育均衡发展始终如一的追求,是美国政府因势利导的政策选择,又源自NCLB法案没有完成既定目标,各州教育标准低下,美国教育差距在拉大,以及美国民主党的教育理念等。因此,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不仅应该有切实可行的目标,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优先实施关键措施,减少贫困地区学校班额,并为均衡发展教育提供持续不断的经费支持。
-
-
-
张久涛
- 《全国教育督导研究协作会第十八届年会》
| 2012年
-
摘要: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督导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完善教育督导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的功能,以教育督导自身建设为前提、以推动学校自主发展为导向、以建立完善的督学责任区制度为保障,以实现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努力探索适合时代发展的督学责任区建设模式.
-
-
岳建军
- 《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重点学校”在当代社会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如导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强化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对立;不利于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容易助长“应试教育”等。因此,在均衡发展已经成为义务教育发展战略性任务的今天,“重点学校”不宜继续存在,应当向特色学校转型,从而逐渐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
-
-
王国辉
-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5届学术年会暨庆祝王承绪教授百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教育均衡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诉求。新世纪的日本在教育的地方分权与限制缓和的推动下,其基础教育更加注重内涵式均衡发展,其中爱知县犬山市的教育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在“犬山的孩子由犬山来培养”这一理念指引下,犬山市通过市教育委员会的重组与功能强化及深化课程改革、“创建学习型学校”等举措,特别注重通过学校内部改革来探索以一种崭新的学校文化引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实现均衡发展。
-
-
-